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投资建设日臻完善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泉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六
来源:泉州市统计局 2019-09-21 10:03 阅读人数:1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家和全省战略部署,紧抓发展机遇,主动融入新泉州建设大局,采取了一系列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的重大决策措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结构逐步优化,投资质量持续提高,加快打造“创新、智造、海丝、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泉州,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成绩斐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一城屹立晋江边,砥砺前行七十载 

  (一)百业待兴,勇往直前 

  新中国成立前,基础设施相当落后,文化古迹由于经受战火洗礼非常破旧,泉州整个老城区只有一个百货商店。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泉州,百业待兴,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泉州人民勇往直前,固定资产投资有显著增加。19531980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1%,增幅比全国年均高1.4个百分点,建成了一批交通设施和工业化必需的基础产业项目,保障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步入正轨。但这一时期,由于泉州地处海防前线,国家重点项目在泉州布局较少,经济长期处于以农业为主的状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位居全省地市后列,1950-1957年泉州固定资产投资0.64亿元,仅占全省的6.5%2017年泉州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15.7%,投资总量位居全省第二位。 

  (二)解放思想,紧抓机遇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响了新一轮“解放”的号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泉州紧抓历史发展机遇,投身改革开放大潮。1980年,中共晋江县委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多种经营和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拉开了泉州农村工业化的序幕,沿海地区率先多形式、多成分地创办乡镇企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提升。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全市上下加大体制改革力度,注重投资结构调整,投资效益不断提高,投资建设取得显著成绩。“六五”时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0.1%,年均增速比“五五”时期提高17.2个百分点。19812012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4%,增幅比全省年均高2.6个百分点。从投资总量来看,“六五”时期是“五五”时期的7.1倍,“七五”时期是“六五”时期的2.8倍,“八五”时期是“七五”时期的5.7倍,“九五”时期是“八五”时期的2.8倍,“十五”时期是“九五”时期的1.7倍,“十一五”时期是“十五”时期的2.8倍,泉州投资建设呈现跨越式、翻番式增长。 

  (三)优化结构,提高效益 

  投资的快速增长拉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也扩大了生产能力,拓展了居民生活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逐步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新发展理念的引导下,泉州全面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稳中向好,开启由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更加注重投资结构、质量和效益。2013201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4%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2%,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4.2个百分点,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从投资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4.2%,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1.9%,对其增长贡献率为65.3%,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企业加快建设力度,全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3.3%,增速位居全省首位。 

  二、成就斐然促发展,城市面貌换新颜 

  (一)稳定的投资增长带动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投资一直是泉州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投资的快速增长拉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扩大了生产能力,拓展了发展空间。改革开放后,固定资产投资为全市经济的腾飞注入了强大动力,成为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从固定资本形成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初期,固定资本形成额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15.0%左右,2000年达到34.0%。进入新世纪后,整体保持一路上扬,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强动力。2017年全市资本形成率55.9%,2000年提高21.9个百分点。从2003年至今,由于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连续15年超过地区生产总值(GDP)的增速。2003-2017年,泉州固定资产投资完年均增长21.2%,比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速高7.3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也从200322.9%提高到2017年的54.6%,提高了31.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依然是全市经济增长“助推器”。 

  (二)工业实体经济形成区域经济产业链 

  新中国成立初期,泉州工业基础极为薄弱,70年来,泉州高度重视工业投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全市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规模迅速壮大,大批现代化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泉州培育形成具有特色的纺织鞋服业、建筑建材业、食品饮料业、工艺品制造业、机械制造业五大传统支柱产业,生产方式从制造到智造,从创牌到名牌闯天下,走出了一条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泉州之路。1952-2017年,全市工业投资年均增长24.0%2018年我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3.3%,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13.7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9个百分点。全市已形成福建联合石化、中化泉州乙烯及炼油厂为龙头的石化产业链;以微波通信、电子元器件件、计算机配件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链;以百宏织造、七匹狼、柒牌、利郎、虎都、九牧王等名牌产品企业为龙头,纺织、整染、成衣等系列化生产的纺织服装产业链;以安踏、匹克等制鞋企业为龙头的鞋业产业链;以九牧、恒洁、豪盛等企业为龙头的水暖产业链,以达利、雅客等企业为龙头的食品饮料产业链。2018年,安踏一体化、晶安光电三期、通达三期等大型工业项目建成或部分建成,中化乙烯、九牧智慧制造等加快推进,三安高端半导体、美的智慧家居等项目顺利开工,HDT高效太阳能电池、国脉生物科技等项目签约落地。传统、高新、重化产业产值比例为591625 

