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泉港区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泉港区政府 2017-01-10 10:11 阅读人数:1

  泉港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61213在泉港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泉港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颜朝晖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泉港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回顾五年:激情创业  跨越赶超 

  2012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紧紧围绕打造绿色石化港口新城升级版,争当石化强省排头兵的发展定位,主动适应新常态,有为应对新挑战,全力以赴推进二次创业,基本完成了区三届人大各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经济发展拼出了泉港速度。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五年累计完成征地征海1.4万亩、搬迁房屋71.9万平方米,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24亿元(预计数,下同)、年均增长23%,建成投产重点项目196个、总投资959亿元。在项目的强力拉动下,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高于省市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海关税收等指标均实现翻一番,2015年人均GDP居全省第7位、全市第1位,财政收入综合指数居全省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量贡献率居全省第4位,成为名副其实的贡献大区和福建经济新增长极。 

  ——产业升级构筑了泉港高地。坚持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联合石化脱瓶颈、EO/EG等一批石化项目建成投产,全区石化产值约占全省的1/4牢牢占据主导地位。完成南山片区万亩土地开发,十大公用工程陆续投用,石化园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连续四年上榜中国化工园区前10强,入选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成为当前福建公用配套最完善、物流条件最优越、产业生态最成熟的石化基地。加快建设9座万吨级以上码头泊位,散杂货、油品化工品仓储能力分别达463万吨、175万立方米,累计完成港口吞吐量2亿吨、年均增长13.6%,海关税收430亿元、占泉州关区的72.9%。食品饮料、新材料率先突破百亿产值,非石化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1年的27.9%上升到2016年的45.8%,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9.3%。在耕作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年均增长1.2% 

  ——产城联动提升了泉港形象。实施产城融合发展135”行动计划,编制完善城市专项规划、片区控规和村庄规划,基本实现中心城区控规和全区村庄规划全覆盖。建成38个现代小区和锦绣公园、植物园、文化中心等一批市政精品,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9.3个百分点,成为全省2个入选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的城市之一。镇村建设统筹推进,前黄镇入选全国重点镇,前黄、涂岭入选市级小城市培育试点,10个镇村入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或福建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实施宜居环境建设点线面综合整治在工业园区、生活区之间建设绿化隔离带,新增造林绿化2.96万亩,森林覆盖率41.19%,成为中国长寿之乡、福建森林县城,7个镇(街)均获评国家级生态镇。 

  ——民生共享打造了泉港样本。每年把80%以上本级财力用于民生,实施就业、安居、帮困、医保、农保、助学等民生工程,实现新农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四个全覆盖。率先实行先看病后付费诊疗、互联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社会救助统筹联动、联合办学、跨级医联体和文化综合体建设等,救急难列入全国综合试点,成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区海港文化之乡、北管音乐文化之乡、水密隔舱福船文化之乡和海盐文化之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荣获全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先进单位,连续六年被评为泉州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7个镇(街)均获评省级安全社区。深化平安创建,成为福建平安先行区和泉州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区、无邪教创建示范区。顺利通过六五普法验收,成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获评全省法治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推进军民融合,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四连冠。民族宗教取得新进步,成为福建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敢拼会赢书写了泉港担当。这五年,大家都蛮拼的!我们下决心支持创业,出台二次创业品牌、上市、回归、提升四大工程等优惠政策40多项,每年兑现扶持奖励资金近亿元,五年新增市场主体1.3万户,是建区前十年总和的2.2倍,有效释放区域发展活力。下决心深化改革,统筹推进8大领域61个重点改革事项,国企重组改革拉开序幕,政府购买服务、金融服务创新等工作取得突破,初步形成具有泉港特色的改革格局。下决心推动创新,建成福师大石化研究院、国家石化阀门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泉港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纳入泉州国家高新区一区九园管理,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科普示范区。下决心规范权力,建成行政、效能电子综合监察系统和网上办事大厅,全面推行三张清单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勤廉风险防控等制度,代办跟办、并联审批等很多做法在省、市推广,营造四方宾客纷至沓来的创业环境。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我们走过的历程极不平凡,发展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府工作:必须融入大局、主动担当,始终坚持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服务省市大局中找准泉港定位,确立更高事业追求,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努力在县域竞相发展中脱颖而出、凸显作为;必须发挥优势、抢占高端,立足泉港实际和区域特色,坚持走差别化、精品化、高端化发展的路子,在产业集聚、产城融合、创新驱动、政务服务等领域,抢占发展高地,推出可学、可推广的先行举措;必须善于运作、攻坚突破,用创新的思维、改革的办法、市场的机制,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力量,调度一切可以调度的因素,充分激发内在活力,着力破解瓶颈制约,为发展赢得时间和空间;必须以民为本、共建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带着责任和感情办好为民实事,充分尊重群众、依靠群众,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必须真抓实干、奋力拼搏,的要求贯穿于政府建设的全过程,提倡快节奏、满负荷、高效率工作,对既定目标一以贯之、一抓到底,一步一个脚印把泉港事业发展好。这些经验,我们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 

