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数说百年峥嵘岁月,喜看泉州沧桑巨变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系列报告之一
来源:泉州市统计局 2021-06-27 10:59 阅读人数:1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泉州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南安、安溪、永春、德化、惠安、泉港、晋江、石狮8个县(市、区)被定为革命老区,其中安溪、南安、永春、德化被定为视同中央苏区。百年峥嵘岁月,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泉州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爱拼敢赢的泉州人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勇立潮头,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经济发展、城乡面貌、社会建设、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功实现从一穷二白到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地级市四强、从绝对贫困到全面小康、从百废待兴到创新创业的历史性转变。 

  一、百年峥嵘岁月 

  (一)1921-1949年:积贫积弱,百废待兴 

  1840年鸦片战争后,在西方列强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压迫下,泉州社会经济基础遭受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日益贫困化,大量无地和少地的贫苦农民不得不租种地主阶级的土地而承受苛重的剥削。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泉州才有近代民族企业出现,但为数甚少,极是微弱。20世纪二十年代,随着华侨资本的回归,泉州地区发展起工商企业几十家,工人阶级队伍逐步形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泉州建立地方组织奠定了阶级基础。19271月,中国共产党泉州地方组织诞生,泉州近代史由此揭开了新的一页。泉州各级党组织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永垂青史的光辉业绩,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史诗。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于日本侵华战争和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泉州凋敝脆弱的经济再遭重创,农民流离失所、田地荒芜,物价飞涨、百业萧条,加上洋货倾销冲击,工商业急速衰败,金融机构基本停顿,一批不法投机商趁机兴风作浪,破坏经济秩序,泉州经济濒临崩溃。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泉州地区生产总值(GDP)仅为1.33亿元,人均GDP仅为61元,三次产业比例为62.4:9.0:28.6。农业生产停滞,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2亿元,耕地面积273.6万亩,粮食总产量41.8万吨。工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城区工业设备仅有380千瓦的发电机1台、简易小机床12台、锯木机2台、制冰机2台、发动机24台、织布机80多台。商业贸易萎缩,商民疏散,全市工商业税收仅605万元。交通方面,全市能勉强通车的公路仅218公里。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全市财政总收入仅707万元。 

  (二)1949-1978年:曲折探索,徘徊前进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泉州各级党组织带领人民满怀信心,以恢复和发展生产、肃清匪特、安定人民生活、建立人民民主的新秩序为首要任务,开始新政权的各项建设,泉州进入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9499月到1952年底,地委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市人民,稳定社会秩序,巩固人民政权,紧紧围绕恢复和发展生产这一中心,有步骤地进行民主改革、社会改造和发展经济。上世纪50年代初,泉州地区的工业有了初步发展,但仍以作坊手工业和从事简单的农产品加工的个体手工业为主,只能生产粗布、烟丝、铁钉等少量手工业产品,全市工业企业仅13家,其中国营工业企业1家、地方国营企业6家、公私合营工业企业6家。经过三年的不懈奋斗,新中国成立前遭受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以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到1952年,全市GDP1.95亿元,比1949年增长26.8%,年均增长8.2%。国家财政经济情况有了根本好转,连续两年收大于支,全市财政收入达3008万元,比1949年增长3.25倍,年均增长62.0%。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全市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1186万元,比1950年的23万元增长41.6倍,年均增长618.1% 

  1953-1957年,经过土地改革和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已具备了有计划经济建设的条件,党中央提出要“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这个时期,泉州基本完成了对传统私营及个体经济的改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初步建立,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1957年,“一五”计划顺利完成,全市GDP达到2.96亿元,比1952年增长46.2%,年均增长7.9%,人均GDP增加到109元,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1958-1962年,由于“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撕毁合同,党和人民面临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泉州经济社会发展再次下滑。1958-1962年,全市GDP年均下降4.9%,粮食年产量从68.45万吨降至53.92万吨,布、食用油等民生工业产品产量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活物资供应全面紧张,人民生活一度十分困难。面对严峻的困难局面,从1960年秋开始,地委根据中央、省委的部署,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缓解群众生活中的困难。1961年,地委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进行整风整社,调整国民经济,人民生活逐步改善。1963-1966年,全市GDP年均增长13.7%,人均GDP增至140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年均增长15.2%。泉州经济重新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 

