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工作动态 > 政务要闻
巾帼促发展 满园竞芳菲
来源:泉州晚报 2018-01-15 09:57 阅读人数:1

  泉州市妇女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即将隆重召开。回眸过去,岁月流金,巾帼争辉,满园芳菲。

  泉州市妇女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妇联的领导下,市妇联团结引领全市400万妇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巾帼建新功、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以不让须眉的英姿,在“五个泉州”建设进程中挥洒汗水和智慧,贡献巾帼力量。五年来,市妇联先后荣获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全国维权工作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全省妇联系统先进集体、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机关党建创先成效明显单位、市级“平安单位”等荣誉称号。(陈凌鹭)

  1

  党政重视 社会支持

  “她”的发展环境更优

  《泉州市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泉州市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两纲)中期完成情况得到国家督查组的充分肯定;泉州市作为唯一地级市代表在第六次全省妇女儿童工作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妇女维权创新工作模式走在全省前列……妇女事业和妇女工作良好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支持妇女工作“四项政策礼包”:两纲实施纳入绩效考评、加大妇女人才培养力度、保障基层妇联工作经费、落实基层离任妇干待遇,有效破解了制约基层妇联工作缺组织、缺人员、缺阵地、缺经费的“四缺”瓶颈,大大激发了基层妇女干部的积极性。

  这是我市重视妇女工作,完善政策保障,为妇女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具体举措之一。五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将妇女儿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党政工作大局、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绩效考核和督查,与经济社会发展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市政府和市直部门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困境儿童保障、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事关妇女儿童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实施144项直接惠及妇女儿童的为民办实事项目,让妇女儿童平等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与此同时,社会各界支持妇女工作的合力不断增强。市人大、市政协分别将《妇女权益保障法》及福建省《实施办法》《泉州市妇女发展纲要》纳入执法检查监督内容。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地市级法律援助网络服务平台,妇女儿童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得到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公益慈善事业持续发展,巾帼志愿者队伍逐渐壮大,支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

  2

  拓展平台 打响品牌

  经济发展中“她”大展身手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她”的力量不可或缺。近年来,市妇联实施“巾帼建功”行动,通过创建“巾帼文明岗”、培育巾帼创业孵化平台、打响“巾帼巧匠”品牌、组织就业培训等多种渠道,引领广大妇女在现代化泉州建设新征程中大展身手。

  广大女职工踊跃参与“巾帼建功”、“巾帼文明岗”等创建活动,目前全市共有全国“巾帼文明岗”60个、省级岗259个、市级岗292个, 县(市、区)级巾帼文明岗350个,培育了以山美水库管理处、泉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为代表的泉州市十佳巾帼服务品牌,涌现出1067名各级三八红旗手(标兵)、巾帼建功标兵,353个先进集体,充分展示了女性主动服务“五个泉州”建设的时代风采和巾帼担当。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中,市妇联致力拓展妇女发展空间,实施“创业创新巾帼行动”。成立巾帼创业导师团,开展“创业导师+项目”进高校活动,为上千名女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和指导服务。首次联合市委人才办、市文广新局等单位举办2016泉州市巾帼巧匠工艺美术精品展,参观人数达60万人次,打响“巾帼巧匠”品牌。着力培育巾帼创业孵化平台,各县(市、区)妇联均创建1个以上的女性创业孵化基地,其中省级巾帼众创空间7家,为158个女性创业团队提供服务。建成各类巾帼示范基地220个(其中省级以上51个),通过“电商+协会+农户”模式带领妇女群众增收致富。培育7家全省示范性家政服务站、4家省巾帼家政培训基地,组织家政培训班,培训新型职业女农民近10万人次,提高妇女发展致富能力。

  3

  构筑网络 完善体系 全方位维权用心保护“她”

  如何在婚姻家庭纠纷中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是妇联工作的重要课题。市妇联加强与部门的合作,构建立体化、全覆盖的妇联维权网络,为妇女儿童提供全方位的维权服务。

  与市中级人民法院探索婚姻家庭纠纷的专业化、社会化和人性化化解方式,2015年在全省率先成立首个“家事审判庭”,随后家事审判庭工作在全市铺开。目前全市共成立12个家事审判庭,在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保护妇女、儿童、老人等其他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推行“大家事”审判模式的同时,我市还构建“大家庭式”化解纠纷格局。把妇女维权热线12338 接入政府12345便民服务电话系统,拓宽妇女维权的覆盖面;在全省率先建立13个妇女援助中心,整合法院、公安、妇联、司法、民政、社工等部门和机构的资源,提供“一站式”心理与法律援助服务,以大家之力化解小家纠纷;联合市综治办、公安局、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司法局等政法部门,搭建起服务妇女儿童、服务家庭平安的维权体系。大维权工作获评省妇联年度“十大新闻”。