  二、盘点2016:负重拼搏   稳中向好

  2016年,面对宏观经济下行、石化行业整体遇冷和资源要素紧缺等多重压力,区政府紧紧围绕五位一体建设,着力保稳、求进、攻坚,经济社会发展趋稳向好。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7.9亿元、增长9%(预计数,下同),工业增加值247亿元、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9亿元、增长3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万元、增长7%。一年来的工作和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突出精准施策,区域经济稳中有进。持续开展帮扶企业发展、促进项目落地活动,实施大比拼开好局双百项目攻坚会战,提升三比一看实效。1)主动回应企业诉求。出台鼓励电商、创业创新、土地盘活等政策,落实企业帮扶资金1.3亿元,争取上级补助4.23亿元。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交易会、展销会,规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9.7%。落实银企对接授信82.6亿元,提供政府过桥资金4.1亿元,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不良贷款率全市最低。2)全力扩大有效投资。22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1亿元、增长32%55个项目新开工建设,50个项目竣工投产,带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1.6亿元、增长13%新引进项目25个,签约金额383亿元,为长远发展积蓄强大后劲。鼓励引导民间投资,首期推出总投资32亿元的PPP项目包3个。清理闲置土地1163亩,盘活旧厂房14.8万平方米,荣获国家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称号。3)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完善创新平台建设,规划石化科技众创园,湄洲湾创客汇、优加众创成为省级众创空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4家企业获评省级创新型企业,11家企业被认定为福建省科技小巨人,26个项目获得上级科技补助522万元。新引进高层次人才65人,全区人才资源总量突破4.5万人。 

  (二)优化产业结构,新旧动能接续转换。落实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调优增量,做大总量,区域发展有质量、有效益、更均衡。1)做强石化主导产业。积极应对石化行业整体遇冷形势,钟山化工、福林气体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在国际油价持续低位运行的情况下,实现石化产值610亿元。投入6.15亿元建设区间道路、地下管网等6个公用工程,完成南山片区二期土地开发项目可研。完善公用配套体系,推进一基地五中心总体设计,完成石化电子交易中心可研编制,福大石化学院(泉港校区)顺利交付使用。设立石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园区投资和项目建设。2)扩大支柱产业规模。食品饮料、新材料等支柱产业优化升级,完成产值403亿元,拉动规上工业产值增长7.2个百分点。港口物流业持续增长,隆汉、东辉物流等项目加快建设,开通厦门-肖厝-上海集装箱新航线,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万标准箱、增长15%泉港新材料高新园区新增上市企业2家,领亿新材料等项目建成投产。3)注重新兴业态培育。扶持58食品网、农产品产销联盟邮乐网等平台建设,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合作项目正式启动。出台区内购房优惠政策,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均增长35%以上。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新建设施农业3000多亩,启动诚峰一级渔港建设,全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5亿元。 