  1966-1976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严重破坏了泉州经济社会发展。1967-1976年,全市GDP年均仅增长1.6%,其中1968197319763年出现倒退。1976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地委领导各级党组织拨乱反正,积极推动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逐步走上正轨,以农业生产责任制、小商品经济和“三来一补”等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探索悄然萌动,为实现历史性转折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泉州发展道路曲折,但在实现初步工业化和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978年,全市GDP7.79亿元,比1949年增长2.76倍,年均增长4.7%;人均GDP171元,年均增长1.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分别达到324元和75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38.632.828.6,工业比重大幅上升,农业比重快速下降。但与全国相比,泉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慢,总体落后。 

  (三)1978-2012年:爱拼敢赢,“晋江经验” 

  1978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此,非公有制经济逐步走向国民经济发展的前台,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1979-20世纪90年代初,泉州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产品流通体制等多方面改革逐步实施。1983年,全市28512个生产队全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7年起逐步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至1990年,全市98%的村建立经联社,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1979-199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9%。乡镇企业逐步崛起。随着农村、农业改革的成功,以城市、工业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在全市逐步展开,根据侨乡闲房多、闲钱多、闲劳动力多的特点,联户集资率先兴办乡镇企业。1991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66.57亿元,比1978年增长39.8倍。 

  利用外资初现规模。1986-1991年,泉州积极引进侨资,嫁接乡镇企业,发展三资企业。到1991年,全市累计批准三资企业1418家,实际使用外资2.85亿美元。这一时期,泉州经济快速增长。1979-1991年,全市GDP年均增长13.5%,增速分别快于全国、全省4.51.8个百分点。人均GDP增至1347元,1979-1991年年均增长11.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7.845.12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至1876902元,1979-1991年年均分别增长14.5%21.1% 

  1992年至新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逐步确立,泉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再一次迎来思想大解放,泉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民营经济迅速发展。1993年,民营工业占比首超国有工业增加值;1995年,民营工业增加值占比首超50%,达58.7%2001年,民营工业增加值占比进一步提高至78.5%。国企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1992年起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在全国率先将市属37家国有工业企业整体一揽子与外商嫁接,成立泉州中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起积极推行股份合作制,加快产权改革步伐,实现国有经济新发展。 

  品牌战略初显成效。1998年东南亚经济危机爆发后,市场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泉州选择了通过提升质量、创立品牌确立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2001年末,全市拥有注册商标15255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54件,市知名商标116件。对外开放取得重大突破。1993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开放型经济的目标与任务后,外资准入领域逐步扩大。2001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增至18.0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2.61亿美元,1992-2001年年均分别增长11.1%12.7%;全年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514家、投资总额13.86亿美元,投资总额比1991年翻两番,年均增长14.7%。县域经济竞相发展。1999年,全市所有县(市)均进入全省经济实力十强县(市)或经济发展十佳县(市)行列,晋江跃居全国百强县第五。这一时期,泉州经济高速增长。1992-2001年,全市GDP年均增长25.9%,比1979-1991年高12.4个百分点;1999年,GDP增至849亿元,在全省各地市的位次自此长期处于首位。2001年,全市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分别增至8700元和4643元,1992-2001年年均分别增长16.6%17.8% 

  2002-2012年,泉州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同年6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带着思考专程到晋江调研,对晋江的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并在全省推广,提出“六个始终坚持”和“处理好五大关系”的思路,即“晋江经验”。这一时期,泉州人民发扬爱拼敢赢的精神,进一步传承弘扬“晋江经验”,紧紧咬住实体经济发展不放松,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企业改制上市步伐加快。2010年,泉州市启动改制上市“121工程”。截至2012年底,全市累计境内外上市企业77家,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商品市场、资本市场、要素市场逐步完善且不断创新。2012年,全市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22个,成交额达239.85亿元、比2001年增长4.63倍。品牌战略深入推进。2012年末,全市累计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6件,全国驰名商标105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件,福建省名牌产品341件。全面对外开放取得成效。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2012年,出口额增至123.74亿美元,带动全市进出口突破200亿美元大关,达251亿美元,2002-2012年年均分别增长27.0%23.1%。利用外资取得实质性改观。2012年,全市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实际使用外资13.20亿美元,是2004年的2.14倍。此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民生领域改革得到拓展。这一时期,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泉州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运行。2012年,全市GDP增至4813.95亿元,2002-2012年年均增长13.7%;人均GDP58351元,2002-2012年年均增长12.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分别达32283元和11915元,2002-2012年年均分别增长12.7%8.9% 

