• 索 引 号:QZ00101-0300-2017-00090
    • 备注/文号:泉政文〔2017〕61号
    • 发布机构: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文生成日期:2017-04-26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和融资担保公司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
    时间:2017-05-22 10:32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和融资担保公司(以下简称三类机构)健康规范持续发展,健全融资服务体系,更有效地发挥其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三农的功能作用,助推五个泉州建设,根据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福建省泉州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的实施意见》(闽政〔20132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若干意见:  

      一、明确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担保公司企业主体地位 

      根据央行等5部委《关于印发金融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银发〔2015309号)精神,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行业属性为金融企业(其中,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划分于非货币银行服务的货币金融服务行业,融资性担保公司划分于其他金融业),在其办理抵(质)押物登记以及司法保障等有关事项时,与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等金融企业实行同等待遇。 

     二、科学规划行业布局,培育壮大经营主体

        结合我市县域经济特征和差异化需求,进一步调整优化我市三类机构布局,科学合理设立各类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发起设立三类机构。引导和鼓励机构之间或有实力的上市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与现有机构之间通过兼并、联合、股权转让、经营托管等多种形式进行优化重组,形成一批资金实力雄厚、竞争优势突出、业务模式领先的类金融骨干企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要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的若干意见》(闽政〔2016〕35 号),加快组建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

      三、积极稳妥推进创新发展

       (一)有序推进小额贷款公司业务创新

      1.适当扩大业务经营范围。对运行情况良好、合规经营、考核评价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经批准可以增加经营对外投资、票据贴现两项业务,总额不超过其注册资本20%。其中,对同一企业权益类投资总额不高于净资产的5%,且不得对泉州市以外的企业进行股权等权益类投资。办理票据贴现单笔金额不得超过小额贷款公司资本净额5% 

      2.提高单户贷款余额的上限要求。允许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的70%用于单户贷款余额不超过200万元的小额贷款。 

      3. 放宽业务经营地域限制。对运行情况良好、合规经营、考核评价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经批准允许其在全市范围内超越注册地所在区域开展业务。 

      4.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对运行情况良好、合规经营、监管评价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允许通过发行债券、开展资产转让和资产证券化、同业拆借、上市(挂牌)等方式融入资金。小额贷款公司各类债务性融资余额不得超过公司资本净额的100% 

      5.探索互联网小额贷款试点。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开展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线上贷款对象不受区域限制。 

      连续2个年度考核评价优秀以上(含)且注册资本金达5亿元以上(含)或在境内外主板市场上市的小额贷款公司,其主发起人(或最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合计持股比例可放宽至49%(含),允许申请设立分支机构。 

     (二)引导典当行创新经营服务模式。引导典当行立足自身行业属性特点,树立短期、小额经营理念,突出快捷、灵活的特色优势,更好地适应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的融资需求,真正发挥拾遗补缺的重要作用。引导典当企业立足所在县域的产业特点,因地(企)制宜,开发典当质、抵押品,丰富当物品类,积极开展各类动产、不动产、财产权利典当业务。鼓励探索开展产业集群典当、供应链典当、多对一集团典当等业务,完善和创新经营模式,突出经营特色,形成差异化错位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提升融资担保机构持续发展能力。在泉银行业机构要合理设置融资担保公司业务合作准入条件,不应仅根据所有制结构、注册资本而一刀切。完善银担合作风险分担机制,对经营管理完善、信用等级较高、风险控制较好的融资担保公司,银行可适当提高担保倍数、分担一定比例风险责任等。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应主动加强与省再担保公司合作,与省再担保公司、银行原则上按照40%40%20%的比例承担相应风险责任,具体风险责任分担比例及代偿率设置由三方协商设定。引导融资担保公司之间通过分保、联保等模式加强业务合作,探索开展担保+保险等创新业务,探索建立健全资本金注入和风险分散机制。改进完善对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的考核机制,取消盈利要求,引导其专注主业,重点考核中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业务规模、覆盖面、服务情况和担保放大倍数等内容,适当提高代偿和损失容忍度,完善尽职免责制度,考核评价结果与融资性担保公司负责人薪酬挂钩。 

