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区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公报室 2018-04-02 10:01 阅读人数:1

 

泉港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71227日在泉港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泉港区人民政府区长  颜朝晖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泉港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主要工作回顾

2017年是我区砥砺奋进、大有作为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九大以来的各项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实施“三个主题年”活动、“两个专项发展行动”和石化安全控制区建设为抓手,着力保稳、求进、攻坚,基本完成了区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6.86亿元,增长8.6%(预计数,下同);工业增加值359.04亿元,增长9%;第三产业增加值113.99亿元,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11亿元,增长1.0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5亿元,增长8.33%;固定资产投资261.7亿元,增长15%;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6.1亿元,增长4%;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7.4亿元,增长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65亿元,增长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13元,增长7%

过去的一年是项目攻坚提速之年,我们牢牢把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做大总量、做优增量,经济运行在负重前行中持续向好。

——致力强化项目带动效应坚持把项目作为经济大盘持续稳定的源泉,保持投资规模年年攀升的势头重点项目攻坚推进全力实施“5+1”项目攻坚活动,253个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5亿元,增长39%;聚氨酯汽车材料、百川彩纱超市等90个项目新开工建设,福海三期、建华管桩等55个项目建成投产,项目进展受到省、市充分肯定并获得正向激励。特别是,抽调全区约40%公职人员,以成建制模式推进石化安全控制区建设,这是泉港发展史上规模最大、投入最巨、动迁群众最多的民生项目,将从根本上解决历史遗留、长期困扰的厂村混杂问题。要素保障充分有力项目用地集约高效,清理批而未供用地1960亩、盘活闲置土地2517亩;获批项目用地900亩、组织土地出让1189亩。资金争取成效显著,获得上级补助7.4亿元、国家专项基金15.8亿元,争取联合石化公司企业所得税省级财力分成约1.5亿元发展后劲不断夯实深化平台招商、定向招商,引进闽南数据湖产业园等重大项目23个,总投资295亿元。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推出总投资42.29亿元PPP项目包8个,七镇连通管网工程、民生综合工程、新能源公交车和充电站设施等3个项目落地实施。

——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坚持以对接需求、破解瓶颈为导向,打好企业帮扶“组合拳”。政策引导精准实施出台航运、物流、金融、旅游等10多项稳企助企政策措施,兑现奖补资金7000万元;2家企业项目列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23家企业列入市产业集群龙头企业。企业服务优质高效按季度分主题开展“帮扶企业发展,促进项目落地”活动周,成立石化行业协会,开展企业家巡回宣讲,帮助企业解决人才引进、产品销售等问题200多项,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0.3%强化口岸开放服务,实现我省航煤首船出口。金融风险有效防控持续开展政银企对接,帮助27家企业获得贷款授信57.4亿元,创历史新高;开展企业重整重组,有效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办理企业过桥转续贷485.3亿元,不良贷款率保持全市最低。

——全面激发社会创新活力主动对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求,促进区域发展从要素推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新主体培育壮大支持企业机器换工,引进工业机器人13台,建成智能生产流水线4条、数字化车间3家,入选省级两化融合重点项目10个。实施纳川管材、中平神马等12个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2.2亿元;13家企业获评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创新平台健全完善全面启动“两区一园”建设,实施石化科技众创园、石墨烯研发中心、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产学研合作项目19个,专利申请量突破3000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4.62件、增长52%创新人才加速集聚

实施“双创泉港”人才发展战略,开展紧缺专业人才定制培养、地校企人才合作共育等14项引才聚才活动,评选区优秀人才107人、泉港工匠9名,入选省市高层次人才75人,获评福建省石化产业人才集聚基地

过去的一年是产城融合突围之年,我们主动担起全国示范这一重任,以产兴城、以城带产,区域实力在统筹联动中明显增强。

——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实现进位提升加快构筑完善“135”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发展有质量、增效益、更均衡。主引擎带动明显落实石化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新华福、佳化化学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天骄化学一期、凯美特等7个项目建成投产,石化产值突破800亿元。投入6.58亿元建设区间道路、防洪排涝等6个公用工程,公共应急池、自来水厂、综合管网等建成投用,石化园区连续五年入选中国化工园区20强。新动能接续发力港口物流业持续增长,肖厝作业区5-7#泊位等加快建设,海上航运中心、陆地港服务中心开业运营,完成港口吞吐量5050万吨、集装箱2.1万标箱。食品饮料、建筑建材、机械装备和汽车制造等产业快速成长,产值突破300亿元。新业态涵养壮大以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为代表的现代三产向新型化拓展,新建成阿里巴巴村级服务站20,全年电商交易额突破6亿元;1-2日游线路开通运营,全区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亿元、增长13%。培育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22.62亿元,农业效益在土地、海域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得到巩固和提升。