  (三)推进城乡统筹,宜居环境不断改善。以更大气魄、更大手笔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致力彰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形象。1)更大力度提速城建。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启动城市总规修编,完成盐田片区控规、五里海沙城市初步设计和13个村庄规划。实施城建重点项目114个、宜居建设项目106个,分别完成投资34亿元、7.8亿元。推进市政设施五网工程,福厦高铁站点正式获批,第二水厂建成投用,中兴街东段、龙山三旧改造市政道路等路网加快建设。实施前黄、涂岭市级小城镇项目70个,完成投资20.5亿元,推动就地、就近城镇化。深化美丽乡村六个提升工程,培育9个区级示范村、5条景观带、2个精品片区。2)更加精细提质管理。坚持疏堵结合,拆除两违建筑45.42万平方米,改造石结构危旧房135万平方米,审批个人建房1523户。强化市容市貌整治,在主城区推行机械化保洁,严格落实垃圾日产日清,海漂垃圾整治、乡村卫生考评成绩居全市前列。加快推进460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建成货币化安居保障工作服务中心。投入1805万元用于园林、管道、路灯等市政设施管养。3)更高水平提标生态。加快推进沿路沿溪布绿、公园广场添绿和规模造绿,新增造林绿化849亩,治理水土流失4054亩。环保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加强泗洲、陈田水源地保护,新建12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完成4个重点流域整治项目和坝头溪流域综合整治前期工作大力整治工业废气、道路扬尘等污染,淘汰黄标车525辆,凯美特火炬尾气回收综合利用项目建成投用,完成国电3#4#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和联合石化泄漏检测与修复,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 

  (四)致力先行先试,发展活力加速释放。落实全区重点领域改革方案,努力抓试点、破难点、增亮点,区域活力不断释放。1)紧扣改革主旋律。加大引银入区力度,华鑫证券顺利入驻,泉州银行福炼支行开业,设立村级小额支付便民点122个,实现农村金融服务行政村全覆盖。实施五证合一集群注册等便利举措,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538户,新设企业增长35.4%。出台国企改革重组方案,组建城乡建设开发公司等4家国企,完成公交收归公营。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50%行政村完成发证。成立海域资源收储中心,推动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成立不动产登记中心。2)唱响文都好声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开展北管、掌中木偶、芗剧等免费展演和艺术培训、文化讲座等公益活动近百场,区文化馆获评国家一级馆。成立区文旅开发公司,实施玉川文创园、海丝古玩艺术品交流中心等12个文化产业项目;出台扶持乡村旅游发展13条措施,重点打造小坝、东张等10个旅游特色村,全区旅游总收入13.5亿元,增长10%。突出活态传承,启动涂坑村海丝申遗,樟脚村入选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新增市级文保单位1处、非遗名录4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位。成功举办第八届海峡论坛闽台三同文化交流展示系列活动和第二届区运会。3)引领社会正能量。在区委统一领导下,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四个意识,坚决纠正四风问题,以良好的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办复人大建议82件、政协提案153件,满意率99.6%。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站式、全流程网上办事服务,精简行政权力514项,审批提速率20%,居全市前列。推进公车改革,三公经费下降10%。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和权力运行网上公开,进一步加大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效能问责力度,反腐倡廉建设取得实效。 

  (五)注重惠民利民,施政作为有效提升。区财政投入16.25亿元用于社会民生建设,增长17%,群众享有更多公共福利。1)织密民生保障网。完成1038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精准扶贫,推进扶贫开发项目21,帮助168户困难家庭脱贫解困;将省里奖给我区的财政增超收奖励金500万元全部用于扶贫。新增就业601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71。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99.1%99.9%,居省市前列。深化救急难试点,发放救助金951万元,救助困难群众4204人。新建保障性安居房1020套,安置房使用管理规范高效。新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6个、社区服务站15个,互联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惠及群众5万人次。2)增强群众获得感。加大教育投入,完成中小学校新(扩)建项目10个;实施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名师名校长培养,试行教育集团化办学,全面推动教师校际交流,教育质量实现整体提升,本科上线率达64%,提高8.8个百分点;庄重文实小获评全国体育工作示范校。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组建泉港区医院-闽南医院医联体,落实药品零差率和供应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乡村医生养老补助机制;投入2947万元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全省综合考评中排名第三;筹建区级中医院。落实全面二孩政策,逐步提高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3)提高社会和谐度。编制实施石化工业区安全控制区建设专项规划,基本完成北网、西龙2个片区群众搬迁;做好氯碱片区入园搬迁前期,着力构建北工业、南生活城市格局。推进农村公共视频天网工程建设,构建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565件,成功率99.8%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 

