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泉州动态 > 泉州要闻
创新 融合 发展 泉州产业呈现向好态势
来源:泉州晚报 2018-05-23 10:35 阅读人数:1

东海跨境电商生态圈展示优势产品 (刘倩 摄)

传统产业通过研发新材料等打造新优势(黄文珍 摄)

“泉州-越南-泰国”航线首航首箱货物正在起吊装船 (刘倩 摄)

商业模式创新带来更多新技术的应用 (王宇静 摄)

年轻设计师深入企业一线,推动工业设计更加实用化。 (王宇静 摄)

  泉州今年一季度GDP保持了8%的增长态势,固定投资呈现两位数递增,进出口方面也有向好表现,多项产品出口量创下新高。作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服务型的泉州市各级政府部门洞悉市场需求,不断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引资金、筑空间、留人才。在政企各界的努力下,泉州经济呈现一派盎然生机。

  在十九大开局之年,借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东风,传统产业不断对接新兴科技力量,新兴服务业态应运而生。创新驱动、物联互通,泉州产业正朝着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奋勇前行。

  口岸环境提升,“海丝”优势渐显

  泉州制造乘风“出海”

  向海而生,扬帆远航。过去的2017年,泉州市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建设“海丝”先行区为契机,不断优化外贸环境,口岸主要指标实现全面增长,培育外贸新优势成效显著。多措并举之下,2017年泉州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568亿元,同比增长2%,尤其在培育外贸新增长点、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合作等方面表现可圈可点。

  “海丝”热度上升

  自2013年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开始,五个年头已经过去。乘着“一带一路”东风,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为契机,泉州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额实现稳步增长,贸易合作逐步驶入深水区。泉州市还与马来西亚古晋南市结为友好城市。

  2017年,泉州对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额达720亿元,占全市同期进出口总额的近一半,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泉州贸易多元化战略稳步实施,目前已与20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有13大类商品年出口额均超过1亿美元。

  主要指标全面增长

  凭借发达的临港经济,2017年泉州完成港口吞吐量1.3亿吨、集装箱217.2万标箱,其中:外贸进出口吞吐量完成3865万吨,比增5.4%;集装箱进出口吞吐量完成13.44万标箱,比增11.24%。

  泉州积极发挥对台优势,2017年泉金客运直航3227航次,出入境旅客14.06万人次,比增18.61%。以灵活、便捷、低成本的小额贸易方式,泉州不断加强与台湾地区的贸易互动,成效显著。2017年,我市对台小额贸易额4.1亿元,同比增长55.6%;货运量完成60.55万吨,大幅增长341.25%。泉金航线年运送旅客达13.8万人次。石井口岸成为台湾水产品“登陆”的主要通道。

  作为海西重要枢纽城市,泉州空港也迎来了更加繁荣的景象。2017年泉州晋江国际机场航空口岸进出飞机5681架次,出入境旅客66.21万人次,比增13.71%;国际货运量完成244.19吨,进出口贸易额156.03万美元。

  口岸进一步开放

  近年来,我市口岸坚持“海、陆、空、铁”多线并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海、陆、空口岸开放态势,是福建省口岸开放数量最多、口岸运量增长较快、口岸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地区之一。

  泉州口岸资源丰富,开放度高,海岸线长541公里,可开发建港的自然岸线长112公里。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设有17个海关查验点,拥有正式开放的码头泊位38个。

  过去的一年,泉州口岸迎来进一步开放。在市商务局、市口岸办以及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等口岸查验部门的共同推动下,2017年2月,泉州港口岸围头湾港区围头作业区2号泊位新增外贸作业点通过省级验收;当年12月,泉州港口岸围头湾港区石井作业区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国家级验收,石井口岸在实现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功能上取得重大进展。

  外贸航线培育取得新进展。2017年6月,“泉州-越南-泰国”直达航线正式开通,搭起泉州与东南亚地区经贸往来的物流桥梁。该条航线预计每年将为泉州增加外贸集装箱8000标箱。截至目前,泉州口岸已开通航线130多条,其中外贸航线30多条,与28个国家和地区通航。

  以新科技、新材料、供应链整合等为主攻方向

  传统产业加快拓展领先优势

  以纺织鞋服、建材家居、食品饮料、纸业印刷、工艺制品等为代表的泉州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正不断以新科技、新材料、供应链整合等为主攻方向,进一步拓展领先优势。

  研发新科技打造新优势

  作为中国运动产业的领军品牌,安踏近日展示了其最新的鞋底科技A—FLASHFOAM(“闪能科技”)。该鞋底科技灵感来源于“虫洞”,“虫洞”在外部高能量输出时,内部把这些能量转化吸收,以此保持“虫洞”的高能稳定性。“这与跑步相类似,跑步落地时会产生强大的冲击力,需要很好的材料吸收这股能量,而后再把这个能量转化成反弹力,把跑者推出去。”安踏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科技研发历时三年,经过300余次实验。