  (四)2012年至今:全面小康,高质量发展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2013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泉州认真贯彻十八大、十九大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努力建设创新泉州、智造泉州、海丝泉州、美丽泉州、幸福泉州。在勇当建设“新福建”领头羊、奋力开创“五个泉州”新局面的发展蓝图中,泉州经济社会迎来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发展为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坚持制造立市、创新发展,制定18个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启动千亿产业集群改造提升行动,传统产业在全国乃至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深化改革,市场活力全面激发。2012年,获批国家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改革实验区;2014年,获批国家级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民营经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67项国家级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在全省率先全面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申报、并联审批+电子证照等被国务院表扬推广。2020年,全市市场主体119.1万家,其中民营市场主体由2012年的29.5万家增加至117.9万家;民营经济总量达8284.08亿元,占全市GDP81.5%;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达66.4%。民营企业纳税成为全市主要的税源,民营经济缴纳税收550.57亿元,占全市税收的75.8%。品牌战略成效明显。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拥有全国驰名商标159,省政府质量奖4个、市政府质量奖19个,无公害农产品568个,绿色食品167个,有机食品 1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23,先后荣获中国品牌之都、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等称号。 

  扩大开放,海丝先行区建设走深走实。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泉州充分利用优越的开放发展环境,建立海陆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联盟城市经贸互动合作机制,入选一带一路建设案例城市,与海丝沿线国家(地区)年贸易额超千亿元。 

  以人为本,全面小康如期实现。政府财力超七成五投入民生,实现现行扶贫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建立全市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泉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逐步恢复常态。经济总量迈入万亿城市行列,全市GDP10158.66亿元,2013-2020年年均增长8.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0968元和23459元,2013-2020年年均分别增长5.9%8.8%,城乡收入比由2012年的2.71缩小至2.17 

  二、世纪辉煌成就 

  (一)综合实力:从一穷二白到经济总量全国地级市四强 

  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市GDP1949年的1.33亿元猛增到2020年的10158.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49年增长1521倍,年均增长10.9%,其中1979-2020年年均增长15.4%,成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也是福建省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1992年全市经济总量超过百亿,2002年全市经济总量迈上千亿元台阶,2013年超过5000亿元,2020年突破1万亿元,连续22年位居全省首位,在全国城市排名第18位、地级市第4位。 

 

  人均GDP跨入高收入国家水平。人均GDP1949年的61元、1978年的171元增至2017年的9.22万元(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为1.37万美元),跨入世界银行国别收入分组标准高收入经济体门槛,2020年预计增至11.6万元(折合1.68万美元)。按可比价格计算,1950-2020年,全市人均GDP增长395倍,年均增长8.8%,其中1979-2019年年均增长14.2% 

  经济发展效益明显改善。地方财力不断增强,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达813.32亿元,是1949年的11504倍,年均增长14.1%。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上升,由1979年的0.05万元提高到2019年的15.42万元。企业效益不断提升,1980年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仅1亿元,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达1558.64亿元。 

 

  (二)产业发展:从结构单一到百业兴旺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农业经济为主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从主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到成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地方试点,泉州逐步走上了一条工业强市道路。全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1949年的62.4∶9.0∶28.6调整为197838.632.828.6,直至2020年的2.2:57.2:40.61985年,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比重,完成了由“一二三”到“二一三”的历史性转变;1993年,第二产业比重首次过半,达53.3%2020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40% 

  农业由单一结构向多种经营转变。农业结构调整优化。2020年,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逐渐提高,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比重由改革开放前的占绝对主导地位下降至38.5%,畜牧业和渔业比重分别达27.2%30.5%,呈三足鼎立结构,农业生产逐步多元化。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升,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全市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41.8万吨提高到1978年的103.82万吨,而后随着工业化推进,耕地面积减少,202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减少至49.83万吨;粮食作物亩产量由1990年的263公斤提高至2020年的382公斤,其中稻谷亩产量由1990年的321公斤提高至2020年的408公斤。 

  工业经济由手工制造为主到制造大市、制造强市迈进。工业实力明显提升。194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只有2322万元,2020年全市工业总产值超2万亿元,稳居全省首位,在全国各城市排名第7位、地级市第3位。2020年,泉州工业增加值达5120.69亿元,占GDP比重由1952年的4.3%上升到50.4%,是全省唯一工业占比超50%的设区市。企业规模不断壮大。2020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05家,其中产值超亿元2850家,超十亿以上有354家,国家认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有961家。行业结构持续优化。改革开放后,泉州大力发展纺织鞋服、工艺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并逐步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拓展,获批国家级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形成了传统、重化、高新技术三大板块,建立起涵盖37个行业大类、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2020年,全市拥有纺织服装、鞋业、建材家居、石油化工、机械装备、食品饮料、工艺制品、电子信息和纸业印刷9大千亿产业集群。 

