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经济平稳发展,结构持续优化——2013年泉州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泉州市统计局 2014-03-04 11:42 阅读人数:1

2013年,国内外宏观环境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保稳、求进、攻坚,经济社会保持协调稳定发展。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一)稳增长,经济发展更加协调

经济总量连续15年保持全省第一。2013年,泉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18亿元,连续15年保持全省第一。全年经济总体呈现逐步企稳态势,增速从一季度的12.4%、上半年的11.8%回落至1-3季度和全年的11.5%。与全省比,我市全年走势基本与全省一致,每月增速保持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以上,上半年基本保持在全省第5位,下半年上升至第4位,全年与福州、漳州并列第3位。

财政收入突破600亿元。2013年,泉州市公共财政总收入达649.57亿元,增长13.5%,增速居全省第6位,比2012年提升2位。全市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46.41亿元,增长18%,增速分别比第一季度、上半年和1-3季度提高4.82.81.6个百分点。主要税种增长平稳,增值税增长15.7%,营业税增长8.3%,企业所得税增长8.1%,个人所得税增长12%

物价水平保持平稳。2013年,随着市场需求减弱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体保持在相对较低水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增长2.5%,涨幅比2012年低0.1个百分点,各月累计涨幅保持在2.5%左右,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0.4%,从全年各月走势看,除1月份同比持平外,其他各月PPI累计指数均低于100%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全市登记失业率保持较低水平,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5.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1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比较稳定,4月份以后保持在130万人左右,全年平均从业人数达135万人,同时季节性用工短缺、技术结构性用工短缺依然存在。

(二)重实体,经济发展更有动力

农业生产平稳发展。2013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0.83亿元,增长2.2%,增幅比上年高0.5个百分点。主要农产品实现丰收,全年茶叶产量6.67万吨,增长10.5%;食用菌产量6.02万吨,增长6.2%;肉蛋奶产量28.08万吨,下降1.5%;水产品产量103.21万吨,增长1.7 %。粮食产量75.28万吨,持平。

工业大盘保持稳定。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487.69亿元,增长13.4%,增速自下半年以来基本保持这一水平。①出口交货值率有所上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达1620.77亿元,出口交货值率为17.8%,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②大部分行业实现增长。全市37个工业大类中,30个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其中13个行业增加值增长超过20%③民营企业带动明显。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4230家,同比增加236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69.67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上年的89%提高至91.2%。其中,民营亿元以上工业企业达1848家,完成产值6989.77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产值的74.5%,增长17.8%,增速比全部亿元以上工业企业高3.5个百分点。④传统产业生产加快。全市五大传统产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730.21亿元,增长14.3%,增速比上半年和1-3季度均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纺织鞋服、建筑建材、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工艺制品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8%11.1%18.5%22.2%34.5%⑤企业效益有所好转。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指数达到242.85,同比提高10.74点。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10.1亿元,增长10.3%,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仅为2.6%,居全省最低水平,分别比福州和厦门低6.421.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39.52亿元,同比下降6.3%

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19.94亿元,增长10.2%,增速创四年来新高,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①大部分行业发展加快。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上年提高1.70.91.32.6个百分点。②旅游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荣获首届中日韩“东亚文化之都”称号,获准赴台“个人游”试点,泉台空中直航实现常态化,成功举办茶文化旅游节,仙公山获批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游客3729.27万人次,增长14.9%;完成旅游总收入447亿元,增长18.8%③房地产市场供销两旺。全市商品房竣工面积达655.16万平方米,增长54%,增速比上年提高75.8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908.73万平方米,增长64.1%,销售额达624.82亿元,增长71.1%,增速分别比上年提高49.464.1个百分点。④金融改革顺利推进。全年新设银行机构37家、升格2家,设立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143家、准金融机构42家,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和民间借贷登记服务公司投入运营。新增上市企业5家,再融资企业2家,融资总额69亿元。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揭牌运营,挂牌企业已达52家。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626.13亿元,增长20%,贷款余额4287.88亿元,增长15.1%。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21.80亿元,增长18.5%

(三)扩需求,经济发展更具活力

出口需求快速增长。2013年,全市进出口总值达291.42亿美元,同比增长16.2%,增速居全省第三位。其中,出口商品总值164.9亿美元,增长33.3%,增速居全省第一,比全省高24.4个百分点,比全国高25.4个百分点,比2012年高18.5个百分点。①各县(市、区)出口全面增长。全市13个县(市、区)出口全部实现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永春完成出口7.59亿美元,增长115.8%②主要出口市场全面复苏。占我市出口份额前四的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市场出口分别达77.56亿美元、35.38亿美元、22.17亿美元和14.18亿美元,分别增长49.9%26%23.2%37%,增速同比分别提高20.431.4720.6个百分点。③传统优势商品保持较快增长。全市纺织鞋服箱包类商品出口102.64亿美元,增长31.9%,增速比上年提高22.1个百分点;机电音像类商品出口12.71亿美元,增长42.9%;陶瓷产品出口3.29亿美元,增长22.7%,增速比上年提高11.6个百分点;食品饮料类商品出口1.35亿美元,增长9.2%

投资需求高位企稳。2013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02.44亿元,增长24.1%,增幅比全省高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占比提高。在“第三产业发展年”活动带动下,全市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412.02亿元,增长29.5%,增速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5.4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54%提高到56.4%。其中,房地产业投资848.76亿元,占第三产业投资的60.1%,增长42.5%②工业投资增长较快。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010.59亿元,增长19.6%,增速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③民营投资快速增长。全市民营投资1671.26亿元,增长28.2%,增速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达75.7%,比上年提高19.3个百分点。

