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中山路骑楼建筑普查建档启动
来源:东南早报 2019-09-07 09:27 阅读人数:1

  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中山路,是我国现有保存最完整,也是最长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随着《泉州市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近日,鲤城区启动中山路骑楼建筑普查建档工作,全面梳理中山路骑楼建筑基本信息,建立保护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为今后的建筑保护修缮提供实时动态信息。

  实地踏勘走访

  “把脉”建筑保护状况

  位于中山路355号的“私立海疆学术资料馆”创办于20世纪40年代,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如今,曾经的资料馆早已于1946年迁往厦门,而位于中山路的这处建筑遗址依然完好保留下来。在住户李先生的带领下,鲤城区住建局、自然资源局以及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的工作人员走进建筑内部,仔细查看建筑现状,了解房子的产权归属、保护修缮等方面的情况。

  “我们会对骑楼的建筑、文化、历史价值等方面进行现场考察。”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信息所工程师曾桂林介绍,普查建档时先通过社区了解基本情况,再通过现场调研及业主座谈等方式,收集、充实骑楼建筑的信息,“我们也会去访问一些专家,通过各种方式来收集资料,让录入的建筑信息更加完整。”

  第二轮调查将开启

  拟建立抢救性保护建议名录

  “中山路整体上是有差不多750处骑楼建筑,目前我们第一手资料已经收集到了。”曾桂林介绍,目前正在对基础资料进行整理,之后将进入第二轮调查,对重点建筑进行深入调查。

  本次普查建档工作主要对中山路骑楼建筑保护责任人、产权情况、使用现状、修缮加固以及历史沿革、重要历史事件等信息进行记录。曾桂林介绍,普查时,工作人员会通过测绘、摄影等方式对建筑方位、外观、内部结构、装饰等数据进行采集,做到真实完整、全面客观地反映骑楼建筑保护状况。

  据了解,中山路骑楼建筑普查建档工作预计在年内完成。下一步,相关部门还将开展新一轮的历史建筑认定工作,组织有关人员对辖区历史建筑进行现场复核、复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补,形成历史建筑建议名录,对历史建筑价值高,但保存状况不佳、房屋整体出现险情的,建立抢救性保护建议名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