——坚持“以城市为载体”促进扩容提质加快城市扩体量、强功能、提品质,顺利通过环保督察、卫生城市、文明城市12项国家级考核抓好城市关键点、精品点开展“多规合一”试点,编制土地、消防、交通、旅游等专项规划,高质量设计高铁站前区、大学城、滨海新区等控规详规,促进各类规划协调统一。实施城建重点项目126个、宜居建设项目125个,分别完成投资168亿元、15.5亿元,福厦高铁泉港段(站)、坝头溪流域综合整治一批城建精品开工建设,植物园景观改造提升、玉笏朝天公园一期、科技馆等补短板项目如期完工。建设城市交通线、景观线加快规划建设凤凰大道、第二疏港大道一期工程等63公里干线路网建设,投放120部新能源公交车、1650辆小黄人自行车,群众出行更加便捷。以河(库)长制、路长制为抓手,对28条河流、25座水库(含山塘)进行分步整治和常态管理,完成30公里主干道绿化提升,水系绕城、绿网交织的城市景观风貌初步形成。打造城市示范面、展示面坚持扩大房源与稳定房价一起抓,推出一批“双限用地”,新开工商品房面积103m2,建成区面积增加10%68个小城镇项目完成投资18.9亿元,新创建省级美丽乡村7个,惠屿、东张、小坝分别入选全国最美渔村、文明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投入1805万元用于园林、管网、路灯等市政设施市场化管养,完成80公里城区雨污水管网清淤检测,城区环境卫生考评甩后争先。

——坚持“以人本为核心”推动共享提速出台民生“1+4”补短板、泉港XIN行动等措施,全年民生支出27.14亿元,占一

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21%完善保障体系解民忧整合政策、资金、项目和挂钩力量,帮扶183657人脱贫,全区贫困人口收入均超过市定贫困线。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试点工作,“五保”供养、高龄老人、困难残疾人补贴和征地收海人员养老保障等扩面提标,提前实现低保标准和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坚持拆、改、建相结合,拆除两违建筑61m2,改造石结构房屋281m2棚户区8328套,审批个人建房1500宗,住房保障规范高效。扩大成果共享惠民需投入1.37亿元,完成835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出台促进就业、支持创业实施意见,城镇新增就业609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136人。新建成7个老年服务中心、6个居家养老服务站、26个避灾点。计生工作考核位居全市第三,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工青妇儿、国防动员、海防、打私、支前、广电、物价、方志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创新社会治理保民安试点开展“1+N”网格治理模式,建立全区网格基础信息数据库,完成村(居)“雪亮工程”一期建设,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五连冠)称号。加强普法教育、信访化解、安置帮教工作,社区矫正教育管理基地建成投用,获评全国法治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开展输油管道、建筑施工等安全专项整治,建成食品药品网格化监管网络,防震减灾工作获全市综合考核一等奖,危化品综合应急救援演练获评全国安全生产月特色宣教活动。

过去的一年是作风建设提升之年,我们紧紧围绕提速增效这一目标,主动作为、有为担当,发展环境在改革深化中迸发活力。

——敢闯敢试争当改革先行者组织实10大类59项改革要点,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多点突破。坚持政策导向丰富泉港试验深化金改区、综改区建设,设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华鑫、恒丰等金融分支机构落户我区。出台国企改革工作方案,整合打造石化、产城、高新、旅游等板块,完成企业负责人公开竞聘,促进资源整合、资产明晰、资本盘活。坚持需求导向完善泉港模式深化名师名校长培养、校长教师校际交流、课堂教学改革等做法,率先实行普通高中免费教育,入选国家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投入1.7亿元,实施益海实小、锦川实幼等10个新改扩建项目,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深化医联体建设,实行自主招聘、院长年薪制,建设名医工作室4个;推行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举办全省首届石化职业健康高峰论坛;筹建泉港区中医院,顺利通过国家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评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获国家优秀奖。坚持问题导向打造泉港样板创新推出房票安置模式,建成全省首家房产超市,满足征迁群众多元化购房需求。拓展“救急难”试点、“互联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范围,设立10个村级“救急难”服务窗口,为群众购买社会治安、自然