  双责抓好危化、消防、交通和食药品等领域隐患整治,安全生产四项指数全面下降,通过省安全生产延伸巡查。同时,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海防、人防、支前、民族宗教、物价、外事侨务、地震、方志、档案以及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我们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上下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各级驻泉港直属单位和部队官兵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体系不够完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石化产业和重点企业,非石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民营企业数量较少、规模不大,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明显;二是产城融合有待加快,城镇化率低于省市平均水平,中心城区承载力和辐射力不强,四个卫星城镇发展相对滞后,产城联动亟待更大突破;三是社会事业还有欠账,教育、卫生优质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还有薄弱环节;四是服务效能仍需增强,个别单位和干部法治意识、专业素养、工作效率有待提升,等等。我们将正视这些困难和不足,积极想办法加以解决和克服。 

  三、展望五年:担当使命  阔步前行 

  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实施一带一路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支持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泉州海丝先行区和泉港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必将释放更多的政策红利。特别是历经建区16年的艰苦奋斗和成长积淀,泉港已经步入了蓄势待发、加速崛起的新阶段。我们要牢牢把握机遇,敢于担当,奋力拼搏,推动泉港实现新一轮跃升,在更高水平上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根据区第四次党代会要求,结合十三五规划纲要,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融入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五个泉州发展大局,紧扣三个率先发展目标,坚持以产业为支撑、以城市为载体、以人本为核心发展理念,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级进位、跨越前行,努力建设活力泉港、宜居泉港、和谐泉港。 

  今后五年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是:实现五个双,即到2021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五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双翻番;服务业占比、高新产业占比双提高;中心城区开发、四大组团建设双突破;基本公共服务、基本社会保障双覆盖;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双下降。重点要打造三个泉港 

  ——围绕率先建成海丝战略重要支点目标,打造活力泉港。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构建以产业链、价值链、科技链、循环链为一体的石化产业生态圈,把泉港建设成为全省、全国有重大影响的石化基地坚持路线图引领,加快发展三大支柱、五大配套产业,培育壮大1个千亿、2个百亿集群,推动港口吞吐能力达到亿吨量级,形成上下游关联密切、门类完整的产业体系着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致力打造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的石化科技先行区、人才集聚区。积极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争取成为全市行政审批最快、行政效能最高、企业运营成本最低的样板区域。 

  ——围绕率先建成产城融合示范新区目标,打造宜居泉港。 

  积极对接泉州北翼新城定位,统筹一个中心、四个组团空间发展,力争城镇化率年均增长2-3个百分点,实现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在现有基础上扩大1倍。着眼于城市补短板、提功能、强管理,实施城市五大提升工程,以大投入带动城建大提速、城市大变样。把生态、环保、安全贯穿于区域开发建设的全过程,构建集约型园区、安全型城市,争创省级、国家级生态区。注重文化遗产挖掘保护、传承创新,运营好中国长寿之乡和4国字号文化之乡品牌,创建省级、国家级文明城区和康寿福城。 

  ——围绕率先建成全面小康幸福社会目标,打造和谐泉港。缺什么补什么为导向,把公共财政更多向困难群体、薄弱环节倾斜,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住房安居、养老服务等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标扩面。加快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的优化布局和有效供给,率先培育一批民生领域的知名服务品牌。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2018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深化平安泉港、法治泉港建设,全力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最大程度增加和谐因素 

  各位代表,打造三个泉港,正当其时,机遇难得。我们坚信,有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有全区人民团结一致的强大合力,我们一定能不辱使命,再创辉煌,让泉港人民感受到生活每年都有新变化,一年更比一年好! 