消费需求逐步趋稳。201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896亿元,增长14%,增速居全省第四位,分别比一季度、上半年和1-3季度回落0.40.50.2个百分点。①消费热点频现。全市限额以上食品、衣着、汽车、珠宝首饰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2.1%37.822.2%115.4%②乡村市场消费增长快于城镇。全市乡村市场零售额达243.78亿元,增长15.9%,增速比城镇市场高2.2个百分点。

(四)促转型,发展后劲更加厚实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3年,我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3.4:61.5:35.1调整为3.3:61.8:34.9。高技术产业不断壮大。2013年,全市规上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36.01亿元,增长28.4%,增速比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1.3个百分点。

城市辐射功能增强。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88.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1.5%2013年全市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1.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70万标箱;泉州晋江机场旅客吞吐量260万人次;铁路旅客发送量704.81万人次,增长22.8%;新增高速公路里程 135公里 ,实现大多数乡镇在半小时、边远乡镇在1小时内上高速。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成功获批省级生态市。启动重点用能企业能效对标行动,实施节能重点项目141个、减排治理项目1177个,淘汰落后生产线74条,较好完成节能减排任务。2013年,全市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0.80吨标准煤,同比下降9.5%,下降率同比扩大0.6个百分点。

(五)惠民生,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2013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430元,居全省第2位,增长9.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3316元,居全省第2位,增长11.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收入比由上年的2.71缩小为2.66。工资性收入仍是城乡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0970元,占可支配收入的82.5%;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8214元,占纯收入的61.7%。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长快于城镇居民,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670元,增长8.1%;农民人均消费支出9526元,增长12.3%

社保体系不断健全。2013年,全市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93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3%,占比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95.5%99.9%,筹资水平和补偿标准进一步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卡实现厦漳泉三地通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5%。全年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3.5万多套,新增配租配售8000多套。

二、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工业提速增效难度大

一是成本上涨、出厂价格下跌压缩企业利润空间。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增长11.1%,增幅高于主营业务收入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今年来我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不升反降,企业利润空间受限。二是大企业带动作用弱化。2013年,全市产值超亿元企业实现产值8155.06亿元,增长14.3%,增速同比回落4.7个百分点。三是新兴产业的拉动作用尚不明显。近年来,我市新兴产业发展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新兴产业要成长为支柱产业需要较长培育时间,目前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还不够强大。2013年,五大新兴产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26.99亿元,增长8.3%,增速同比回落6个百分点;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3.1%,占比同比回落1.8个百分点。

(二)内需仍未明显回升

投资需求后劲不强。2013年,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本呈逐步回落趋势,由一季度的27%、上半年的27.5%1-3季度的25.5%回落至全年的24.1%一是企业投资信心仍显不足。2013年第四季度工业企业景气调查结果显示,下季度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同比减少的比例由三季度的14.6%提高至15.2%,企业投资信心尚未恢复。二是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缓慢。全市基础设施投资473.56亿元,增长9.0%,增速同比回落6.8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上年的21.5%降至18.9%

消费需求仍未有效恢复。2013年,我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由上年的16.7%回落至14%,消费增速呈回落趋势。一是住宿餐饮业仍较低迷。全市住宿业营业额36.58亿元,增长10.1%,增速比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195.13亿元,增长15.3%,增速比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高档酒店回落更为明显,限上住宿业营业额仅增长6.6%,同比回落7.7个百分点,餐饮业营业额增长9.4%,同比回落22.1个百分点。二是大型商超零售不容乐观。全市大型超市销售额仅增长2.8%,比全市零售业销售额平均增速低13.3个百分点。三是城镇消费持续回落。全市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652.23亿元,增长13.7%,增速同比回落3.2个百分点。

三、关于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

从国际宏观形势看,2014年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不少。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预测,全球经济今年走强,预估2014年将增长3.2%,其中发展中国家增长5.3%,发达国家增长2.2%。从发达经济体看,美国经济进入回升期、财政赤字不断下降,英国整体经济状况大幅好转,欧元区从史上最长的衰退中走出,日本也即将告别长达15年的通缩时代。但大国货币政策、贸易投资格局、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方向仍存在不确定性。新兴市场虽增长潜力大,但市场波动大风险也较高,且新兴市场经过近几年井喷式增长后增幅可能放缓,新的增长动力源尚不明朗。从第114届广交会到会客商及成效情况看,采购商与会人数基本保持稳定,出口成交额环比下降10.9%,同比下降3.0%,显示外需尚未根本好转。

从国内看,全国经济有望延续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从生产形势看,发展动力仍较强劲。201312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其中新订单指数为52%,均连续15个月位于临界点以上。从政策层面看,改革将进一步释放内需潜力。2014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各项改革配套措施将陆续出台,将释放巨大改革红利,为各地转方式调结构带来机遇,为全国经济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奠定基础。

从我市看,我市经济将平稳回升,但回升动力依然较弱。宏观环境的改善,为我市经济平稳回升提供良好基础,我市金改、民综改的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大动力。同时,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仍然存在,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高端制造环节缺乏,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型业态规模偏小;重大项目支撑不足,好项目、大项目储备不多,产业后劲不强;企业经营困难增多,科技、产品、品牌、商业模式创新不快,市场开拓压力加大。综上分析,预计2014年我市经济有望实现平稳回升,但回升的力度和高度有限。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