灾害、救助对象人身险等15项商业保险。完成农村土地确权合同签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列入全省试点。

——再创优势营造良好软环境持续推进营商、人文、生态环境建设,吸引更多人工作在泉港、休闲在泉港“线上+线下”擦亮服务品牌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开展企业直通服务,梳理公布最多跑一趟事项803个,规范自由裁量权744项,建成24小时综合型自助便民服务区和5个政银联体自助服务点。实施五证合一、电子证照等便利举措,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530户,新设市场主体增长50.72%;内资企业年报率全市第一。“事业+产业”彰显文化底气举办“家+文化”、网络孝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改造提升15个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新建2个文明礼堂、10个百姓书房,打造书香泉港。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推进土坑村等文物本体保护修缮,新增市级非遗传承人6个,“涂岭红”红茶制作技艺入选省非遗名录。扶持壮大工艺美术、文化创意等文化产业,泉港工艺品在各级博览会上屡获奖项“绿色+环保”筑牢生态根基完成植树造林1780亩、水土流失治理3300亩、矿山生态恢复治理13m2,森林覆盖率达41.41%46个重点水利工程完成投资5亿元,坝头溪生态水系一期和12座小型水库加固工程竣工验收,入选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县、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县。开展黄标车、畜禽养殖、海漂垃圾专项治理,挂牌督办解决21个环保督察反馈事项,联合石化泄漏检测修复、国电超低排放改造等项目通过验收,完成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

——能拼会赢担当创业主心骨始终恪守“为民、务实、清廉”之责,持续转作风、提效能、树形象。以思想解放引领创业方向按照区委的统一部署,广泛开展“创业再行动、建设新泉

港”大讨论活动,确立“石化筑高地、融合建新城、生态立样板、共享奔小康4条发展路径,形成研讨课题109个,生成项目类、措施类、政策类60多项。以制度建设形成干事导向完善重大行政决策规则、编外人员聘用和财政资金、农村“三资”管理等规定,清理规范性文件410份,干部责任、服务和廉洁意识得到加强。出台项目指挥部运作、电子监察、正向激励等机制,建立“三盏灯”“三张函”督查模式,促进清单化明责、靶向化督责。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347件,满意或基本满意率100%以作风严实彰显政府形象扎实推进政府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施重点项目派驻监察员、谈话提醒等制度,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扶贫领域精准监督等专项检查,“三公经费”持续下降。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加强中介服务市场监管,节约财政资金4450万元,节约率10%。落实府院联席、两法衔接机制,行政监察、审计监督、政务公开等工作扎实推进。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比预想的多,我们收获的成效和业绩比预期的好。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上下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各级驻泉港直属单位和部队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为全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一是要素约束愈加明显,随着国家加强基本农田、生态红线、林地保护、海域使用等管控,新一轮发展受土地、资金、环保容量等瓶颈制约日益凸显;二是民生短板亟待补齐,城镇化率低于省市平均水平,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基础设施等还存在不少短板;三是队伍建设仍需加强,个别政府工作人员担当意识、专业素养、工作效率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政府工作的需要,等等。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更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8年政府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随着石化安全控制区、福厦高铁、沈海高速公路复线、凤凰大道等重大项目实施,区域格局已经产生积极变化,泉港进入了大发展、大开放、大提升、大跨越的重要战略窗口期。我们要坚定信心,把握机遇,激情创业,努力在福建赶超、泉州跨越征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和“五个泉州”发展大局,认真落实各级经济工作会议及区委的决策部署,以“石化筑高地、融合建新城、生态立样板、共享奔小康”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奋力开创“三个率先、三个泉港”发展新局面。

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7%,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1%,工业增加值增长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2%;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增长3%,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增长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抢占新高地,坚定不移地走产业赶超跨越之路

坚持串点成线、连线成面、聚面成体,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加速完善“135”产业体系。

