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 晋江村支书能评“职称”
来源:泉州晚报 2017-05-19 10:45 阅读人数:1

 

       农村(社区)治理人才的认定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村级党组织“领头雁”示范作用 

  俗话说“要想富得快,全靠支部带”,这说的是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一个或若干个好的带头人。日前,晋江市首批农村(社区)治理人才认定集中展评结果出炉,55名农村(社区)支书被评定为农村(社区)治理人才,此举为晋江市在全国首创基层村支书人才认定机制。

  农村(社区)治理人才认定机制是晋江市探索“人才反哺农村”计划的最大突破。补贴“真金白银”、打通“上升通道”,晋江市打造村级党组织“领头雁”示范工程正在全面铺开。

  创新 村支书优中评优

  “我们创新社区治理新手段,启动‘互联网+社区治理’,建立社区微网,获得晋江市2016年社区治理优秀案例。对社区所有志愿者进行建档管理,采取积分的方式……”在集中展评会上,通过上台展演工作实绩和工作计划,晋江市竹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周金条最终被认定为中级农村(社区)治理人才。

  “这是对过去3年社区管理工作的一种认可。”周金条告诉记者,对农村(社区)治理人才的认定,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地位。据悉,首批共有55名农村(社区)支书被评为特级(4名)、高级(4名)、中级(17名)、初级(30名)农村(社区)治理人才。

  据了解,晋江村级党组织“领头雁”培育对象由镇(街道)党(工)委在村级组织换届当年底或下年初,按照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数20%左右比例择优推荐,每个培育期3年。此次开展的是对2013-2015年培育期(第二轮)的人才认定工作,此后认定工作将在每一个培育期启动时同步开展。

  机制 激活“领头雁”才能

  “这是一种‘党建+人才’的新理念。”据晋江市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施嘉奕介绍,今年4月晋江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村级党组织“领头雁”示范工程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打破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培养的一般框架,提出实施“人才反哺农村”计划;同时,全国首创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开展农村(社区)治理人才认定工作。

  依据《若干措施》,这些定级的村(社区)领头人将享受到经济、政治及生活方面的优待。在经济待遇上,按照特级、高级、中级、初级人才认定,每人每月对应享受3000元、2500元、2000元、1500元人才岗位津贴。

  在政治待遇上,连续2次被认定为高级及以上人才且符合有关规定的,优先推荐考录镇(街道)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专门岗位,担任本镇(街道)党(工)委兼职副书记或委员,选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为人才打通“上升通道”。

  在生活待遇方面,连续2次被认定为高级及以上人才的,直系亲属参照享受晋江市4、5类人才择校就读政策,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展望 新人才反哺新农村

  有了一套详细的人才认定机制,那从哪里选人才,又通过什么方式吸引人才?

  施嘉奕介绍,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经济能人、海外侨亲、专家学者、退休干部等离乡社会精英通过各自方式,回馈反哺家乡建设。晋江要做的就是通过引干、引智、引资着力培养、提拔村(社区)优秀的“领头雁”,有效激励和培育 “领头雁”在基层组成“雁队”、形成“雁群”,发挥更大作用。

  他举例,目前,磁灶、金井、龙湖、安海等镇已开展先行试点,策划实施各具特色的引才项目。如素有“供销大军”之称的磁商走南闯北,是一支视野宽、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盘活这一资源为镇所用,磁灶策划开展磁商反哺农村行动,整合磁灶内外企业人才资源,培育或引进其中“能人”返乡担任村干部,形成一股乡贤新力量。

  对于村(社区)书记人才认定的机制,不只是村(社区)的治理人才受益,不少村(社区)的居民也有获得感。“社区治理者的水平提高了,我们群众也能从中受益。”竹园社区居民黄先生说,他感受最深的是这几年竹园社区通过社工服务将陌生社区转化为熟人社区、新型社区,管理社区的成绩如今成为人才认定的考核范围,势必让社区治理者更加有作为,百姓也将得实惠。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