  闽派服饰知名品牌利郎近年来也在面料领域加强科技和研发。利郎筹建的面料测试中心2013年通过了国家级认定,目前,利郎的面料开发中心从纱线端开始研发面料,不断增加面料开发的灵活度和产品的个性化。据了解,2017年利郎产品款式原创比例高达68%,其应用集团开发的独有面料的产品比例已达36%。

  国民卫浴品牌九牧不久前在厦门启动“厕所革命·干净中国”公益行动,重磅发布全球领先的核心干净技术及厕所革命标杆产品——九牧G6干净马桶,让消费者见识了九牧智能黑科技的魅力——语音交互、无线充电等。据悉,九牧未来将在全国建10万个干净厕所,以科技引领厕所革命,建立厕所健康科技标准,在行业里率先作出标准示范,彻底改写中国厕所无标准的历史。

  借助新优势拓展新领域

  在以新科技打造主业优势的同时,泉州的传统产业也在把自己的新优势,不断向新领域延伸,拓展多元市场,赢得新的经营优势。

  今年3月,361°正式公布集团电竞战略规划,与电竞团队QG俱乐部深度合作,并将在资源合作、产品开发、市场推广、销售运营四个维度全面启动电竞相关业务,成为首个开始电竞战略系统化运作的中国体育品牌。作为朝阳产业,近年来,电竞产业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公众视线。《中国电竞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去年,中国电竞用户达2.6亿人,预计2018年将突破3.2亿人。据了解,今年,电竞将首次作为“示范项目”进入雅加达亚运会,并在2022年杭州亚运会上成为正式项目。

  2018年4月,健康娱乐全民赛——2018中国电子游戏超级联赛在广州进口商品交易会馆启动,盼盼食品携手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成为2018年中国电子游戏超级联赛的唯一指定休闲食品。在未来的一年中,盼盼食品将与CGL中国电子游戏超级联赛共同打造跨界营销新模式。

  除了跨界,不少传统品牌围绕主业也不断进行产业延伸。例如,九牧王陆续投资多个产业基金,并参股超级导购APP、韩都衣舍、财通证券等。2018年,九牧王围绕服装主业,将进行“精工质量平台、时尚品质平台、个性潮流平台”三大服装运营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同时面向新兴行业投资。

  七匹狼则推出了来自法国元素的16N,成为其时尚产业投资旗下的又一个时尚潮牌,用欧洲元素结合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寻求新创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潮人。

  从共享到共赢 从线上到全产业链融合

  商业创新 满足消费新需求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技术的广泛应用,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创新业态,都在不断利用最新商业逻辑,从共享到共赢,从线上到全产业链融合等方面创造更多市场新需求,满足更多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区域产业抱团谋划品牌战略

  我市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为了更好地发挥产业聚集地的优势,南安、石狮等地纷纷利用创新商业模式,全面整合当地产业优势,谋划区域大品牌战略。

  南安泛家居产业联盟首度创新启动“政府+联盟+公司”的商业模式,按照“政府倡导、联盟引领、公司运营”模式,发挥“互联网+”底部平台作用,通过设计创新引领、产业跨界联盟、渠道整合拓展、模式创新提升、线上线下结合,推进“泛家居”产业链全域化转型升级,畅通供需精准对接渠道,将石材、水暖洁具、厨卫、安防、家具和居家用品,以及物流配送、电商平台等各个环节进行融合互动,加快向全球推广“泛家居”产业项目,构筑形成良性的、更具竞争力的产业共享生态环境,打造更具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的南安区域品牌,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目前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产业效益明显。”南安泛家居产业联盟相关负责人说,从启动至今推进了两年的泛家居产业联盟项目的产业联合会会员企业已达上千家,产业年产值近900亿元。

  提起纺织服装产业就不能不提石狮。石狮针对当前纺织服装产业存在的发展问题和瓶颈,重点抓住“染整提升、面料研发、成衣设计”关键环节发力,突破低端加工制造瓶颈,创新打造“小链条”“小集群”协调发展模式。“我们将印染产业汇聚起来,集约化升级管理。”相关负责人说,政府还鼓励印染企业与品牌服装企业联合开发,推动加工技术及面料产业的研发能力,在成衣设计、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政策鼓励,共同为当地的纺织服装升级打下坚实基础,维护好石狮纺织服装城这块金招牌。