1.石化集群要向高端迈进充分发挥产业链条、公共配套、港口物流等先发优势,抢抓机遇,做大石化板块。园区建设要高端高质继续完善南山片区基础设施、公用配套等四大类项目建设,启动南山片区二期规划和石化安全控制区控规编制,完成南山片区一期场地加高、西滞洪区和6条石化园区区间道路主体建设,搭建产业提升的优质平台。产业链条要做长做优围绕“四链一体”建设,着力引进带动性强的龙头项目,加快推进天佑能源、盈泰白油预处理等17中下游项目建设,不断提高产业集

聚度;完善石化产业链项目对接机制,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合作联动。关联发展要先导先行推进海丝石化物流贸易基地建设,争取获批石化产品交易中心,开工建设综合信息中心、仓储中心,抢占贸易、物流高端环节。深化“双创泉港”人才发展战略,加快催化剂、电力检测和化工技术研发等中心建设,完善石化讲堂、石化学院集训中心等载体,构建“项目+平台+人才”聚才模式,建设辐射全省的石化科技服务和人才集聚高地

2.工业企业要向园区集中通过集聚发展、提升层次、扩大规模,致力发展园区经济。整合壮大物流园区依托南山片区、沙格、洋屿等作业区,加快肖厝作业区14A14B14C泊位、湄洲湾航道三期、南山片区进港航道等港航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库场、储罐等设施利用率,促进港口物流链互联互通。大力发展港务中介和物流中介,推进德和、隆汉等仓储物流项目建设,动员更多企业货物回归、就地通关扩容建设高新园区启动高新区总规修编和控规编制,全面推进“两区一园”56项建设任务,加快石化科技众创园建设,推动智能装备及石墨烯、新材料、信息技术等高新产业链招商,实现园区总产值180亿元以上。加快高新园区二期开发,充分利用园区闲置低效用地发展配套服务业,打造创新创业新载体。培育发展粮油园区编制出台粮油加工产业园区规划,鼓励福海粮油等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引进粮油骨干企业入驻,支持金燕海洋、金维他等企业发展高附加值食品,打响琼脂、紫菜、海带等一批特色品牌,引导相关企业走集约化经营路子,打造功能完善的粮油加工集散基地。

3.新兴业态要向特色发展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活力。助力传统制造业融合创新加快“数控一代”提质扩面,完善“两院四中心”建设,积极推动纳川、本益等企业实施平台和技改项目,完成企业技改投资13.5亿元以上,力争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0家以上。推进知识产权运用管理,力争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增长10%以上。助力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发展鼓励发展研发设计、节能环保、检验检测、商务咨询等服务,提升产学研用水平。抓好渔港经济区、农贸市场等专业市场项目建设,进一步拓展农订会、文化旅游节办展内涵,促进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和展会经济互融共促、无缝衔接。助力生活性服务业加速扩张充分挖掘生活消费服务潜力,加快星级酒店、5A级写字楼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总部经济区等大型商业集聚区、城市综合体,培育发展家政养老、教育培训、健康休闲等新型服务业态,满足多元服务需求。

(二)突出产城人,坚定不移地走产城共融互促之路

坚持城市空间拓展、要素集聚与管理提升并重,积极探索产城融合发展新路径,打造新型城镇化的泉港样本。

1.大手笔推进城乡开发加快实施“东拓南进”战略,进一步壮大体量、拓展空间。实施城区扩容计划统筹锦绣片区、荷池片区、海沙片区等组团开发,抓好年度投资98.6亿元的162个城建项目建设,促进重要节点功能性扩容。引导房地产健康发展,加快恒大、世茂等29个、190m2商品房施工进度,打造高品质生活居住区。加快福厦客专泉港段(站)建设,统筹推进第二疏港大道、南北七路等主干道建设,完成锦绣街、南山南路等改造提升,打造全城“15分钟快速交通圈”。实施特色城镇计划推进“一镇一景、一镇一品”培育工程,加快前黄、涂岭、界山小城镇综合改革,抓好年度投资25亿元的63个市级小城镇项目建设,推动界山新城建设,打造若干工业强镇、商贸集镇、科教小镇、文旅名镇。实施乡村振兴计划开展村庄规划评估,加快“千村整治、百村示范”项目建设,完成8个乡村休闲公园、28公里农村公路建设、35公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增强乡村基础功能。推动农业“接二连三”,推进省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鼓励发展休闲农业、农村淘宝等,推进53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温室大棚500亩以上,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民收入“双增长”。

