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泉州动态 > 图片新闻
泉州完成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防创新提升
来源:泉州晚报 2019-12-05 09:32 阅读人数:1

泉州天后宫升级高清监控系统,保障文物安全。

  高清摄像机的镜头下,再小的隐患点也会被瞬间发现;电子报警系统上岗,围墙内外有了24小时不“眨眼”的“保安”……泉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防系统最近添了不少新兵,原本主要依靠“两条腿、两只眼”完成安防工作的局面正在改变,高科技正在成为文物护卫的主力军。

  作为文物大市的泉州,安全是文物工作的底线和生命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扎实推进“找差距、抓落实、解难题、化积案”专项行动,把保护老祖宗留下来的“真宝贝”摆上更重要的位置,纳入专项整治,力促泉州文物拥有更为持久的生命力。为此,我市积极探索,创新国保单位安防管理形式,对全市前七批31处国保单位实施远程安防巡查、消防监控,打出系列“组合拳”,让工作人员随时随地掌握国保单位安消防情况,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国保单位安全。

  守护泉州天后宫的24小时“保安”

  文物安全无小事,泉州天后宫文物保护管理处负责人黄泽阳有切身感触:“以前没什么先进设备,都靠人死看死守。每天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害怕出事。”

  天后宫正殿保存着完好的明清时期木构建筑。优美生动的雕饰、彰显历史沧桑的妈祖造像很吸人眼球,但很少人会注意到遍布在各个角落里守护大殿安全的防护装置。不仅是正殿这一核心建筑,在天后宫的多个重点区域都能看到360度球体天眼和高清监控探头。它们采集的所有影像信号都实时传送到了监控室,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在屏幕前。

  “有了这套系统,在监控平台甚至手机上都能看到天后宫里的实况。”今年,在市里的统一部署下,天后宫又对安防系统进行了全面提升,把原来的模拟信号摄像头更换为高清数字摄像头,同时增补了15个摄像头,总数达到64个,监控“视野”从天后宫一直拓宽到了紧挨着的德济门遗址,实现安全防控全覆盖无死角。

  在众多威胁文物安全的因素中,火灾首当其冲,且电气故障是文物火灾的最大诱因。从源头防患于未然,今年年初,天后宫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智慧用电系统”的安装,对电气线路进行实时监测。在加装了智慧用电设备的电表箱前,黄泽阳指着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盒子告诉记者:“这个‘小家伙’可以智能控温,一旦线路温度超标便瞬间启动联动报警,及时预防因电气线路隐患而引起的火灾,天后宫消防安全又多了一份保障。”

  天后宫这套安防系统在独立运转的同时,还接入了一张更加严密的全市安全防护大网。在古泉州(刺桐)史迹监测中心,大屏上可以看到开元寺、洛阳桥、九日山、灵山圣墓等全市多处国保单位的实时动态影像。通过高清长焦距摄像头,不仅可以看到文物本体状况,对周边人员、车辆等细节都能清晰辨别。

  “智能化、高效化、便利化,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看一下几个重点部位的情况。针对一些潜在的用电安全隐患,也可以通过智慧用电平台查看,在多重措施的交织下,整个天后宫安全防护的等级跟水平比以前大大提升了。”黄泽阳说道。

  明年实现“省保”及以上全覆盖

  泉州拥有大量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涉台文物、海丝文物。随着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泉州国保单位一举扩容至44个,继续领跑全省,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国保单位数量众多令人欣喜,但这些文保单位的安全始终牵动着全市上下的心。市委、市政府以实际行动扛起保护传承的使命责任,“见清单、见行动、见成效”。针对电气故障这一引发文物火灾的最大诱因,我市对症下药,启动文保单位监测和智慧用电系统建设。 (下转第二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