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泉州动态 > 图片新闻
至2019年 泉州中心城区将现“一城繁华半城景”
来源:泉州晚报 2017-09-08 17:10 阅读人数:1

  6日,为持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结合城市“双修”,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泉州市绿化提升三年行动(2017—2019年)实施方案》。

  根据《实施方案》,未来三年,我市将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加快对城市绿地的建设、改造和提升,加强城市绿化景观风貌塑造,实现绿地建设和绿化景观品质的“双提升”。力争至2019年年底,中心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分别达到40%、42%和15平方米,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城市园林景观风貌和绿化水平显著提高。

  实施中,全市将重点围绕“门户廊道、道路绿化、城市公园、绿色街区、生态绿地”五个方面,重点实施“五大工程”。

 

  昨日,在市区通港东街,道路中间绿化带和两旁的高边坡山地,新植绿化正在喷水浇灌。今年这里进行景观提升,在保留大量长势好的小叶榕之余,交替组团种植刺桐、小叶榄仁,来年花开时节,市民便可见刺桐枝头“火伞欲烧空”的美景。 (陈晓东 摄) 

  门户景观提升 

  保证大绿量基础上加强花化彩化 

  今后三年,机场、动车站、高速互通等门户节点和城市地标,通往城市建成区的主要干线及道路沿线两侧,连接重要景区、景点、旅游接待酒店等区域,将变得绿意盎然,美不胜收。

  根据《实施方案》,我市将以“城市门户、迎宾廊道”为主题,突出一路一景,选准用好骨干、基调树种,在保证大绿量的前提下加强花化彩化,抓好上述门户景观提升工程建设。

  中心市区今后将继续抓好泉州西、泉州北高速互通绿化提升和泉州晋江大桥东海立交、后渚立交箱植三角梅工程,继续完善少林路、泉山路等道路绿化提升。各地也将抓紧抓好城市门户、景观廊道的建设。

  道路绿化提升 

  秋季首批增绿工程即将动工 

  城市主、次干道,视线所及的道路及边角地、闲置弃置地、硬铺地和老化绿地等变成一条条林荫道。这是道路绿化提升工程今后三年的努力目标。我市将通过拆硬复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方式来实现。

  拆硬复绿。即对视线所及的道路及边角地、闲置弃置地、硬铺地和老化绿地等加以利用,进行路面破拆和绿化,建设小绿地,营造微景观,增添街头绿意,提亮城市街景。

  拆墙透绿。提倡城市主次干道两侧围墙拆除。在拆墙行动中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应走前头、做表率,除技术安防要求外,临近主、次干道的国有单位围墙一律带头拆除进行植树增绿,或改造成低栅栏、通透式绿色围墙,实现透绿增绿。有条件的要求至少退让10米绿化,努力营造道路绿化的层次感和纵深感。

  见缝插绿。在老城区绿地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街区拐角、民居房前屋后,或孤植或丛植乔木、花灌木,为老街深巷增添葱茏绿意和蓬勃生机。中心市区增绿工程秋季首批20多个项目即将全面推开,各地每年也必须新建、改造提升街头小绿地20处以上。

  公园建设提升 

  打造群众喜爱的“绿色客厅” 

  古树名木是历史文化名城的瑰宝。我市将充分挖掘古树价值,重点抓好中心市区的王宫古榕树群公园、龙头山古榕公园等的建设,各地也应结合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加强城市古树公园建设。

  结合“城市双修”拆除“两违”专项行动,将城市主干道两侧、道路交通主要节点、居住小区周边等列入重点区域,通过“两违”拆除腾出空间还绿于民,对具备条件的地块同步考虑设置临时停车场,加强绿化景观营造和设计,打造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街区公园、口袋公园。

  中心城市将抓好滨海公园示范段、西湖公园改造提升工程等,各地也应结合实际推进城市公园改造升级,每年至少新建或改造提升1个以上城市公园。

  生态绿地工程 

  拓展市民绿色体验空间 

  在城市边上,我市以“绿色名片、生态家园”为主题,进一步拓展市民绿色体验的空间。

  山林绿地修复,侧重对面对城市的裸露山体、废弃采石窟等“伤疤”实施绿色修复。结合海绵城市建设,将大力推进湿地公园、滞洪区公园、储水池塘、下沉式绿地等的建设,打造若干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兼具,亲水、科普、游览于一体的“绿色名片”。利用郊区丘陵山地、农田、梯田等,打造郊野公园。

  中心市区将重点推进滨海公园示范段、江南郊野公园、洛阳江湿地公园等的建设,各县(市、区)也应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生态景观绿地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