  服务业领域持续拓展。194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仅有0.38亿元;1992年,三产比重首次超过一产,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9.4:49.6:31.0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千亿。随着传统制造业步入平稳发展期,发展动能加速转换,以信息、互联网为标志的新兴服务业进入加速期,旅游、现代物流、创新金融、健康养老、体育服务、中介服务等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经济的贡献不断提高。2020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123.91亿元,占GDP比重创历史新高,1952-2020年年均增长11.3%,比同期GDP增速快0.2个百分点。商品消费市场繁荣发展,202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228.87亿元,在全国各城市排名第11位,比1949年的1.16亿元增长4507倍,年均增速达12.6%。电子商务发展方兴未艾。2020年,全市淘宝镇、淘宝村分别达72个、238个,占全省的47%54%,数量分别位居全国城市首位和第五位。旅游产业蓬勃发展,2019年共实现旅游总收入1312.68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7801.16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176.21万人次,比1983年增长16倍。 

  (三)对外开放:从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全市进出口商品总额由1979年的374万美元增至2020年的1970.81亿元(285.74亿美元),增长7639倍,年均增长24.4%;其中出口商品总值由1979年的179万美元增至2020年的1503.61亿元(218.00亿美元),增长12178倍,年均增长25.8%。出口结构持续优化。2019年,全市出口商品总值中,一般贸易占78.6%,占比较2000年提高13.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占21.0%,较2011年提高19.6个百分点。

 

  外商投资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初期,泉州外资企业凤毛麟角,1980年才成立首家合资企业,全年新批外资企业仅2家,投资总额41万美元。1988全市外商投资总额突破1亿美元,1992年突破10亿美元,2020年达到212.54亿元(30.81亿美元),1981-2020年年均增长25.0%。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共批准设立外资企业1.44万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209.85亿美元。 

  (四)城乡基础设施:从瓶颈制约到优势支撑 

  基础设施不断提升。经过70多年的建设,相继建成一批对泉州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项目,基础设施达到适度超前。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1998年漳泉肖铁路投入运营,2013年福厦铁路开通动车组,大大方便市民出行,2020年底,全市铁路总里程360公里,其中高铁里程86.97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泉厦、福泉、泉三、南惠等19条高速公路通过全境,通车里程680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实现县县通高速。泉州大桥、刺桐大桥、晋江大桥、田安大桥等飞跨大江两岸。2012年,泉州港跨入亿吨大港;2020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11805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25.92万标箱。泉州晋江国际机场开通国内外客运航点76个、国内外全货运航线6条,2020年共实现旅客吞吐量562.06万人次(2019843.5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75万吨。公路通车里程由1949年的218公里增加到18147公里,构建了从中心市区到各县(市、区)、乡镇、村便捷的公路交通网络,公路密度达164.97公里/百平方公里,比2000年增长89.6% 

  城市化加速推进。1949年至2020年,泉州中心市区建成区面积由6平方公里扩展到159.41平方公里,环湾建成区面积达235平方公里,初步形成海湾型城市发展格局。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878.23万人,比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增加635.31万人,年均增长1.9%,其中城镇人口601.27万人,城镇化率达68.5%,比1963年提高57.9个百分点;202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66.14万人,比1952年增加523.26万人,年均增长1.7%。城市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环湾公交线网不断完善,形成公交车、电瓶车、公共自行车紧密衔接的多层次公交体系,2020年,全市公交运营线路长度5920.3公里,全年公交客运量1.09亿人次。2020年末,中心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4%,全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污水处理率95.29%。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晋江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石狮列入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 

  (五)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 

  人民生活极大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渠道由单一向多渠道拓宽,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就业人员不断增加,全社会从业人员从1979年的184.13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645.02万人。工资同步平稳增长,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从1978年的537元增加到2020年的76330元,年均增长7.2%。各种经营性、财产性收入逐渐增加,可支配收入不断攀升,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24元增加到5096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75元增加到23459元,城乡收入比由1978年的4.32缩小为2020年的2.17。人民币住户存款余额由1978年的1.76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4793.80亿元,年均增长20.7%。耐用消费品在城乡居民家庭迅速普及、不断升级,彩电、冰箱、空调等在居民家庭趋近全覆盖,汽车、电脑、手机在居民生活中日益普及,2020年城镇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电脑、手机分别达45.0辆、75.5台、271.3部,农村居民分别达29.8辆、50.9台、259.8部。1990年,全市城乡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65.2%56.6%2020年全体居民恩格尔系数降至34.8%。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92年的16.7平方米扩大到2020年的61.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84年的12.0平方米扩大到2020年的80.2平方米。 

