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发展质量稳步提高——2018年1-12月泉州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泉州市统计局 2019-01-24 17:07 阅读人数:1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按照中央和省上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全力推进转型攻坚、聚力跨越,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全市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运行。1~12月,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467.98亿元,增长8.9%,总量、增速继续保持在全省首位,增速比上年全年提高0.5个百分点,比1~3季度回落0.2个百分点。对照全年GDP增长8.7%以上的一揽子考核目标, GDP、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出口商品总值、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9项指标增幅高于考核目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等2项指标增幅仍低于考核目标。 

  一、经济增长总体平稳,宏观经济运行保持合理区间 

  经济增长保持平稳。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467.98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自下半年以来已连续6个月位居全省首位。从近年走势上看,增速已连续10个季度运行在8.0%~9.1%的区间,经济增长稳定性增强。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1.80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4885.01亿元,增长8.7%,第三产业增加值3381.16亿元,增长9.5% 

  部分指标争先进位。全市经济总量连续20年位居全省首位,2018年增长率继续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比全国、全省分别高出2.3个和0.6个百分点。与省内城市相比,我市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商品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等8个指标增速的位次比去年同期提升;GDP、规上工业增加值、第三产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商品总值等6个指标增速居设区市前三位。 

  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二三产业增速差距缩小 

  二三产业增速差距缩小。今年以来,在保持三大产业共同发展的同时,第二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2018年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差距缩小为0.8个百分点,创下11年来新低,二三产业发展趋于均衡。 

  农业生产稳步加快。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产值364.23亿元,增长2.3%,增速分别比1~3季度和上年同期提高0.4个和1.3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142.78亿元,增长5.0%;林业产值5.91亿元,增长6.1%;牧业产值70.92亿元,同比下降2.1%;渔业产值135.46亿元,增长1.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16亿元,增长6.7%。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势稳定,全年生产水果13.17万吨、增长12.5%,茶叶8.36万吨、增长3.4%,食用菌8.71万吨、增长6.7%,水产品107.81万吨、增长1.8%,肉蛋奶26.02万吨、下降4.8% 

  工业生产稳中趋升。全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从一季度的7.8%提高至8.9%,比上年全年提高1.2个百分点,高于年度考核目标1.2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1~2月的8.0%提高至9.1%,居全省第3位,与1~3季度持平,比上年全年提高0.8个百分点。一是产销衔接良好。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6.4%,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比1~3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二是行业增长面接近95%全市37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达94.6%,同比扩大13.5个百分点。三是龙头企业生产稳步回升。全市525家规上工业龙头企业实现产值6769.51亿元,现价增长15.7%,增速比1~3季度提高1.0个百分点。四是中小企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市规上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86.16亿元、增长8.3%,小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353.31亿元、增长14.6%,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30.9%52.9%五是传统产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市规上工业传统产业实现增加值2621.17亿元,增长10.1%,增速比全市规上工业平均高1.0个百分点,比上年加快1.5个百分点。其中,纺织鞋服业增长9.7%,建材家居增长11.7%,食品饮料业增长8.5%,纸业印刷增长7.2% 

  服务业发展高位企稳。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81.16亿元,增长9.5%,年内各月增速在9.1%~10.8%区间,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比1~3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低于年度考核目标0.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与1~3季度相比,月度核算的第三产业六大行业增加值增速呈现一升五落的运行态势,批发零售业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增速分别回落0.6个、0.5个、0.3个、3.4个和1.6个百分点。 

  三、三大需求稳定增长,有效需求持续扩大 

  投资增长位次提升。全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2%,增速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增速在省内位次由上年的第8位,逐步提升至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的第5位、1~3季度的第3位和全年的第2位。一是民间投资活力增强。全年民间投资增长18.6%,增速比1~3季度提高1.0个百分点,对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达78.1%二是基础设施投资企稳回升。全年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7%,比1~11月提高5.1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实现正增长,结束了自201710月份以来连续13个月的负增长。三是工业投资增速高开稳走。全年工业投资增长33.3%,增速分别比1~3季度和上年全年提高5.2个和13.7个百分点。四是第一产业投资保持高位增长。全年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3.5%,全年各月增幅均在27%以上,分别比1~3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16.1个和17.8个百分点。 

  消费需求总体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07.89亿元,增长12.3%,增速居全省第2位,比全省平均高1.0个百分点,比年度考核目标高0.3个百分点。分品类看,统计的我市23类商品中,21类商品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91.3%14类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基本生活类商品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限上饮料类、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0.3%25.4%,对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的贡献分别为9.8%23.6%,合计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5.7个百分点。传统零售业态销售有所回暖,全市限上有店铺零售额增长15.3%,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大型超市、专卖店分别增长3.0%15.4%,增速同比提高2.6个和4.2个百分点。 

