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泉州动态 > 泉州要闻
市政府市政协开展“泉州基础教育补短板”专题协商
来源:泉州晚报 2023-07-03 09:07 阅读人数:1

  市政府市政协开展专题协商,委员们精准建言

  ——补齐基础教育短板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庄灿霞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5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建设教育强国,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6月30日,市政协在十三届第七次常委会会议上,围绕“泉州基础教育补短板”主题开展专题协商。市政协副主席庄灿霞代表课题组在会上做了主题发言,聚焦如何系统谋划推进基础教育发展提升,在“公平而有质量”上精准施策,强保障、促均衡、提质量,办好泉州人民满意的教育。

  会上,8名市政协委员围绕泉州市基础教育现存短板,就基础教育资源布局、“名优校+”办学模式、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家庭教育责任到位等为切入点,为推动泉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主题发言 

  深调研 找短板 精准建言施策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育这个民生议题。

  本次协商,市政协党组高度重视,紧密结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部署,指导课题组做了充分的调研准备工作。

  为了精准把脉、找准短板,市政协领导带领课题组多次深入市直有关学校和各县(市、区)开展实地调研,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的工作经验,与相关市直部门、县(市、区)和学校座谈,发放问卷调查、收集梳理相关数据资料和意见建议。经过课题组逐篇审改、反复打磨,形成了内容翔实、卓有成效的调研成果。

  调研表明,目前泉州市基础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全省前列,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但与全市人民需求和期盼相比,在“局部区域结构性学位供给、城市核心区教育资源布局、城镇挤乡村弱现状、‘两项创建’工作”等方面尚有短板和差距,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亟需进一步构建。

  市政协调研组既“把脉”又“开方”,提出了六方面18条建议:

  (一)加快基础教育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发展动能

  1.聚力加快推进东海、城东片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城市核心区教育“新高地”。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占比,在泉州一中、泉州五中等名校已在东海、城东片区办分校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名校办分校或引进品牌名校合作办学等形式。科学布局,优先保证基础教育设施用地,优先建设教育设施。

  (二)坚持推动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融合

  2.坚持协调发展,打造“全链条”优质基础教育体系,普及普惠学前教育,优质均衡义务教育,多样发展高中教育,提质培优中职教育,拓展融合特殊教育。

  3.坚持优质均衡,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行“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加强“紧密型”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推进“5G+专递课堂”建设,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4.坚持分类施策,优化整合乡村教育资源,加大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整合力度,推进乡村学前教育办学点标准化建设,推进管理标准化学校和乡村温馨校园建设。

  5.坚持多措并举,通过提前做好学位需求预测、加快项目建设、强化招生管理,着力破解超标准“校额、班额”问题。

  (三)打造新时代教师队伍,筑牢教育发展基石

  6.立师德正师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好环境”。

  7.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实施“强师赋能”计划、建立“梯级培养”体系、实施校长职级制和引才行动、加强教育科研力量,培养引领教育发展的“领头雁”。

  8.优化队伍结构,建立教师共享机制,深化教师职称改革,激发学校办学活力,盘活挖潜教育发展的“新动能”。

  9.加大保障力度,缩小编外合同教师占比,推动落实同工同酬,探索编外教师管理的“优点子”。

  (四)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健全长效保障机制

  10.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11.进一步优化教育投入结构。

  12.进一步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13.进一步拓宽项目资金渠道。

  (五)创新教师编制管理,提高编制使用效益

  14. 健全编制管理机制,设立“教育编制周转池”,支持适当提前用编,设置人员规模控制数。

  15. 推进依标足额配备师资。

  16. 优化教师调配和补充机制。

  (六)健全“三位一体”育人机制,打造家校社共育新样态

  17.完善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机制,完善育人工作机制,创新精准帮扶机制,强化关爱保障机制。

  18.持续优化教育评价体系,推动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转变教师评价方式,全面多元评价学生发展,完善“行政+督导+教科研+专业团体评价”的推进机制。

  委员建言准定位 求实效 亮出“高言值”

 

  曾国耕 

 

  黄阿香 

 

  龚德美 

 

  刘燕凌 

 

  李百玲 

 

  林建成 

 

  陈永福 

 

  庄月芳 

  当日的协商会上,委员们的发言字字珠玑,有调查研究,有深入思考,有数据支撑,一条条针对性强的“金点子”,将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特点和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现摘登8名委员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深化“名优校+” 

  破解环湾区域基础教育短板 

  □曾国耕 市政协委员 晋江市南侨中学校长

  多年耕耘,我市基础教育补短板工作成效明显,尤其是环湾区域的鲤城、丰泽、洛江、泉州台商投资区等比较好,但在基础教育方面仍有不足,如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优质资源供给相对不足,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亟需加强,新城区新建校管理机制还需进一步提升完善等。

  建议:深化“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通过名优校设立分校区、薄弱学校委托名优校管理、新建学校划归名优校管理等方式,把名优学校好的办学经验和管理模式,复制到共同体里的普通学校和新建学校,强化名优学校的辐射,带动整体质量的提升,实现高峰更高、高原更宽。

  以普及普惠为抓手 安全优质发展学前教育 

  □黄阿香 市政协委员 泉州市刺桐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因此,要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工作。