2.一体化完善配套功能加快推进市政设施共建、基础共享,促进城市形象整体跃升。以管网一体化提升承载能力完成城区雨污水管网普查和南山水厂移交运营,加快推进七库连通惠女水库至菱溪水库、陈田水库至泗洲水库等建设,新安装改造供水管道9公里;加快实施七镇连通工程,完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西部片区污水管道建设,推进雨污混接、城市内涝问题整改,完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以交通一体化促进便捷出行加强交通拥堵综合整治,打通南龙路等6条瓶颈路、盲肠路,疏通城市“脉络”。抓好新能源公交车、小黄人运营管理,完成公交综合车站、客运西站、30个充电站建设,新增公交线路8条,构建“点状+线状+环状”拓扑公交网络。以景观一体化扮靓城市容貌抓紧编制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持续开展绿化提升三年行动,推进高速出口至中心城区、石化园区主干道等5条客流廊道建设,实施泉港、驿坂高速出口和玉笏朝天公园等10个重要节点景观提升,推动城市颜值更加靓丽。

3.全方位提升管理水平创新城市管理理念、措施和机制,加速城市现代化进程。突出规划引领完成城市总规修编、“多规合一”试点,编制完善市政、环卫等专项规划,高起点开展高铁、盐田、五里海沙等片区城市设计,加快实现城区控规全覆盖。突出智慧建设完善智慧城市建设总规编制和建设,抓紧闽南数据湖产业园落地实施,完成移动和电信信息化项目建设,推动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共享和智慧应用。突出长效管理总结推广创城、创卫常态化机制,完善市容环卫、市政维护、园林绿化等市场化运作机制,完成“大城管”执法体制改革,推动城市管理从“单一管理”向“多元治理”转变。坚持“村收集、镇中转、区处理”处置模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完成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改造,推动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三)增创新优势,坚定不移地走环境优化提升之路

持续推进生态文明、人文空间和创业环境建设,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为新一轮创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坚持循环与集约相结合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完善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监测、审计和管理体系,推进联合石化检修等节能改造项目,确保主要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持续开展循环化改造实践,完成废催化剂、油脂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坚持修复与治理相结合围绕“蓝天永驻”,加强建筑工地、道路扬尘、餐饮油烟、垃圾焚烧和工业烟粉尘等大气污染源整治,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以上。围绕“青山常在”,加快推进废弃矿山植绿复绿,完成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3500亩以上,治理水土流失2000亩;推进国有笔架山林场创建省级森林公园。围绕“碧水长流”,实施坝头溪干流、生态水系二期和郭厝溪流域等工程,开展菱溪流域河长制综合治水试点,完成双溪水库、山腰顶五孔等水利建设。坚持监管与应急相结合依托省市空气、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等信息化平台,推广安全生产专家排查隐患、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等办法,实行网格化监管、全方位防控。加快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推进石化园区应急指挥平台等项目建设,提升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2.扩大文化品牌影响力扎实推进长寿之乡、“四个文化之乡”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实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提升行动延续发展城市文脉,实施土坑古建筑群、黄素石楼等保护利用和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整体保护修缮,推进北管、水密隔舱福船技艺等非遗活态传承,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施公共文体服务创新提升行动整合各类公共文化体育资源,实施图书馆提升工程,建设百姓书房5个和农村文化综合服务中心10个,新建12条健身路径,加快形成全覆盖、全免费、全开放文化惠民新格局。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创新提升行动规划建设惠屿“最美渔村”、樟脚“油画古堡”文旅提升等精品项目,优化3条旅游珍珠链,动建西部旅游公路,创建山腰海丝海盐、涂岭体育休闲、峰尾古城研学文旅特色小镇和1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打造可持续、综合型休闲文旅目的地

