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泉州动态 > 部门动态
南安市“四治结合” 打出水质剿劣“组合拳”
来源:南安市水利局 2018-08-09 11:02 阅读人数:1

  南安市是全省水利第一大县,晋江干流及其支流东溪与西溪横贯全境,共有大小河流142条,仅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12条。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个别流域如大盈溪、兰溪、梅溪、淘溪等受到不同程度污染,水质一度恶化为劣V类。引起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泉州市领导康涛、张永宁、肖汉辉多次深入现场检查督导,省河长办、环保厅联合约谈有关责任河长,南安市委、市政府把流域水质剿劣攻坚作为今年头等大事,河长带头、精准施策、全域推进、铁腕整治,流域剿劣攻坚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4条流域连续三个月水质达到V类、初步实现消劣目标。 

  一、压责促治,当好“施工队长”。一是增设“双河长”。除按上级要求设立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的市镇级“双河长”外,南安还在市级流域延伸设立“双河长”,既保留原市政府领导担任的流域河长,又增设市委常委共同担任流域河长。各级河长以当好“施工队长”为己任,自觉担当,主动作为,全力攻坚,先后深入一线巡河、实地踏勘、现场办公、专题协调等达820多场次。二是签订“责任状”。市河长王春金书记、林荣忠市长分别与有关乡镇(街道)、市直部门签订河长制年度工作责任状,将各流域综合整治任务和工程项目细化分解,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时间节点,落实防治措施及达标时限,并将治理成效作为工作考核和问责处理依据。三是采取“硬措施”。各流域河长敢于较真碰硬、尽心履职,全力推进所辖流域污染整治。如大盈溪流域河长专门召开剿劣攻坚动员会,定期开展巡查调度,以高压态势推进流域整治;兰溪流域河长亲自带队,每周至少组织一次集中整治执法行动;淘溪流域河长及时约谈14家规模以上养殖场户主,要求进一步升级改造、确保尾水达标排放;梅溪流域河长带队开展夜间突击巡查,对非法养殖场采取“两断三清”(断水、断电、清栏、清场、清设备),迫使不达标排放的养殖场整改到位。 

  二、精准施治,实行“挂图施工”。一是找准“污染源”采取河长全面摸查、天地一体巡查和邀请专家把脉会诊等方式,多管齐下排查流域水质“病源”,建立问题清单台账、巡查报告制度和河道“病历卡”,实行“挂图作战”和对账销号,对河道“病情”实时跟踪、随时上报、限时解决。先后排查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养殖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流域生态污染等五大类585个污染源,其他各类涉河问题344个。二是对症“开处方”。针对自我查摆的污染问题,专门聘请省环保设计院、华大环保所等多个权威可研机构专家,深入各流域进一步勘查走访,协助开好水质提升“处方”,做到因河施策、精准施治,先后制定《南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河长制三年行动工作的通知》、《南安市劣Ⅴ类小流域攻坚整治工作方案》,并编制各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三是引入“施工图”。围绕“年底前全面消除劣V类”这一目标要求,对各流域精心制作了“河长制施工图”,坚持“一河一策”,实行“挂图作战”,明确施工任务、消劣时间,倒排施工计划,加快施工进度,全力推进各流域整治。仅兰溪、淘溪、梅溪、大盈溪4条劣V类流域就策划生成5大类155个项目,计划投资2.77亿元。泉州市给予充分肯定,专门从以奖促治资金中安排0.5亿元予以支持。 