  民生保障显著加强。2020全市年末参加养老保险人数551.85万人,比2000年增加538.79万人,增长41.32020年末企业离退休人员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人数11.10万人,全部实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2020年末全市参加工伤保险人数80.92万人,比2000年增加73.99万人,增长10.7倍;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05.85万人,基本医保参保人数居全省第一。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明显,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面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探索开展医养结合试点,2020年全市养老服务床位46781张。 

  (六)社会事业:从相对滞后到全面进步 

  教育得到优先发展。1952年,全市小学仅27所,普通中学仅8所,中等职业学校仅4所。1980年,全市小学增加至2321所,普通中学达428所,中等职业学校达8所,普通高校增至3所,幼儿园651所。2020年,全市幼儿园1632所,学前三年入园率98.72%;小学1321所,比1952年增长47.9倍;普通中学329所,比1952年增长40.1倍;高等教育学校达18所,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数和在校生分别达到5.8217.45万人,分别比1962年增长8倍、46倍和308.4倍。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快。1949年,全市卫生技术人员仅94人,医疗机构床位数仅130张。上世纪50-70年代,经过努力,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1978年末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数6598张,卫生技术人员6006人,但医疗卫生事业总体水平依然不高。改革开放以来,公共卫生领域投入不断加大,医疗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健全。2020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2036家,卫生技术人员51593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床位数48389张,其中卫生技术人员和病床数分别比1949年增长548倍和371倍。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泉州文化事业发展落后,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广播、图书、报纸等严重不足。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系逐步建立,文化事业实现快速发展。2020年末,全市共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影(剧)院 74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1个,博物馆(纪念馆)18个(含民营博物馆),乡镇文化站163个,公共图书馆14个。图书馆藏书总量1093万册,电子图书(含电子期刊)643.87万册。全市有线广播电视覆盖用户236.69万户,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9.69%97.93%。在发展文化事业的同时,泉州文物保护工作得到长足进步。1982年,泉州成为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04年,泉州被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试点;2007年,泉州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13年获评东亚文化之都。2021年,“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申遗取得重大突破,评估获“建议无保留列入”。截至目前,泉州共有世界级非遗项目5个、国家级非遗项目36个,是全国唯一拥有联合国三大类非遗项目的城市。 

  体育事业从零基础起步到全面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泉州体育发展滞后。上世纪50-70年代,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取得突破。改革开放后,泉州体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赛事承办等各领域全面发力奔跑。从1984年起,共有16名泉州运动员先后参加7届奥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获得一枚铜牌,打破泉州无夏季奥运奖牌的历史。从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至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每一届泉州都有优秀运动员参加比赛,2017年,泉州选手所获金牌数占全省金牌总数的40%,奖牌数占全省奖牌总数的34%,金牌和奖牌数均位居全省各地市之首。2009年以来,泉州利用全民健身日和传统节假日,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体育活动比赛,全年参与人数超过40万人。1998年,泉州市首次承办福建省运动会,2008年承办第六届全国农运会,2020年成功举办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秋季冠军暨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青年锦标赛全国U系列皮划艇比赛2021年泉州晋江将举办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 

  生态建设成效突出。2003年,泉州市提出生态立市、环保立市的发展理念,下大力气治理污染、保护环境;2005年在全省率先实施流域上下游补偿机制,形成排污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机制;2007年起,在晋江、洛阳江流域严格实行区划限批两江流域四不批政策;2014年,安溪、永春、德化等生态重点保护区取消GDP考核,建立突出生态建设的个性化政策绩效考核体系;2015年,在全省率先举行排污权专场交易,探索政府推进、市场运作的环污险新模式。截至2020年底,泉州市本级和10个县(市、区)先后建成国家生态市、县、区并获命名;德化县、永春县、鲤城区、安溪县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永春县获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市建成11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659个市级以上生态村。2020年,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共357天,占总天数的97.5%13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Ⅲ类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全市森林面积64.5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8.7%,居全国前列。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称号。 

  在新的起点上,泉州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常学常新晋江经验,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过程中,勇当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深化改革开放、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四个主力军,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海丝名城、制造强市,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

 

执笔:陈雪珍       

核稿:郑致洲       

审稿:施能宗       

终审:傅少明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