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农业发展欣欣向荣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告之三
来源:泉州市统计局 2021-06-29 10:02 阅读人数:1
  岁月如梭,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100个春秋。在这一百年里,泉州的农业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走出了一段光辉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发扬“爱拼敢赢”精神,调动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市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民生全面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农民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青史如鉴,百年历程 

  (一)农业发展滞缓阶段(1921-1949年)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严重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加上长期战争的摧残,灾害频繁,农民生活贫困,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注重团结带领广大农民,1926年毛泽东同志指出“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经过近30年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国共产党创建了科学的农民理论,实行正确的农民政策,把农民组织起来 “打土豪、分田地”,创建了一支党领导下的革命队伍,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农业、农村、农民从此迎来了新的发展纪元。 

  (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阶段(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党的领导下,泉州的土地改革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民当家作主,生产积极性日益高涨,经过互助合作,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生产获得巨大发展。从1962年开始,贯彻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采取扶持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农业生产开始复苏,粮食持续增产,饲养业得到恢复。1965年,全市粮食产量71.15万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7亿元。到70年代初进一步推行粮食生产 “三改三化”,平整土地围海造田,加速发展农业机械,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197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到4.98亿元。 

  (三)改革开放加速发展阶段(1978-2012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市上下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农村情况的方针和政策,农业农村发展迈进了新的征程。2003年党的十六大后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拉开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序幕,造就万千美丽乡村。农民成为工业化、城市化的主力军,农业农村得到极大发展。至201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73.50亿元,现价产值是1978年的54.92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5.1% 

  (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时代(2012年至今)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十九大进一步把乡村振兴提升到战略高度,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新形势下,泉州坚定不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农业生产正朝着全面高质量发展稳步迈进。 

  沧桑巨变 砥砺奋进 

  (一)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1.农林牧渔业持续协调发展 

  从农林牧渔业结构看。新中国成立之初,泉州农业生产落后,农村经济单一,种植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1949年全市种植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62.5%。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逐步从单一、僵化的体制中解脱出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呈现出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格局,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结构比重分别为38.5%1.2%27.2%30.5%,保持持续协调发展。 

  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看。1996年、2008年、2014年和202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分别突破100亿元、200亿元、300亿元和400亿元关口。2020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1.42亿元,现价产值是1949年的214.2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4.3%

 

 

 

  2. 农业生产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随着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推进,全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大幅度增加,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农业生产在数量上取得突破的同时在质量上也实现飞跃,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转变。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市粮食产量仅为41.8万吨,1998年达到119.39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2000年以后,伴随着城乡建设逐步推进和种植结构调整,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努力提高粮食单产,粮食生产水平总体稳定。粮食生产由单纯追求数量转向高效优质发展,粮食亩产量由1949年的118.74公斤提高到2020年的382.3公斤,增加了263.56公斤,增长了2.22倍。2020全市粮食产量49.83万吨,实现了粮食产量四连增。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农业生产更加注重发挥区域性特点,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不断加快,2000年至今先后创建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7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5个,蔬果、肉蛋奶等农产品绿色优质率大幅提高,10个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果蔬生产精细化、集约化发展,产品产量倍增。2020全市茶叶、园林水果产量分别达41.83万吨和15.11万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150.55倍和13.05,年均增长7.3%3.8%;蔬菜种植面积79.71万亩,比1949年增长4.8倍,年均增长2.5%。畜牧业生产不断由千家万户分散饲养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2020年猪肉、牛肉和羊肉产量分别达9.62万吨、0.45万吨和0.36万吨,分别比1980年增长1.35倍、8.0倍和2.6倍,年均增长2.2%5.6%3.3%。突出建设海洋农牧化工程,培育发展远洋渔业,推进海洋渔业产业化经营,水产品产量实现了由总体匮乏向总体充足转变。2020全市水产品产量104.99万吨,是1949年的37.5倍,年均增长5.2% 

  3.高效绿色农业彰显生态特色 

  2020全市完成示范推广使用商品有机肥、畜禽粪便堆(沤)肥、沼肥、肥水等有机肥183.74万亩,实施稻田秸秆还田面积25.2万亩,推广豆科绿肥还田面积2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83.77万亩次。开展生态茶园建设,茶叶绿色生产示范基地达64个,累计完成56.27万亩。实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228.68万亩次,统防统治168.47万亩次,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处置率90%以上,损失率控制5%内。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秸秆综合利用率预计93.4%,农膜回收率达到89.5%。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类7.39万亩,严格管控类3500亩。 

  (二)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1.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全面完成,2020年,新建改造农村户厕5.2万户、农村公厕1489座;农村户厕无害化率达99.8%;乡村生活垃圾治理常态机制实现全覆盖;建设农村污水治理设施1865个,新建改造三格化粪池18万户;整治既有农房(裸房)33671栋。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实现村村通水、通电、通硬化路、通客车和光纤4G网络、有线电视。 