  建议:多措并举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作,一是优先保障学前教育用地,优先明确学前教育用地范围,优先建设学前教育设施,加强对项目的跟踪指导。二是扎实推进学前公办园学位扩充行动,以创新“政府+国企”办园、集体资产办园等模式为突破口,进一步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三是持续加大财政教育投入。此外,还要多管齐下加强学前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公办园编外教师待遇,加快推动落实同工同酬;不断健全完善阶梯式师资培训体系;适当提高幼儿园高级教师的职称比例,为普及普惠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城镇化背景下 乡村教育突围之路 

  □龚德美 市政协委员 安溪第十一中学党总支书记

  近年来,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乡村人口日渐减少,乡村教育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上半年,深入调研中心市区、南安、安溪等多个学校,与一线教师、村干部、家长群众座谈交流后,发现这些学校存在着“‘麻雀’学校多,师资使用率低”“管理触角长、难度大,教学质量普遍偏低”“教师招聘难,师资调配压力大”“学校点多面广,修缮投入压力多”“生源起点低,学习氛围差”等共性问题。

  那么,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育怎样突围?

  建议:加大乡村基础教育资源整合力度,集中力量办好中心学校。健全乡村教师培养计划,出台更加切合实际、能够提升岗位吸引力的招聘政策,确保老师真正“下得去、留得住”。加强管理,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机制,强化乡镇中心学校统筹、辐射和指导作用,完善乡村学校评价方式等。加大乡村基础教育整合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支持参与,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助学助教模式。

  提升教育质量 化解“教育焦虑” 

  □刘燕凌 市政协委员 市委党校统战理论与中华文化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教育焦虑”逐步成为一个共性问题。究其原因,包括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评价偏向“唯分数论”、家长对家庭教育作用认识错位等。

  要化解“教育焦虑”,关键在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需要多方面协同、综合治理。

  建议:一是多举措促进教育优质资源均衡发展,努力做到“幼有善育”,进一步强化“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持续扩大“5G+专递课堂”覆盖范围。二是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方面加大探索力度,推动人员编制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及学段之间及时调整,合理配置、有序流动。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将孩子看作独立个体来制定适当的教育目标,焦虑程度才会处于可控的范围内。三是加强教育类传媒的监管、加强对培训机构的治理,多管齐下营造良好的教育竞争氛围。

  建立“党建+邻里”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站 

  □李百玲 市政协常委 市二实小副校长、开发区校区校长

  依托“党建+邻里”在社区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提供“家门口的家教指导服务”,有利于形成“家—校—社”互动,帮助社区内家长树立良好家教观念,掌握科学家教方法,也能让良好的家教家风促进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

  建议:参照执行国家、省里的家庭教育指导意见,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将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家庭教育工作专项规划。政府尽快建成一批“党建+邻里”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站示范点,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支持、学校组织、家长参与的格局,并通过以点带面,中心市区新建或者整合已有的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心、儿童之家等,再向城区乡村全面推广实行。此外,还要落实相关财政支持,加强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化建设,加强家校社联动育人机制的建设。

  聚焦问题学生现状 补足家庭教育短板 

  □林建成 市政协委员 南安市侨光中学校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深远的,是首要因素,也是最重要因素。但农村家庭教育问题极为突出,是制约农村基础教育提升的突出短板。推进农村家庭教育是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的迫切需求,对于提升国民素质、建设教育强国意义深远。

  建议:要有效推进农村家庭教育,就是要构建“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学校带动、村委行动和社会发动”五位一体的家庭教育工作网络。政府推动就是由县一级政府统筹规划推进家庭教育工作,乡镇党委政府推进落实好属地家庭教育工作;部门联动指由县教育局为家庭教育提供业务支持,财政局提供经费支持,民政、妇联、关工委广泛参与到家庭教育中;学校带动指学校要成为家庭教育活动主阵地;村委行动就是村居要成为农村家庭教育的基本单位;社会发动就是要广泛发动社会热心人士关心支持家庭教育。

  强师德正师风 规范从教行为 

  □陈永福 市政协委员 永春县蓬壶中心小学校长

  师德师风建设至关重要,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才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如何抓好师德师风建设?

  建议:一是健全长效机制、创新警示机制、深化督查机制和建立追责机制,进一步夯实师德建设。二是强化正向激励,选树优秀典型,优化国家级、省级教师荣誉项目遴选推荐机制,选树一批可敬、可亲、可学的“身边好老师”。三是优化考评认定,持续对教师招生、有偿家教和教师违规收受礼金礼品等师德热点问题进行查处整治,录入系统,作为教师准入前置查询、师德考核的查询依据。四是构筑监督网络,积极争取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对师德师风建设的支持和监督,构筑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社会“五位一体”的师德师风监督网络。

  织牢新时代心理健康 教育服务体系 

  □庄月芳 市政协常委 鲤城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我市历来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也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一些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凸显。

  建议:建立专业化、系统化、智慧化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发挥家庭、学校的主体作用,同时联动教育、妇联、卫健部门等各方力量最大化发挥合力,共同做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完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建设,建立心理副校长制度,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普查,实施“学校心理辅导员分级培训及资格认证”制度。设计并推广家庭心理健康筛查量表,编写入门级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健全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体系,建立重点干预对象联系制度,强化普通老师的特教知识,打造心理专业医疗机构和学校共享共治的医疗专科联合体。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