  进出口贸易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全年全市完成进出口商品总值1853.7亿元,增长18.2%,增速居全省各设区市首位,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8.5个和11.6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高16.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商品总值1192.6亿元,增长14.0%,增速居全省第2位,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均高6.9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高16.1个百分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全年完成出口交货值2590.68亿元,增长18.7%,增速同比提高8.5个百分点。 

  四、质量效益持续改善,经济环境不断优化 

  企业效益稳步增长。1~11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872.99亿元,同比增长16.6%;实现利润总额1162.80亿元,同比增长18.4%;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8.4%,比1~3季度和上年同期均提高0.1个百分点。亏损企业数同比减少3.2%,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14.8%。从行业来看,全市37个工业行业大类利润全面实现正增长,33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两位数增长面达89.2%。从企业资金占用情况看,1~11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存货合计占流动资产比重为35.8%,同比降低0.1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1.9天,同比减少1.0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27.2天,同比减少2.4天。 

  税收占比有所提升。全年全市实现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4.16亿元,同比增长7.2%,比1~3季度回落1.4个百分点,但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384.10亿元,同比增长9.1%,比1~3季度回落1.9个百分点。从税收占比看:全年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81.0%,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从主要税种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企业所得税引领增长,同比增长30.0%;土地增值税增长18.9%;城市维护建设税增长11.3%;个人所得税增长10.5%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88元、同比增长8.5%,增速分别比1~3季度和上年全年提高0.1个和0.7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111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77元,增长9.0%,农村居民收入比城镇快1.0个百分点。 

  金融信贷投放稳步增加。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6867.04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比9月末提高0.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6375.46亿元,同比增长5.5%,比9月末提升0.2个百分点。从贷款投放方向看,新增贷款主要投向住户贷款,年末全市人民币住户贷款余额2816.36亿元,同比增长17.1%,比年初新增411.78亿元,对全市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的贡献率达124.8%。从贷款期限看,新增贷款主要是中长期贷款,年末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3604.30亿元,同比增长16.2%,占全市人民币贷款余额的56.5%,比年初新增502.43亿元,对全市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的贡献率达152.2% 

  节能降耗扎实推进。全年全市规上工业综合能耗由上年全年的增长4.1%转为下降0.8%,万元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9.0%,降幅同比扩大5.2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1%,占规模工业综合能耗的85.7%,占比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 

  五、结构优化步伐稳健,转型升级扎实推进 

  产业发展持续升级。一是服务业占比继续提升。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9.9%,创历年新高,比上年提升0.4个百分点。二是工业结构加快调整。重工业占比提升,全市规上重工业完成增加值1499.04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8.3%,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重化产业增加值达1112.83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上年的27.3%提升至28.4%。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发展,全年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637.39亿元,增长9.2%,增速比全市规上工业平均高0.1个百分点。 

  需求结构优化提质。一是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全市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39.3%,增速同比提高17.1个百分点,快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5.1个百分点,占制造业投资比重由上年的43.7%提高至45.2%服务消费相关领域投资快速增长,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投资增长406.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93.2%,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增长66.4%,教育投资增长19.9%,均明显快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均水平。二是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速加快。健康娱乐文化类消费明显加快,全年限上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长35.4%,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4.2%,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17.5%,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增长37.1%,增速同比分别提高4.4个、8.9个、20.5个和22.1百分点。 

  六、新动能效应初显,经济发展活力增强 

  新兴产业发展较快。全年规上工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3%,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增长11.8%,增速分别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7.2个和2.7个百分点。互联网与实体经济加快融合发展,线上市场保持较快增长,全年限上批发零售业网上零售额增长29.7%,比全市限上批零业零售额平均增速高10.5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稳固支撑。全年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6951.27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2.1%,同比增长9.5%,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6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达88.2%。全市规模工业中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549.20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90.7%,同比增长9.5%,分别高于国有控股企业、全市平均水平3.6个、0.4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94.4%,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个百分点。全市限上民营单位实现零售额1309.55亿元,占全市限上零售额的88.0%,同比增长18.1%,高于全市限上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对限上零售额增长贡献率达91.7%,拉动全市限上零售额增长15.8个百分点。 

  当前,国内外环境日趋严峻复杂,泉州自身经济发展也存在诸多结构性深层次问题,特别是第四季度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等指标增速总体呈回落态势,环比下行压力较大,显示社会总需求增长有所放缓。面对稳中有变的新形势,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更加重视相关指标的波动,防止短期波动转化为下行态势。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