  (三)城市交通建设形成立体交通网络 

  新中国成立前,泉州交通网络闭塞,港口设施陈旧,公路崎岖难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相对落后。新中国成立70年来,旧中国留下来的破烂不堪的泉州重新焕发了青春,相继建成一批对泉州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项目。1952-2017年,全市交通运输业投资年均增长15.7%,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实现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村村通客车。1998年章泉肖铁路投入运营,泉厦、福泉、泉三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泉州大桥、刺桐大桥、晋江大桥、田安大桥、黄龙大桥及泉州湾跨海大桥等一座座跨江跨海大桥投入使用,将泉州各大城市组团逐步聚拢。泉州港已建成5个港区,89个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12个。晋江机场开通包括香港、菲律宾马拉航线在内的几十条航线,升级为国际机场。2018年,福厦客专、兴泉铁路、厦漳泉城市联盟路、城东至北峰快速通道等加快推进,公路通车里程由新中国成立时的218公里增加到2018年的17696公里,其中二级及二级以上高级公路里程2819公里,高速公路里程652公里。全市铁路总里程360公里,其中高铁里程86.97公里。港口方面,全市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832.37万吨,比上年下降1.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3889.89万吨,增长0.6%;集装箱吞吐量240.39万标箱,增长7.2%。全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40.41亿元,增长7.7%,全市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四)加快市政工程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泉州加快城市市政公共设施建设投资体制改革,积极开辟资金渠道,加大资金投入,相继建成一大批供水、燃气、公共交通、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公园绿地等项目,设施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功能大大增强。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历届中共泉州市委市政府都要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战略举措,1952-2017年,全市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年均增长22.7%。城市化加速推进,1949年至2018年,泉州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解放初的6平方公里扩展到目前的环湾区面积22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6.7%。其中,中心市区建成区面积达154.5平方公里,中心市区建成区新增园林绿地241.8公顷,总绿地面积达9107.8公顷,绿化覆盖面积9763.2公顷,绿化覆盖率为43.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4.6平方米。在努力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前提下,加快古城提质,修葺了开元寺、东西塔、洛阳桥、清净寺、圣墓、关岳庙、铜佛寺等大量殿宇及文化古迹,深入开展国家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实施古城“七个一”示范工程,完成金鱼巷整治,开工小山丛竹公园、中山路保护提升示范工程。统筹城乡发展,以城市化带动农村,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2018年全市创建30个乡村振兴基本点、9个乡村振兴示范点,投入实际扶持资金2450万元。34个省级扶贫开发帮扶村共争取各类资金达1.13亿元,实施帮扶项目272个。组织实施“造福工程”,落实搬迁安置1443人。 

  (五)民间投资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泉州民间投资从无到有,逐步成长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促进城乡就业、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1949年到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投资来源基本为国家预算内财政拨款,此时民间投资份额微小。改革开放以来,泉州民营经济发展经历了三来一补起步、乡镇企业铺路、三资企业上路、成片开发迈大步、区域经济展宏图等起步、发展、提升三个阶段,经济实力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创造出“晋江经验”和“泉州现象”。民营经济成为地方经济的主导力量,成为泉州经济最大的活力源泉。2018年,我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8.6%,超过全市固定资产投资4.4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62.0%,对其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8.1%,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1个百分点。至2018年底,全市民间投资在建项目2750个,比上年同期增加17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92个,比上年同期增加68个,同比增长30.4%。南安三安半导体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安溪中科植物工厂项目、惠安闽台文化创意园、台商区烯石高端石墨复合材料织物建设项目、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等一批数十亿元大项目支撑作用显著。 