  三、铁腕重治,力求“施工质量”。一是多方“促控源”。开展污染整治集中攻坚月活动,先后组织54次区域性专项整治行动,“四面出击”控源头。如对工业污染整治,先后关闭取缔小铸造、土炼铝(锌、铜)和废塑料厂134家,小石材等“三无”企业192家;对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累计削减存栏生猪3.9万头,关闭拆除非禁养区不改造或改造后仍不能达标排放的养猪场(户) 227家、拆除面积11.7万多平方米,拟保留的111家规模养殖场和593家存栏250头以下养猪户已全部完成标准化改造升级;对河道乱象整治,组织35次集中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300多人次,有效遏制了侵占河道违法搭盖、围河造田种植农作物、侵占水域岸线、非法采砂洗砂等行为。二是聚力“保水清”。统筹整合各职能部门项目资金,每年策划生成一批、推进建设一批、完工验收一批流域综合整治项目,今年重点建设“五大工程”。一是截污纳管工程,累计投入1.58亿元,建成202座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新建(改造)1.47万户三格化粪池,市级河流周边500米范围内农村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将实现全覆盖;二是农村垃圾治理工程,累计投入0.59亿元,完成329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常态机制,年底将实现所有行政村(383个)全覆盖;三是重点流域整治工程,下大力推进劣Ⅴ类水体攻坚整治,全面抓好兰溪、淘溪、梅溪、檀溪、大盈溪等流域水质提升,近段又追加流域治污经费0.73亿元;四是民生水利工程,累计投入4.71亿元,实施晋江防洪工程、中小河流治理、“两溪一湾”工程等九个重大水利项目,按照“整体规划、滚动实施”原则,分批分段开展34个河道整治工程建设,治理河道长度59.8公里;五是内源污染工程,累计投入0.25亿元,对寿溪、梅溪、九十九溪、檀溪、淘溪、兰溪、大盈溪等七个流域重点河段实施清淤清障,共清理整治河道58.5公里、清淤清障30万方。三是除劣“现提质”。通过努力,目前4条流域初步实现消劣目标、达到V类水质,其中大盈溪5-7月份水质氨氮和总磷平均值分别为1.640.214,较一季度分别下降32%62%;兰溪5-7月份水质氨氮和总磷平均值分别为1.350.306,较一季度分别下降35%55%;淘溪5-7月份水质氨氮和总磷平均值分别为1.790.243,较一季度分别下降17%78%;梅溪5-7月份水质氨氮和总磷平均值分别为1.730.171,较一季度分别下降23%57%。其他8条流域水质稳步提升,晋江西溪、东溪、英溪、诗溪等4条流域持续保持类水质;檀溪、罗溪2条流域水质分别由IV类提升至类水质;九十九溪、寿溪2条流域分别保持V类、IV类水质。 

  四、全民共治,确保“施工实效”。一是首创“集中管”。在全省首创河流管养中心,依托第三方负责全市河流管养工作。由财政投资创建河道巡查信息监控中心、分析中心和管理中心等数字化平台,加强河道日常监控以及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各级河长科学决策和巡河治水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各乡镇(街道)紧密结合实际,创新提出“河流管养+志愿者服务队、+森林防火队、+保洁服务公司”等多种模式,进一步落实河道巡查管护,全面提升河流巡查管养水平。二是强化“重点督”。建立以水质改善为约束性条件的河长制年度考评机制,将乡镇河长制工作推进及流域水质提升情况纳入政府“3+X绩效考评内容。对乡镇实行“月督查、季考评、年度考核”制度,对河长制工作运行、集中执法整治、项目实施进度及河道“病历卡”整改情况进行督查并通报。市河长办与检察院创新成立生态网格化巡查联络站,全面启动生态网格化巡查联系工作。今年以来,共开展联合督查3轮,发现并通报涉河涉水问题45个、涉及乡镇16个。三是发动“全民护”。联合海丝商报推出“治理小流域剿劣在行动”系列报道,开展“净水、护水、养水、治水、溯源”主题宣传活动,利用简报、新媒体、微信平台等大力宣传河长制,发动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河流管理保护。将保护“母亲河”生态环境写入沿溪村庄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互相监督,逐步形成“人人参与、共同呵护”的良好氛围;全市中小学校将河长制引入课堂,从娃娃抓起,通过学生带家长共同加入护河队伍;不少企业家自觉发动员工,从污染“制造者”向“守护者”转变;罗东镇发动沿溪各村老人协会成立民间护河队,走村窜户开展河长制宣传,带领村民义务清理河流垃圾,通过老人引领和激发“人人皆河长、共护家乡河”热情。(南安市水利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