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新常态下经济换挡平稳运行——2014年泉州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泉州市统计局 2015-05-20 10:31 阅读人数:1

2014年,全市上下主动适应新常态,按照中央、省关于稳增长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泉州经济升级版、改革创新示范区、生态宜居幸福城”三大战略,全力保稳、求进、攻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财政持续增收,企业效益平稳,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同时在产业结构、投资结构、消费模式调整方面呈现新变化。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经济总量继续扩大。2014年,泉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33.36亿元,连续16年保持全省首位,其中工业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达到3185.71亿元,连续23年居全省首位,是我市经济总量居全省首位的重要因素。全年,我市经济总体平稳,GDP增速保持在10%左右,全年增长10.1%,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居九地市第四位。

工业大盘运行稳固。2014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793.23亿元,增长11.9%,各月增速保持在12.0%左右,高于苏州、无锡、唐山等地水平。运行主要特点:一是行业增长面保持基本稳定。从37个行业运行态势看,1-12月有33个行业增速保持增长,增长面达到89.2%,稳定在较高水平(1-9月92%,1-6月87%,1-3月84%)。二是能源行业拉动作用显著。在中化投产和联合石化正常生产的带动下,全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石油加工业实现增加值163.89亿元,增长81.6%,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增加值10.33亿元,增长28.2%,分别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1个、0.1个百分点。三是大企业生产持续扩大。全年产值超亿元企业达2062家,比上年新增171家,实现产值9505.73亿元,现价增长17.2%,明显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四是主要先行指标表现良好。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16.4%,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全年公路和水路货物运输周转量分别增长19.2%和26.1%,比上年提高2.4和17.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稳步回升。2014年,我市第三产业发展虽然低位起步,但呈现回升势头,全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006.43亿元,增长8.2%,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2.0、0.6和0.9个百分点。一是交通运输业有所提速。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0.3%,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比1-9月回升0.6个百分点。随着电子商务的繁荣,快递业务蓬勃发展,2014年,我市邮政和快递业务总量增长60.8%。二是批发和零售业拉动作用明显。我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9.6%,增幅比1-3月提高0.4个百分点,对第三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1.9%,居三产各行业首位,拉动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2.6个百分点。三是房地产业有所转暖。房地产销售面积虽继续下滑,但有所收窄,1-12月同比下降11.8%,降幅比1-9月收窄0.4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高位,全年增长32.5%。四是金融业略有回升。全年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0.8%,比1-9月提高1.9个百分点。金融业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至12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速比9月回升2.9个百分点,本年新增人民币贷款657.84亿元, 同比多增190.05亿元。

二、三大需求发展更加协调

投资需求高位回调。2014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45.55亿元,同比增长17.5%,增幅虽然比上年回落6.6个百分点,但高于出口和消费增速3.6和5个百分点。一是工业投资受去年中化项目建成投产影响出现下滑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的主要因素。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001.76亿元,下降0.9%,中化项目基数拉低工业投资增速13.8个百分点,拉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1个百分点。二是装备制造业投资明显高于工业平均投资增速。全年专用设备制造和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增长63.7%和707.2%,远高于工业投资平均增速。三是第三产业投资占比提高。在“第三产业发展年”活动带动下,全市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818.22亿元,同比增长28.8%,增速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11.3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56.4%提高到61.8%。四是民间资本对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作用更加凸显,发展活力更加突出。全年民营投资增长24.7%,比全部投资高7.2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0.9%,占比同比提高4.1个百分点。

消费市场逐步趋稳。在“双11”和年末销售旺季提振下, 11月和12月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有所提升,分别增长13.0%和13.1%,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2133.27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增长12.5%,增幅居全省第五位。一是限额以上企业保持较强拉动。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879.22亿元,增长19.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41.2%,同比提升4.3个百分点。二是是网上销售增长较快。全年批发和零售业限上企业通过互联网的零售额46.4亿元,增长3.23倍,网上零售额占全省的24.2%。

外贸出口增速保持相对较高水平。在全国、全省出口相对缓慢情况下,我市出口保持较快增长水平。2014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突破300亿美元,达到308.56亿元,增长5.9%,其中出口总额181.81亿美元,增长10.4%,增速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4.3和3.8个百分点。一是重点产业支撑效应明显。纺织鞋服出口109.63亿美元,增长13.8%,拉动外贸出口增长8.1个百分点。二是重点市场总体稳定。欧盟、美国市场增长明显,分别增长19.1%和14.1%;对中东市场出口增长27.2%;对大洋洲、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分别增长15.8%和61.2%。三是重点企业出口拉动作用显著。全市百家重点出口企业实现出口84.07亿美元,增长13.8%,拉动全市出口增长6.2个百分点。

三、经济运行质量提升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4年,我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3年的3.2:61.8:35.0调整为3.0:62.0:35.0,三次产业平稳增长,第二产业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工业化进程持续进行,服务业增速虽低于工业水平,但增幅水平也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持续进行,金融业和营利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合计达到25%,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工业结构呈现新变化,增量促转型成效显现。重工业发展不断提速,全年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7.0%,高于轻工业增速7.7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比重由上年同期的62.3:37.7调整为60.7:39.3。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加速。2014年1-11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252.17亿元,增长12.0%,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

企业总体保持盈利。2014年,全市实现盈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4234家,占全部企业的97.8%,说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体保持盈利。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利润增长6.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居九地市第三位。我市首位产业纺织鞋服产业的企业盈利水平提高,2014年实现营业利润281.46亿元,比上年增长9.2%,增速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继续提高。2014年,全年我市实现公共财政总收入(不含基金)723.12亿元,首次突破700亿元大关,增长11.3%,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达到12.6%,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税性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达89.5%,税性收入占GDP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从税收收入看,国税收入完成407.15亿元,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增长10.7%;地税收入完成303.70亿元,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增长12.7%。

四、民生就业更加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2014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820元,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586元,增长10.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收入比由上年的2.66缩小为2.39。

物价水平缓中趋稳。2014年,由于市场需求减弱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体保持在相对较低水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增长2.1%,涨幅比2013年低0.4个百分点,各月累计涨幅保持在2-2.6%之间,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7%,从全年各月走势看,各月PPI累计指数均低于100%。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2014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1.22%,继续保持全省设区市最低。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万人,培训各类劳动者25万人。

作者:市局 来源:泉州市统计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