  (六)房地产有序发展扩大城市规模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老百姓的住房问题一直是政府所关心的问题。面对老百姓的住房窘境,1978年我国首次提出房改问题;1980年,中央宣布将实行住宅商品化;1982年,全国开始试行补贴售房政策;1984年,泉州首家房地产公司成立;1998年,泉州市停止集资建房、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建立起经济适用房和商品房供应“双轨制”。原本实行的“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公有住房实物分配制度逐渐被“住房商品化政策”所取代,房地产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得到了高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2000年,泉港区正式直属泉州市区,泉州直辖4个区、3个县级市、4个县行政区完整形成。房地产行业乘势而上,从而形成了中心片区、南部片区、东部片区、西部片区和北部片区5片区12大板块交相辉映。至2018年底,全市房地产综合开发企业已有644家,全年完成开发投资额791.41亿元,是2004年的13.6倍,保持年均20.5%的增幅,全年房屋新开工面积和销售面积分别为1850.35万平方米和1416.19万平方米,是2004年的5.2倍和6.2倍,年均增长12.5%14.0%。随着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1992年开始中心市区进行东片区开发;1996年开始实施向江南跨江发展;1998年,市政府提出“打开山门、治理两江、保护古城、建设新区”的城市发展思路,促进城市骨架快速撑大,城市化水平加速提升。中心市区出现“南益宝珊花园”、“冠亚城市花园”、“汉唐天下”、“中骏世界城”、“东海湾”等一大批商品房住宅区。随着环泉州湾中心城市与泉州都市概念的提出,市委、市政府东移西进,南扩北拓的规划方针确定,城市规模越来越大,房地产市场向周边各县(市、区)扩散,晋江“龙湖嘉天下”、“世茂御龙湾”,石狮“鼎盛上城”、“恒大首府”,南安“海峡1号”、“富贵华庭”,惠安“禹州城市广场”、安溪“铁观音山庄”、永春“碧桂园”、德化“凤凰国际”等一系列现代化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涌现,居民居住条件显著提高。 

  (七)社会事业成效显著改善民生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泉州坚持民生为先、民生为本,大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领域建设,教育、卫生投资稳步增长,1952-2017年,全市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年均增长15.9%,人民群众卫生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仰恩大学、黎明职业大学、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泉州信息工程学院等一批高等院校相继建设使用,泉州五中、泉州一中、泉州七中、泉州市培元中学、泉州城东中学、晋江一中、晋江养正中学、南安一中、安溪一中、惠安一中、永春一中、德化一中等老牌中学等相继增加投资扩大规模。截止2018年末,全市拥有高等院校18所,其中本科高校6所,独立学院1所,高职高专12所。全市中等职业学校35所(含技工学校3所),普通高中117所,普通初中213所,小学1338所,幼儿园1541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75%。推进健康泉州建设,福建省泉州第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分别在城东片区和东海片区建设新的分院区,泉州医高专附属人民医院二期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泉州儿童医院,泉州妇产医院,泉州正骨医院、泉州老年医院等各项专科医院也拔地而起,医疗服务总体满意度居全省前列,百姓的教育医疗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 

  三、建筑业规模日益壮大,成为泉州经济重要产业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市建筑业由分散到集中,逐步发展起来,1958年我市成立第一家以建筑工程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建安施工单位福建省泉州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筑业跨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是进入新千年后,建筑企业加快转换经营机制,通过兼并和重组,深化改革,做大做强、做专做精建筑业,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建筑企业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建筑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 

  ()增加值保持稳步增长,屡创新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建筑业增加值对GDP作出了长期稳定的贡献,1952年实现全市建筑业增加值1533万元,1960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1993年建筑业增加值突破十亿大关,达14.44亿元,2007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04.87亿元,突破百亿大关,2011年、2013年、2016年建筑业增加值分别突破200亿元、300亿元、400亿元大关,2018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540.45亿元,突破500亿元大关。 

  (二)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70年来,我市建筑业企业迅速成长,特别是新千年后,随着我市经济建设的加快,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和房地产开发规模的扩大,装饰装修业逐步兴起,我市建筑业蓬勃发展,总量持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在泉州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2018年,全市建筑企业719家,比2003年增加443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756.85亿元,是2003年的18.7倍。在建筑企业数量大幅增加的同时,建筑业企业综合实力也明显提升,主要表现在承揽工程能力明显增强、装备水平更加先进、资产规模扩大等方面,2018全市签订的合同额达3080.52亿元,是2003年的25倍;2018年建筑业企业自有施工机械设备总台数11.95万台,是2003年的2.7倍,年末自有机械设备总功率226.48万千瓦,是2003年的3.8倍,年末自有机械设备净值37.11亿元,是2003年的3倍;2018年全市建筑业企业资产总额861.71亿元,是2003年的33.3倍。 

  (三)行业结构不断优化,社会效益成就显著 

  70年来随着各行各业建设发展的需要,建筑业逐步建成了各类工业、交通运输、文教卫生等固定资产项目以及大量的学校、医院、商场等设施,为泉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改善提供物质基础,建筑业的发展也为社会提供新增就业岗位,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2018年建筑业从业人员60.48万人,是2003年的5倍;2018年全市建筑业房屋施工和竣工面积分别为9294.14万平方米和3073.45万平方米,分别是2003年的7.4倍和4.6倍;2018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70.47平方米和75.04平方米,是2003年的2.1倍和1.8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