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泉州动态 > 泉州要闻
美丽古城家园共造 激活古城微细胞提升文化认同感
来源:泉州晚报 2018-04-23 10:54 阅读人数:1

  历时一个半月,由泉州市古城办、鲤城区政府主办的“美丽古城 家园共造”社区营造竞赛近日迎来中期汇报。10支参赛团队带领专家评委走访相关社区,展示社区营造工作成果、计划和思路,专家评委也给予团队专业建议,指导他们接下来的社区营造工作。

城南地保队在青龙巷打造的墙绘现在成了网红墙

  去年,由社区干部、专业人士和热心人士组成的10支泉州社区营造团队,在6.41平方公里的古城范围内选取街巷开展活化文化业态、提升居民对文化认同感、增强居民凝聚力等工作。从“政府让我做”变为“我要做”,社区营造正在古城掀起“自下而上”的文化共建潮流,基层活化传承的活力不断涌现,在新型社区治理方面迈出探索的一步。

  因巷制宜 

  深挖文化特色激发居民积极性 

  古城社区各有文化特色,每条街巷都有故事。10支团队分别选取了水门、通政、溪亭、新峰、东门、新桥、隘南、新门等社区,深入街巷与居民沟通交流,根据社区特色和居民诉求制订行动计划。

  溪亭社区地处古城核心区,目前有1000多名居民。“社区里都是老居民,我们团队的初衷就是拉近邻里间的距离,打造一个可以供居民开展活动的公共空间。”溪亭家婆团队成员杨琳介绍,他们牵头联系溪亭社区居民,筹集资金对社区内中山花园小区一处闲置小楼进行重新装修与水电布置,使其成为社区新的公共活动空间。小楼里的家具基本上都是居民捐赠的,包括沙发和棋牌桌等。

  小楼热闹开张后却少人使用,团队又进一步与启航社工合作开办“四点钟学堂”。“四点钟学堂服务对象是社区里的小朋友。四点钟是小学放学时间,而家长一般都是五六点下班,这段时间里小朋友可以到小楼里看书学习,有个放心的去处。”杨琳说,小楼渐渐热闹了,邻居走动也多了,在这个活动空间里大家还会不时讨论社区的卫生、环境等如何提升。

  中期汇报时,溪亭家婆团队还别出心裁地举办了“百家宴”,让每户居民拿出一道菜一起吃。“当天有百分之八十五的社区居民都来了,非常热闹,就像一家人一样,心更近了。”杨琳说。

  青龙巷位于隘南社区,巷内有青龙宫、林拔瑞故居、林廉平故居、李妙森故居等文化地标。城南地保队结合古巷的文化,在进行社区踏勘、入户了解居民情况后,与隘南社区的居民达成了社区营造提升的共识。今年元宵节,以泉州城南为主题的“城南旧事”照片展在李妙森故居举行,展出了城南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变化的照片。这是城南地保队开展社区营造的一项成果,他们跟故居的继承人进行了多次沟通,这座带有南洋风格和闽南特色的建筑通过展览的形式呈现在众人面前。

  而制作墙绘也是小组成员们集体的创意。“我们联系了‘歪脖子系列泉州人’的作者,联系了不少热心人士在巷子里做墙绘,现在这面墙也成了网红墙,不少人前来打卡,感受浓浓的闽南风情。”城南地保队队长黄强说道。在交流过程中,青龙宫的主事提议以青龙宫为推力来加强社区营造。还有志愿者自发参与巡境夜志愿服务,共同感受保生大帝巡境的氛围,这就是社区营造带来的改变。

  以点带面 

  关注环境提升也注重人的改变 

  在中期汇报的走访过程中,10支队伍纷纷展示团队与居民共建的成果:泉城淘井队选择通政社区,以“井”为线索,营造街区的“井”文化;沙砾留金团队提出了“微社区”的概念,还与居民一起疏通排水管道,提升居住环境;通政木偶队以木偶和街巷文化作为桥梁,开展相关文化活动。在这一个半月里,10支团队各出奇招,联合街巷社区居民共同开展“社区营造”工作。

  “这些团队是一个个微小的细胞,‘社区营造’就是联合更多微小的细胞,组成鲜活的器官,最终让古城活力涌动。”社区营造竞赛评委、乡愁经济学堂社长林德福认为,泉州古城保护模式是3.0的“见人、见物、见生活”,而“社区营造”就是解决“见人”的问题。他认为,社区营造的精神本质是住在社区里的人对这方土地、这份文化的认同感,有了认同感才会去保护,才会将社区当成故乡去经营。

  “泉州古城拥有最好的社区营造基础。泉州古城里各个年龄层的人口比较齐整,还未出现空心化现象。泉州还拥有悠久而包容的历史文化,很多年轻人关心文化,敢于也更愿意去尝试新鲜事物。这些都为社区营造提供了丰沃的土壤。”林德福从事社区营造工作20余年,曾参与台湾、成都、厦门等多地的社区营造项目。在中期汇报过程中,有不少团队让他感到惊讶,比如溪亭社区的居民在社区营造小组的号召下,自发地修缮、整理房屋,甚至捐出自家家具,发挥积极性、主动性,联手改造社区公共空间。“一个半月时间就能做到这样,实在很不容易。”

  中期汇报过后,10支团队将继续完善行动计划,最终将选出5支队伍,给予资金开展“社区营造”示范点建设。最终竞赛的评判标准包括:能否带动居民自发参与,促进居民与团队、居民与居民之间的互动关系,增加居民对社区环境及社区文化的认同感,计划的可持续性与可行性,能否以点带面向外推广,扩散到其他社区等。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