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政务要闻
助力转型升级 泉州市党政代表团赴厦门学习考察
来源:泉州晚报 2018-08-17 16:28 阅读人数:1

  16日,泉州市党政代表团前往厦门市学习考察。这次的考察点,包括厦门园博苑、集美新城、软件园三期、地铁运营控制中心、厦门市儿童医院等,兄弟城市在城市规划、新区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提升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园博苑沿线 生态保护经验获推广 

  蓝天碧水,白鹭纷飞。4A级风景区园博苑及其所处的杏林湾区域,是厦门重要的生物资源库,也是鸟类栖息地和候鸟越冬地,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景象。

  2016年,园博苑景区管理处加挂厦门市湿地保护中心牌子,更进一步将杏林湾生态保护的成果,推广至厦门全市范围。

  园博苑及周边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带动了所在的集美新城片区大环境的改善,形成了厦门的又一个商业圈。同时,优美的环境还带来高新技术落户及产业集群效应,杏林湾运营中心、软件园三期、嘉庚剧院、诚毅科技探索中心等项目先后落户。

  集美新城 城市空间回归生态与自然 

  集美新城由“一心三片”组成,“一心”是20平方公里核心区,“三片”是10平方公里软件园三期、8.5平方公里厦门北站片区、8.5平方公里集美文教区。自2010年2月启动新区建设以来,集美新城初步建成了集商务运营、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教育科研、交通枢纽、生态旅游和生活居住为一体的活力人文新城。

  新城建设依托指挥部前线指挥运作模式,高效推进实施四批百亿工程,构筑城市基本框架,全面完成绿化提升、道路联网、新城亮灯工程等“六大点亮工程”,打响碧水蓝天、彩化美化等“六大攻坚战”,推进城市面貌和城市功能进一步形成,全面提升公共服务。

  在构筑现代城市空间的同时,集美新城注重回归生态与自然,重视产业布局与发展,成为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典范。坚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发建设,率先建成地下综合管廊11公里,并以民生至上打造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一方面,依托杏林湾水域和4A级风景区“园博苑”,兴建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和环湾绿道,打造城市“绿肺”;另一方面,在新城核心区新建嘉庚艺术中心等六大公建群,打造全市最大规模的人文景观设施。辖区内的软件园三期、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等平台,集聚起大量企业与员工。

  如今,新城的公共配套日臻完善,产业体系日趋成型,城市建设和新兴产业形成了融合推进的态势。

  软件园三期 良好配套支撑15分钟创新生活圈 

  厦门软件园三期是厦门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千亿产业链的核心载体。今年有望实现营收180亿元,入驻企业800家。

  园区布局前沿数字经济,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质量。在人工智能方面,布局语音识别、无人驾驶、图像识别等三大领域,着力引进一批独角兽企业;在大数据产业方面,打造健康医疗大数据、政务信息大数据、公民信息大数据三个国家级大数据平台,在智能制造方面,推动物联网、云计算与实体经济相融合。

  支撑产业发展、人才集聚的,是园区良好的产业发展配套。目前,园区建有人工智能超算平台、云服务平台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汇集金融、技术、人才、知识产权等60多家中介机构,构建起完善的创新生态圈。而两倍于软件园二期的停车位、三倍于软件园二期的商业配套强度、四倍于软件园二期的人才公寓等,支撑起园区的15分钟创新生活圈。

  地铁建设 将形成“中心放射、环湾发展”网络 

  厦门地铁运营控制中心是指挥调度地铁的“最强大脑”,这里不仅监控已经通车的1号线,也将在未来,给后续开通的线路提供精准指令。

  根据规划,这里将作为1—6号线的控制中心,负责调度指挥、现场监控、应急处置、施工管理、信息收发等五大职能。

  据了解,厦门远景规划线网共计10条线路,总长405公里。到2022年建成的5条线路,将令厦门初步形成“中心放射、环湾发展”的轨道交通网络。

  医联体 合作共享优质医疗资源 

  由厦门市儿童医院牵头成立的厦漳泉儿科医联体成立以来,对各成员单位的基本儿科医疗配置及医疗质量进行统一管理,共同推进儿科医疗水平。

  医联体成立后,多次组织医生到闽西南各地义诊,如果发现在当地无法医治的患儿,也通过医联体转诊至厦门市儿童医院。在厦门无法处理的疑难杂症,则可通过绿色通道,转诊到复旦大学儿科医院。

  医联体的成员单位,可以共享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优质资源,在医疗质量管理、人员培训、远程会诊、绿色通道转诊等方面紧密协作,打造区域性儿童医疗中心,为闽西南儿童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今年刚刚启动的远程医学平台,将助力相关区域学科共建、人才培养、科研共享及教学互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