  2.农村改革实现新突破。2020年,如期完成承包地确权到户,涉及79.8万农户和154.43万亩土地。全面完成2392个村居股份合作制改革。晋江市围头村等17个村开展村民委员会事务和集体经济事务分离试点;泉港区、惠安县开展集体资产股份抵押、担保试点,探索股份有偿退出、继承的具体办法。德化县朱紫村、晋江市华洲村、泉港区惠屿村积极探索拓展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截至2020年末,全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2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70%116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试点和示范村镇,省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县1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15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144个。 

  3.农村投入不断扩大。2020年,全市农林水支出67.89亿元,比2010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12.4%2020年,全市统筹安排2600万元用于扶持乡村产业振兴项目,实施一二三产业“百千”增产增效行动,推动133个农业项目建设,带动社会投资3.4亿元。2020年,引导推动107家农业企业实施一批新建扩产和技改提升项目,完成投资15.2亿元,新增产值37.2亿元。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组织实施建设项目62个,完成投资18.18亿元;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展示中心4个。晋江市东石镇、德化县上涌镇入选2020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入选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建立农业对外合作项目库, 2020年,确定100个对外招商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达52.2亿元;推广示范面积达2.66万亩,新引进台湾品种115个。 

  4.乡村振兴有序推进。2020年,完成145个省级试点村先行启动“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编制,落实十大行动1031个项目。出台《乡村振兴示范线创建的指导意见》,推进23条乡村振兴示范线带动115个村,实施“十百千”工程和“三无一改”攻坚任务。出台《加快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的指导意见》,确定170个市县级试点村,省市县三级试点村规模达315个,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35个、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29个、乡村旅游特色村63个,实现133个乡镇全覆盖。 

  (三)农民生活显著改善 

  1.农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全市农村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商品流通特别是农副产品交换条件更加便利,农产品价格的提高为农民增收带来了更多实惠,农民的钱袋子更加殷实。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59元,比1985年增长56.5倍,年均增长12.3%;提前三年实现3.3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两年实现18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退出。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从2010年的2.71缩小到2020年的2.17


 

 

  2.农民生活品质明显提升 

  “吃”的方面从求温饱走向求品质。作为地瓜的传入地,泉州人民靠着种植地瓜和有限的粮票供应熬过了“瓜菜代”的日子。改革开放后,食品供应从短缺走向充裕,农村恩格尔系数呈现出十分显著的下降趋势。恩格尔系数从1996年的57.1%下降到2020年的43.3%,从联合国制定的勉强度日区间(50%-59%)步入小康区间(40%-50%)。 

  “穿”的方面从单一化走向个性化、品牌化。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质生活极为匮乏,体现在衣着上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改革开放后,泉州纺织鞋服行业的蓬勃发展对泉州人的衣着消费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衣服色调从传统灰、黑、蓝走向五彩缤纷,款式从单一刻板走向时尚个性,服装制作从简单布料缝制走向品牌成衣、私人定制,穿戴周期也从“一衣多季”走向“一季多衣”随着网购的兴起,衣着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来自世界各地的品牌服装开始走进了寻常百姓家。199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仅为39元。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685.2元,比1990年增长16.57倍,年均增长10.0% 

  “住”的方面从有得住迈向住得好。新中国成立初期,泉州农村居民住宅多数是以土木结构的传统手巾寮平屋和砖木结构的三开间、五开间平屋为主。据历史资料显示,1949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为8.6平方米。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村居民居住条件在不断改善,别墅楼、小洋房随处可见,独立自来水、液化气、卫生厕所普及率大大提高。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80.2平方米,比1949年增长8.33倍。 

  “用”的方面从稀有走向普及。改革开放初期,拥有三转一响“老四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是每个家庭梦寐以求的物件。上世纪8090年代,以彩电、洗衣机、电冰箱为代表的“新三件”逐渐取代“老四件”,截至1999年底,农村居民每百户分别拥有彩电78台,洗衣机26台,电冰箱27台。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消费潜力的不断释放,越来越多曾经被视为高档的耐用消费品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庭,彩电、热水器、电冰箱等家用电器早已普及且处于饱和状态,多数购买目的是升级换代。而新兴家庭耐用消费品,如小汽车、摩托车、电脑、手机等也不再是稀有物。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汽车29.8辆、摩托车91.0辆、计算机50.9台、移动手机259.8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党的光辉照耀下,泉州农业农村走过了不平凡的光辉历程,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砥砺前行,再创辉煌,泉州的乡村振兴、农业发展必将在这片希望的热土上,耕耘出更加绚丽的风景。 

  (来源:泉州市统计局 黄胜锋)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