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泉州动态 > 图片新闻
泉州开启“海丝”“陆丝”双循环时代
来源:泉州晚报 2022-01-19 09:46 阅读人数:1

 

  昨日,中欧班列(泉州—莫斯科)成功首发。(陈晓东 摄)

  1月18日,伴随着火车鸣笛,满载着50个集装箱、重达445.69吨货物的75010次中欧班列从泉州东站缓缓驶出,奔赴相距1.1万公里的莫斯科。此举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首次开行中欧班列。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在当前海运受限的大环境下,泉州的海关、商务、铁路、港口等多部门携手努力,开拓陆路运输新通道,链接起陆上丝绸之路,使泉州的外贸格局正式步入海陆“双拼”的新时代,为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做出泉州的贡献。

 

  泉州海关晋江办关员正为泉州-莫斯科首发中欧班列施加海关封志(黄忠族 摄)

  比海运节省六成时间 运输成本更低 

  昨天上午,中欧(泉州—莫斯科)班列由“海丝”先行区和战略支点城市泉州始发,它将经由内蒙古满洲里站出境,预计20天后抵达俄罗斯莫斯科,全程10965公里。首趟货物包括泉州本地生产的卫生用品、箱包、鞋服及工艺品等,总货值约1037万元。

  据介绍,中欧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车次、线路等条件开行,往来于中国与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集装箱国际铁路联运班列,共有西、中、东3条通道。2011年3月,首趟中欧班列从重庆发出开往德国杜伊斯堡,开启了中欧班列创新发展的序章。

  2018年,福建首趟中欧班列由厦门海沧出发,至目前开行列数近1100列,运输货物总价值超35亿美元。中欧(泉州—莫斯科)班列成为继厦门、武夷山之后福建省开通的第三条中欧班列。

  “此次中欧班列的开行可谓雪中送炭,解了企业运输之急。”美佳爽(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汉河说,疫情下国际海运一柜难求、运费上涨幅度大。现在货物在家门口就能搭乘国际班列,且运输时间与海运相比节省约25天,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陈汉河表示:“泉州进一步开拓铁运的渠道,跟海运互补,企业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还能开拓更多市场。我们这些长期做出口的企业,多增加了一个通道,订单就会源源不绝。”

  对此,班列运营公司泉州中外运供应链总经理助理洪双燕表示:“班列比海运要节省六成以上时间,并且可以有效缓解海运运费高涨的压力。”

  四十多天打通陆上通道 解企业“发货难”困扰 

  在石狮美佳爽(中国)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每天运出去的婴儿纸尿裤不少于5个标准集装箱,它们销往世界各地。公司董事长陈汉河坦言,企业头疼的并非产品销路,而是客户下了单却没办法及时发货。“公司压了1000个柜子的货物无法出口,因为现在的海运订不到仓柜,导致我们没办法交货。”

  对此,晋江陆地港港务有限公司经理钟红也表示,这两年全球受疫情影响,海外客户对中国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很大,但是“由于国外的靠泊能力、港口作业能力差,很多大船出去以后就在等锚地,等泊位,船回不来,总舱位就减少了。”“企业为了保证货物出去,还要舍近求远,从上海、宁波甚至深圳出运。”

  据了解,晋江陆地港建成以来,每年出口增长量都在20%以上,根据经验预测,加上国际环境对国内商品的需求,2021年的吞吐量达到35万个标准箱是绰绰有余的,但现实数据统计仅有33万多,这2万多个的差额就是运力不足造成的。

  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泉州海关、商务部门以及铁路部门、货运企业等联合加强有效沟通,合力为企业解决难题。据悉,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采用了“铁路转关”模式,铁路、海关、外贸企业三方做到了数据互通、共同协作。海关对铁路舱单电子数据进行审核、放行、核销,实现对铁路列车所载进出口货物转关运输监管,无须运营企业另行申报、办理转关手续。漳州车务段对中欧班列实行优先装卸、优先挂运、优先交接运输组织模式。经过四十多天的共同努力,中欧班列(泉州-莫斯科)终于从海丝起点、世遗典范城市——泉州隆重首发。

  “海丝”“陆丝”无缝对接 班列开行将常态长效

  据了解,近年来,泉州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贸易伙伴已覆盖六大洲,与东南亚、欧盟、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构建国际化经贸合作模式,逐步形成全球性的产业生态圈。2021年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值达2616.5亿元,增长32.7%,与“海丝”沿线国家(地区)年贸易额超千亿元。2021年,泉州出口值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2035.6亿元,增长35.4%,增幅分别比全国、全省高出14.2、7.7个百分点,位居全省三大中心城市首位;进口581亿元,增长24.2%。

  中欧班列是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纽带,是贯通中欧、中亚供应链的重要运输方式。“中欧班列首发将泉州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起来,将促进我市多式联运立体交通体系建设。”泉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泉州将以此为契机推动班列开行常态长效,加快推进兴泉铁路黄塘站建设,打造多式联运物流枢纽中心,为泉州及周边地区企业走出去、抢占市场赋能添势。

  “我们希望企业主动作为,借助班列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寻找商机,拓展中亚和欧洲市场,通过此次班列的首发,走出一条结构优、质量高、效益好的多式联运发展新路。”“要把中欧班列打造成泉州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直通车、外向型经济的加速器,为开创泉州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建设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作出新的贡献。”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在首发式上表示。

  全年开行列车从17列到1.5万列 中欧班列不断 扩大“朋友圈”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18日透露,2021年全年,中欧班列共开行15183列,运送146.4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2%、29%,综合重箱率98.1%。2021年12月份单月,中欧班列开行1353列,连续20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

  从2011年3月19日,首趟列车自重庆发出开往德国杜伊斯堡,中欧班列已经走过了十余年。中欧班列刚投入运营时,全年开行列车仅17列,且全部为从中国出发的去程班列,现年开行量已突破1.5万列,回程班列占比高达35%;2011年中欧班列只有“重庆—杜伊斯堡”1条运行线路,如今已经拥有“西中东”3条通道总计73条运行线路,途经23个欧洲国家的170多个城市。单月破百列、单月破千列、全年破万列……十年来,中欧班列以不断扩大“朋友圈”,成为稳定国际贸易的“定海神针”。金贤东透露,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47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多年来,中欧班列打造了亚欧陆路运输的新格局,成为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的桥梁纽带,更是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的当下,为助力各国抗击新冠疫情作出贡献。截至2021年12月底,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48814列,运送货物443.2万标箱,累计运送防疫物资1362万件,共计10.5万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