3.争当创新创业领头雁围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逐步把创新创业环境细化于制、实化于效、量化于果。提升服务企业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企业直通、智慧代办、自助服务等便民举措,促进项目审批全流程联网共享。深化商事登记改革,探索“证照分离”,打造市场准入便利化链条。持续开展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服务企业活动,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为企业发展提供精准服务。深化企业家素质提升计划,开展宽领域、多层次交流培训,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扩大口岸开放范围,增加油品出口量和出口品种,提高炼油产能利用率。保障重点要素供给探索建立工业用地弹性出让、效益奖惩机制,加快“双限用地”出让、批而未供用地清理,确保供地率70%以上。主动向上汇报沟通,争取国家专项基金、财税政策倾斜;持续开展政银企对接,综合运用信贷融资、投资基金、债券发行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产业投资、园区开发、基础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突破关键领域改革完善国企管理体制、用人机制和薪酬制度,推动国企参与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成为投资、融资、运营一体化的市场主体。深化金融创新,争取设立更多金融分支机构,推动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尽快运作,落实中小微企业、农业、渔业风险补偿金等增信措施,做实产业金融。扩大政府购买服务,培育壮大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促进公共产品多元供给。

(四)共享好生活,坚定不移地走全面小康幸福之路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优质、均衡作为重要考量、更高追求,切实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让民生幸福更有厚度。

1.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带着感情和责任回应群众关切,千方百计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织密社会保障网投入1.35亿元,办好831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持原有扶贫政策不变、力度不减,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加强全民参保登记成果运用,完成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等扩面任务,进一步提高低保对象、困难残疾人补助标准。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新改造石结构房屋79m2棚户区6000,完成锦川一期、聚福三期建设,完善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的住房体系。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制,确保市场价稳货足。织密公共服务网积极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加快人才公寓、蓝领公寓建设,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实施民政事业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探索镇(街)敬老院连锁化运营、医养结合模式,加快儿童福利院、殡仪馆等建设,建成6个居家养老服务站、5个老年服务中心,不断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耦合度”。织密安全监管网强力推进石化安全控制区建设,大力推行房票安置货币化补偿模式,全面落实房屋征迁补偿等16份配套方案,力争至2018年底前完成征迁任务总量的60%以上。推进石化安全控制区征迁劳动力就业工程,组织职业技能培训4000人、创业培训600人,转移就业4500人,帮助涉迁群众有序融入、平稳过渡。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模式,深化食品药品网格化监管,扎实开展危化品、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专项整治,推进职业健康与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坚决遏制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2.扩大公共资源供给以“缺什么补什么、哪里薄弱补哪里”为导向,切实提高优质公共资源供给的覆盖面和均衡性。打造教育强区抓实做优基础教育,启动锦川实小、行政核心区实小建设,新建3所幼儿园,加快14所中小学校、2所幼儿园改扩建,促进区域教育资源扩容增量。支持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开展联盟共建,稳妥推进集团化办学、名校办分校等改革,实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定级奖补,壮大优质教育资源。依托福大石化学院,建立石化产业职业教育培训基地。深化“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探索建立编外教师聘用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三名工程”和绩效管理等制度,推动教师培养交流常态化制度化。打造健康强区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和分级诊疗体系等制度改革,拓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出周末名医门诊,力争域内就诊率有较大提高。通过新建、改扩建、引进及盘存量等方式,加快妇幼保健院迁址重建,以及泉港区医院病房大楼2#楼、医技楼和中医院建设,不断扩充医疗资源总量。加快建成全区医疗共同体,开展基层特色专科创建活动,加强卫技人才交流引进和培养,实施“名医带徒”工程,提升基层卫技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服务“全面两孩”能力,继续开展妇女常见病筛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关爱体系,全面完成计生责任目标。

3.提升社会治理实效实施社会治理创新制度化、项目化、精细化,最大程度增加和谐因素深化平安建设健全社会治安立体化智能化防控体系,实施防汛会商系统二期提升工程,增设村(居)微型消防站32个、监控点位1000个;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继续为群众购买社会治安、救助对象人身险等,努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和保护机制,办好初信初访,化解信访积案,严惩缠访闹访,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提升法治水平拓展府院良性互动、两法衔接内涵,探索建立法律顾问服务登记制度,落实行政执法人员轮训任务,增强依法行政能力。继续实施“七五”普法,深化“法律六进”活动,推进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网络建设,让学法、懂法、用法、守法成为自觉习惯。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联动机制,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和欺诈违法行为,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功能,推进村居“雪亮工程”二期项目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深化移风易俗,建设文明礼堂示范点6个,发挥孝德文化、村规民约、家规家训等教化引领作用,破除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黄赌毒、医闹尸闹等陋习歪风,提升全社会文明创建水平。完成村(居)委会换届选举。抓好经济普查、地名普查、污染源普查、海洋经济调查等工作。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国防动员、海防、打私、支前、广电、物价、方志等工作,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发挥更大作用。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迈上新台阶,泉港再启新征程。我们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加快转变职能,勇做新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1.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决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推动十九大精神在泉港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形成生动的“泉港实践”。健全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的双向促动机制,既要用好绩效考核、容错纠错等措施,为干部大胆创新探索撑腰;又要完善“三盏灯”“三张函”等督办机制,加大问责力度,打通落实中的“中梗阻”和“最先最后一公里”。加强“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制度化建设,把优质服务体现在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努力把群众期待变成生活的现实。