  用新技术共享创造美好生活

  除了产业抱团外,近年来泉州业界也涌现了不少以共享商业逻辑切入的新业态。“我们携手日本知名建筑师青山周平将于近期启动共享社区,在同一个大空间内放置多个可移动的住宿盒子。”泉州年轻创业者杜晓峰说,这个项目的核心是想让年轻人在住进这个空间的时候,更多地开放自己,轻易地与“同道中人”相互吸引并最终形成一个松散且极具黏合度的团队。这个团队可以创业,更可以一起玩。

  除了共享社区,泉州还先后落地共享免费阅读空间及共享创业平台。据共享创业平台打造者吕明双说,他希望能让年轻人在线上出售自己的技术及服务,形成供需间的无缝对接。出行是影响人们生活的最主要领域,在共享单车项目之后,近期更有共享停车位项目落地泉州鲤城古城区,利用互联互通等智能技术,盘活有限的停车资源,更加利于市民出行的畅通。

  从制造大市迈向电商强市

  电商发展 保持良好势头

  货源优势突出、电商创业氛围活跃、扶持政策辅助,多重利好推动我市电子商务发展。2017年泉州电子商务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全市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4000亿元,比增42%,连续三年保持全国第7位、全省首位;其中网络零售额1076.1亿元,比增32.1%。

  外贸企业开启“二次出海”

  众多外贸企业一改传统粗放型的出口方式,步入跨境电商阵列,开启“二次出海”新征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跨境电商企业约有1000家,其中仅东海大街、东海工业园2.8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就汇聚了300多家跨境电商企业。

  眼下,泉州不仅有国际快件、国际邮件、跨境电商多种新型外贸业态,去年更启动了东海跨境电商生态圈,强化跨境电商集聚发展氛围。

  在跨境电商物流、通关通道方面,随着2017年晋江陆地港城市货站的启动,晋江—广州和晋江—上海两条精准的卡航一体化通关航线相继开通,让机场的国际货运功能延伸至晋江陆地港,为福建及周边地区跨境电商的发展开辟新的“陆空无缝链接丝绸之路”。与此同时,去年7月正式获批落地的泉州国际邮件互换局,预计也将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搭建,近期将投入试运行。届时,泉州货将可互联互通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预计我市跨境电商新业态贸易额2—3年可达10亿美元,远超目前交易额。

  与此同时,泉州跨境电商军团不断壮大。为适应跨境电商集聚发展新要求,去年底,东海跨境电商生态园正式开园。在市商务局的指导下,东海跨境电商生态圈运营中心着眼于跨境电商公共服务,汇聚物流、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切实帮助跨境电商创业者、从业者补齐运营短板,开拓海外市场,

  淘宝村在全省占比超8成

  淘宝模式已成为农民创业的天然“优质土壤”,淘宝村更成为一种新型“线上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优势。2017年,我市农村电商保持蓬勃发展态势,淘宝村(镇)数量分别达到126个和16个,占全省的82.6%和66.7%。安溪县获批2017年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为助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市商务局举办“2017年泉州市农村电商扶贫工程”培训班、农产品电子商务对接会等活动,培训农民数百人,引导南安、安溪、永春、德化等地重点扶贫村采用“互联网+平台+扶贫”等模式,贫困户“造血”能力得到提升。

  全市电商创业热情高涨

  泉州产业基础雄厚,制造业质量上乘、货源充足,为此,市商务局积极引导16个产业垂直平台、13个传统优势产品网上专业市场,逐步完善电商生态链。

  截至2017年底,以传统工业为基础的泉州地区超过80%的规模以上鞋服企业涉足电子商务;京东商城已销售的水暖厨卫产品超过60%是泉州品牌;德化县茶具网络销售占全国茶具网络市场份额近80%。仅2017年“双11”当天,全市网络零售额67.8亿元,比增36.7%。

  电商龙头企业示范效应不断强化,讯网科技、九牧厨卫、家世比家具三家企业入选2017-2018年度国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此外,通过举办2017泉州电商节,开展电商创业创新大赛、电商峰会暨跨境电商高峰论坛等一系列活动,全市电商创业创新热情高涨,吸引了一批优质项目、团队、人才落地泉州,为泉州电商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数以千计的创意作品落地生产,带来亿元级产业增效

  工业设计助力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服务升级,泉州工业设计力量日渐强大,助力产业升级效果明显。在持续多个工业设计活动的推动下,数以千计的创意作品落地生产,带来亿元级产业增效。

  产业设计活动接二连三

  “在各级经信部门的支持下,泉州市连续五年举办‘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工作坊’,这个活动已经成为产业品牌活动,不但为泉州带来人才,更带来数以千计的好设计。”泉州市工业设计协会秘书长孙雪松说,仅去年该活动就累计为10家企业带来设计作品292件。