     四、进一步简政放权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依法依规可将以下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部分行政审批职权委托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行业主管部门实施:小额贷款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审批事项;机构名称、营业地址、章程、组织形式等变更审批事项;融资性担保公司名称、营业地址、章程、组织形式等变更审批事项。 

     五、完善抵(质)押登记办法 

      三类机构开展融资业务涉及工商、房产、土地、车辆、设备和其他动产、股权、知识产权等抵(质)押登记,符合要求的,登记部门应依法及时办理相关登记手续。各登记部门要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法律规定应当收费的,按最低限收取;无收费依据的,禁止向当事人收取任何费用。除法律规定外,不得强制要求当事人进行第三方机构评估,不得指定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同时,登记部门要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六、提升不良资产处置能力 

     (一)依法加强机构债权保护。积极帮助三类机构处置抵债资产,对因代偿接收、维权保全和处置抵债资产的,工商、房管、国土、公安、法院等相关部门应依法及时给予办理相关手续。  

     (二)拓宽不良资产处置渠道。一是允许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探索对不良资产实施债转股试点,比例不超过不良资产总额30%,债转股总额计入机构对外投资总额。支持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通过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或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挂牌转让、有实力的大股东回购、以资抵债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二是支持典当行业提高处置绝当物品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典当行积极探索网络营销、网上销售(拍卖)绝当品、移动互联网应用等新型业务模式,提升盈利能力。支持典当行通过开设绝当品销售实体门面、开展与零售批发企业合作、入驻网络拍卖平台等渠道,以促销、拍卖等多种方式快速处理绝当品。 

     七、加大财税扶持力度 

     (一)落实税收政策。融资担保公司符合国家相关税收政策规定的,继续实行准备金提取和代偿损失税前扣除等财税政策。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发生呆坏账损失,符合资产损失条件的,按照有关规定在企业所得税税前予以扣除。 

     (二)加大融资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力度。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风险补偿和业务补助标准继续按照《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和促进融资性担保行业发展的意见》(泉政文〔201515号)文件有关规定施行,单家融资担保公司年度获得的风险补偿及业务补助最高限额由原来50万元提高至80万元。鼓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根据本县(市、区)实际,适当加大对融资担保公司风险补偿力度。 

     八、支持行业协会建设 

      积极引导信用良好、资本实力强且管理规范的机构牵头成立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规范经营、加强自律、教育培训、诚信建设、行业宣传等方面的作用。各级财政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行业协会发展。 

     九、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继续实施我市三类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和管理者素质提升培训计划,建立健全多层次、分类别人才培养工作机制。支持我市三类机构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并纳入高层次金融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对符合条件的机构人才项目纳入《泉州市高层次金融人才引进培养暂行规定》范畴,享受相关财政资金补助等优惠政策。支持政策性类金融机构建立市场化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并选聘具有从业经验人才参与经营管理。 

     十、加强行业监管和风险防控 

     (一)加强公司内部风险管控。三类机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良好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合规和风险管理等制度机制,提升机构自身风险管控能力。 

     (二)严格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坚持属地监管与联动监管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县级政府对机构日常监管与风险处置的第一责任,明确监管重点,配强监管力量,丰富监管手段,提升监管能力。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通过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等方式加强日常监管,建立健全分类评级管理制度,积极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定期开展风险防控专项检查,实时掌握辖内每家机构经营管理与风险状况,及时跟踪、预警和化解风险,促进三类机构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三)加大惩戒力度。对违反监管相关规定的机构,各级监管部门应及时责令限期改正,并根据违规情况,采取诫勉谈话、通报批评、高管人员处置等处置措施;对涉及非法集资、吸收公众资金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机构,由当地政府牵头,依法采取责令停业整顿、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追缴历年财政补助资金等处置措施;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部门,追究法律责任;对重大违法违规的责任人实行行业禁入。 

     

                                                                                                泉州市人民政府

                                                                                                2017年4月26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