2.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素质坚持学做结合、知行合一,综合运用项目压担、结对帮带等办法,让干部在学习和实践中增强改革创新、群众工作、驾驭风险等本领。坚决贯彻区委决策部署,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善于运用系统性思维、路线图方法、项目化管理,推动各领域工作树亮点、创特色、出经验。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政府工作,落实民主集中制,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推进政府事权规范化、制度化。

3.营造风清气正的政风行风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问责条例、党内监督条例等,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工程建设、公共资源交易、国有资产管理、农村“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廉政监督,完善预算管理、政府购买服务、政务公开、国企监管等制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持无禁区、重遏制、长震慑,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支持推进巡察监督、派驻监督、监察监督全覆盖,保持严惩腐败的高压态势,推动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新时代肩负着新使命,新征程寄托着新期待。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用恪尽职守诠释职责,用奋发有为回应期待,以实实在在的项目抓发展、惠民生,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泉港而努力奋斗!


附:名词解释

1.三个主题年、两个专项行动:即产城融合突围年、项目攻坚年、作风建设提升年和石化产业发展专项行动、第三产业发展专项行动。

2.“5+1”项目攻坚活动:“5”指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增资一批项目建设;“1”指征迁突破一批项目建设。

3.PPP项目: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项目。

4.七镇连通:将七个镇(街道)生活污水收集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5.两化融合:即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融合。

6.两区一园:两区即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泉州片区泉港分园区、泉港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园即泉港石化科技众创园。

7.双创泉港:即创业泉港、创新泉港。

8.“135”产业体系:包括石化主导产业,港口物流、粮油食品、新材料等支柱产业,特色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房地产业等配套产业。

9.多规合一:指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融合到一个区域上。

10.双限用地:指在挂牌出让时捆绑限房价、限购房对象条件的商业开发用地,要求地块应配建一定比例限价商品住宅定向供应给房票安置对象购买。

11.民生“1+4”补短板:指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补齐教育事业、卫生健康、养老服务、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等四个领域民生短板。

12.泉港XIN行动:“XIN”有两层含义,一是”,表达党政决心,回应民心;二是”,表达机制创新、气象更新。旨在分批分次办好群众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

13.“1+N”网格治理模式:指依托城乡社区网格服务管理平台,拓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多项服务的网格治理模式。

14.雪亮工程:指以区镇村三级综治中心为平台、以综治信息化为支撑、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为重点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

15.医联体建设:即泉港区医院与福建医科大学附一闽南医院联合办医,成立福建医科大学附一闽南医院——泉州市泉港区医院医疗联合体。

16.五证合一:将由工商、质监、税务、人力社保、统计五个部门分别核发不同证照,改为由工商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

17.“三盏灯”“三张函督查模式:即推行绿灯、黄灯、红灯电子监察和问询函、关注函、警示函督查模式。

18.“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19.两法衔接:即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

20.五个泉州:即创新泉州、智造泉州、海丝泉州、美丽泉州、幸福泉州。

21.三个率先:即区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率先建成海丝战略重要支点,率先建成产城融合示范新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幸福社会奋斗目标。

22.三个泉港:即活力泉港、宜居泉港、和谐泉港。

23.四链一体:即产业链、价值链、科技链、循环链四链一体发展。

24.两院四中心:即福大石化学院、福师大泉港石化研究院、国家阀门产品质检中心、福建石化产品质检中心、国家级化肥催化剂工程研究中心、石墨烯研发中心。

25.四个文化之乡:即海港文化之乡、北管音乐文化之乡、水密隔舱福船文化之乡、海盐文化之乡。

26.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27.双随机、一公开: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28.三名工程:即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培养工程。

29.法律六进即通过开展普及法律的活动,使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

30.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