  部门支持,企业重视,院校参与,除了海峡两岸大学生设计工作坊之外,更多针对泉州各地产业聚集地特色的单一品类设计赛事也纷纷推出。例如德化举办的“何朝宗杯”2017中国(德化)陶瓷工业设计大赛,便得到世界设计组织和福建省经信委的特别支持。近3个月的征集期共收到境内外专业院校师生、设计机构、设计人员提交的有效作品3217件,横跨17个国家和地区。“大赛的圆满举办为德化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助力,同时也为打造德化陶瓷设计品牌赛事及城市新名片‘添砖加瓦’。”德化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针对伞具产业,在晋江东石举办的“中国伞都”国际伞具创意设计大赛,征集了数以百计的优秀作品。据介绍,当地还将策划举办伞具产业发展论坛,开展获奖作者与伞具企业对接会,引入风险投资资金,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和设计师一起唱戏”,合力培育发展一批“专精特新”的标杆企业和领军品牌,助推伞具产业转型升级。另外,还有针对惠安校服产业的“我的最美校服”工业设计大赛,亦收到参赛作品1544件,成功引导泉州市校服企业转变发展思路,适应经济转型升级。

  营造“重设计,惜人才”氛围

  除了针对产业推出的各项设计类赛事,泉州市还举行了第二届海峡两岸高校毕业设计展暨海峡两岸100新锐设计师评选活动,进一步发掘和发现独具前瞻力、创造力、影响力的年轻设计师及其设计作品,并与我市制造业融合对接,全面营造泉州产业重视设计人才的氛围。“本次活动共收到97所海峡两岸知名设计院校的3296件作品。”孙雪松说,“新锐设计师”评选共收到有效报名表851份。活动运用创意网络平台的聚力,整合政产学研的力量,为企业、设计师提供对接平台,树立工业设计示范典型,“更多年轻设计师因此关注泉州,关注泉州产业”。

  为了帮助设计师了解企业的需求,泉州还频繁举行工业设计发展座谈会,以“挖掘企业问题,推动工业设计成长”为主旨,收录了各类产业的发展痛点。同时组织企业走出去学习,搭建畅通设计师与产业之间的沟通桥梁。去年先后成功推动舒华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天广消防有限公司、雨中鸟(福建)户外用品有限公司、福建雨丝梦洋伞实业有限公司、三斯达(福建)塑胶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与德国、荷兰、丹麦等国知名设计团队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借助国际设计力量为企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引领泉州制造企业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

  一季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比增25.67%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

  近年来,我市“乡村振兴”金融产品日益丰富,各金融机构相继创新“快农贷”、“农e贷”等基于大数据的线上信用贷款模式,持续开展林权、渔船、渔业船网工具指标等抵质押的新型农村金融产品,为乡村多领域发展持续“输血”。

  创新产品扩大涉农信贷投入

  今年开春,永春县蓬壶镇农民老林就在犯愁,想将苗圃扩大再生产却面临资金困难,缺少资金让他举步维艰。农业银行泉州分行在进行“三农”服务入户的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依据对老林的信用评议情况、经营现状和资金需求,当天便为其发放了10万元的贷款,解决了老林购买花苗的资金难题。

  随着近年来我市金融机构创新涉农金融产品,丰富农业贷款担保增信平台也纷纷深入乡村。晋江农商银行授信磁灶镇商会10亿元专项乡村振兴信贷资金,惠安农信联向惠安县海洋与渔业产业授信10亿元,泉州农商银行与晋江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开展合作。此外,各类金融机构加大服务“三农”经济力度,截至2018年3月末,我市32家小贷公司累计发放涉农贷款1937笔,贷款金额41.17亿元。

  同时,我市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继续深化,晋江市、石狮市累计发放农民住房抵押贷款18亿元,居全国前列;永春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政府评估指导价经验已复制推广到漳浦、建瓯、沙县等试点县(市)。

  改善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为有效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我市银行机构成立普惠金融工作领导小组32个,13家机构设置普惠金融部门,设立小微、“三农”等特色支行、事业部40个。在此基础上,各银行进一步延伸三级服务网络体系,截至3月末,全市县域网点总数1017个、县域社区银行84家,助农取款服务点行政村覆盖率达90%以上,改造升级普惠金融服务站32个,加强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管理,评定信用户38万户、信用村673个。

  在安溪,设立茶产业互惠担保基金3000万元,永春设立花卉行业担保基金200万元,德化设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发展基金1200万元,为特色农业贷款提供增信服务。泉州市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及子基金也加大对涉农企业的投资力度,推动兼并重组基金投资我市一家农副食品加工企业2000万元。

  面对我市日益兴起的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各银行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办行”服务机制,加大对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特色村镇等融合一二三产业的现代农业领域的信贷支持,截至3月末,全市4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44.96亿元,同比增长25.67%。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