  不仅如此,市妇联还主动关注和回应新时期妇女儿童的需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坚持日常信访维权制度,推广妇女维权“三制”,推行逐级上访的维权服务路线图,层层建立矛盾纠纷预警预测排查机制。主动对接“大调解”工作体系,成立泉州市妇女儿童权益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深入开展“建设法治泉州巾帼行动”普法宣传,同时,首次向全国范围征集妇女儿童法治微电影作品并进校园公益展播。

  4

  培树家风 引领风尚

  家庭文明建设彰显“她”力量

  家庭是妇联工作的一个重要关键词。近年来,市妇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要求,我市在全省率先以市委办、市府办名义转发《市妇联关于开展新时期家庭工作的实施意见》,围绕家庭美德、家庭教育、家庭服务,不断深化家庭工作的领域和内涵。

  实施“家庭美德工程”。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广泛开展“和谐家庭文化”创建活动的意见》,开展“寻找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等和谐家庭文化创建活动,培育各级示范点近百个。五年来,全市涌现出各级文明家庭近8000户,泉港区连美华家庭获评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同时,注重挖掘好家风、弘扬传统美德,联合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文明办开展家庭廉政文化微博、微电影、楹联等征集活动;与市纪委等部门联合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好家风建设、“点赞和美泉州”家风家规家训作品征集展播活动,树清廉家风,立崇廉家规;在全省率先成立“最美家庭”宣讲团,并赴各县(市、区)开展12场巡回宣讲,听众达5000多人。

  实施“家庭教育工程”。围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主题,持续开展家教讲座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举办家教讲座2286场次,受益人数达69万人次。

  实施“家庭服务工程”。启动家庭服务系列活动,率先在全省开展“美丽家庭”创建活动,培育了石狮市郭坑村、永春县茂霞村和德化县南埕村等20个省市级美丽家庭创建示范村。全市建有19个巾帼家政服务机构、培训基地,定期举办家政、儿童自理能力培训班和“刺桐花”大讲堂等公益活动,受益妇女儿童达1.3万多人次。

  开展家庭关爱行动。持续开展“关爱贫困母亲”系列活动,建立3000多名贫困母亲数据库;筹集帮扶资金957万多元,慰问贫困妇女9387名,救助931名“两癌”贫困患者,为182名贫困母亲实现微心愿;持续开展“春蕾助学”活动,资助女童7667人次;举办19场“我们和留守流动儿童在一起”主题关爱活动,征集爱心人士3000多人次,牵手结对留守流动儿童2900多名;发动全市工艺美术大师为贫困女大学生义捐作品,义拍所得善款100万元用于资助50名贫困女大学生。

  5

  筑牢根基 锤炼队伍 服务发展“她”能力更强

  2017年6月15日,我市在全省率先全面铺开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农村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全部完成,提前6个月实现省妇联的既定目标。这是我市妇联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按照泉州市妇联改革方案,全面推进27项改革工作,全市妇联组织朝着筑牢根基、壮大队伍、重塑形象的方向不断推进。

  基层组织网络日益健全织密。基层妇联组织灵活覆盖“两新组织”、产业园区、行业协会、高校、部队等新领域、新群体、妇女集中地,有效填补组织覆盖盲区。

  基层妇女工作队伍不断壮大。不拘一格地将热爱妇女工作的优秀人才吸纳到妇联工作队伍中来,镇村两级新配备兼职副主席5401人,配备执委3.1万名。其中,乡镇(街道)妇联执委3469人,是原有的2.8倍;村妇联执委27208人,是原有的2.6倍。

  服务阵地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全市共建各类实体“妇女之家”1万多个,培育市级以上“先进妇女之家”280个。以“巾帼勇担当·建功新时代”、“巾帼心向党·献礼十九大”为主题,构建“声屏报网微刊”六位一体宣传工作格局。推广“一呼百万”微信工作法,做大了妇联的“朋友圈”,推进“网上妇女之家”建设,推广妇联通APP,8000个“好姐妹”微信群直接联系基层妇女群众近50万,实现了“妇女之家”线上线下的互动融合,妇联服务阵地与妇女群众的联系更便利、更密切。

  从严从实抓好自身建设。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资源整合年、项目带动年、改革启动年“3个年”活动,实施巾帼建功、巾帼维权、巾帼成才、巾帼关爱、巾帼联谊、家庭工作和妇联改革“6+1”工程。改进干部队伍作风,建立市妇联领导挂钩联系基层和帮扶制度,开展“进万家门、访万家情、结万家亲”等活动,努力打造“团结、凝聚、创新、人文”妇联机关文化,锻造“五有”(有规矩、有能力、有担当、有自信、有突破)妇联干部队伍。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