  四、着眼2017:砥砺奋进   精彩开局

  2017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区生产总值增长8.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工业增加值增长9%,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增长2%,出口商品总值(海关口径)增长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做强产业,打造区域经济升级版 

  实施产业联动、集群发展,加快构筑“135”现代多元产业体系,持续在省市县域经济竞争发展中领跑先行。 

  1勇当石化强省排头兵推动石化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不断提升石化产业竞争力。聚焦产业链。落实石化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加快天佑能源劣质重油综合利用、天骄化学等项目建设,跟踪督促20个前期项目及早落地,促进关键环节延链补链,提升产业关联度拓展新空间。抓紧南山片区二期用地前期,完善公共配套建设和管理,搭建产业提升的优质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争取设立中阿石化产业园。构筑安全网。全面实施《泉港石化工业区安全控制区建设专项规划》,分期分批解决厂村混杂问题;启动氯碱片区整体搬迁入园工作。强化园区环保安全的常态监管,编制各类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抓紧工业固废填埋处理、公共应急池等环境设施建设,构建高效接驳、联动统一的区域应急体系。 

  2、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把更多资源投向产业缺失环节、关键配套,加速形成主业突出、多元并举的产业格局。增创产业规模化优势。粮油食品要开展精深加工,抓好福海粮油三期、泉怡饮料二期等项目建设,推进休闲食品、水产品加工、饮料等行业延伸开发。新材料要按照产业转型升级路线图,加快发展先进高分子材料和建筑新型材料,促进形成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纺织鞋服要布局发展多功能性、超细锦纶等高端面料,支持明恒纺织、万家鑫等技改提升,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培育新兴业态增长点。抓好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泉州片区泉港分园建设,推进普安工业区二期开发,建设石化科技众创园。依托国家阀门、石化、电力等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打造集设计制造、维修维护、质量检验和仓储物流于一体的装备制造基地。规划建设海丝石化产品仓储中心、航运中心、陆运中心和信息中心,加 

  快园区码头、肖厝作业区5-7#泊位、湄洲湾南山片区进港航道等项目进度,提升港口物流链协同一体化水平,打造物流贸易基地。完善综合性公共配套。扶持发展咨询策划、法律服务、工业设计等,不断健全商贸流通体系,做大生产性服务外包规模。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持续注入商贸流通、家政服务、星级酒店、购物中心等城市商业元素。 

  3、打造创新驱动主引擎。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依托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促进要素推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突出技术创新促转型。完善孵化器管理运营制度,吸引更多高校科研院所加盟落地,争创省级众创空间。积极推进智能制造和数控一代示范工程,开展新一轮技改提升,抓好国电二期供热改造、联合石化酸性气排放标准升级等重点技改项目,力争完成技改投资11.2亿元。壮大创新企业群体,力争全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 

  小巨人企业5家。突出模式创新拓市场。加快海丝石化产品交易中心、虚拟产业园、一带一路大宗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建成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区级运营中心和村级服务站。鼓励传统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搭建走出去平台,拓展产品消费市场。突出管理创新提效益。引导企业颠覆传统串联式管理流程,构建扁平化、并联式体系,让企业运营更具创新活力。深化企业家素质提升行动,培养具备战略眼光、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企业管理人才。 

  (二)做靓城市,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 

  坚持高点定位、建管并举、提质扩容的原则,更加注重产城互动、产城一体,真正做到人进城、建好城、管好城。 

  1、组团式推进城市建设。按照东拓南进、沿湾向海战略,着力构建四星拱月的城市发展新格局。坚持以城区扩容集聚人气。加快锦绣片区综合开发,实施总部经济、滨海新区、后龙湾片区等组团建设,促进主城区从山腰往峰尾、后龙延伸拓展,实现建成区面积增加10%。结合重点项目安征迁、石结构房屋改造异地安置,引导动迁群众到城区购买商品房,力争新增城镇人口1.5万人以上,城镇化率提高2-3个百分点。坚持以路网畅通延展框架。抓紧推动第二疏港大道、凤凰大道等14条主干道和祥云路、南北七路等13条次干道总长约63公里的道路建设,推进福厦高铁泉港段及站点建设,促进交通出行便捷化。坚持以城镇培育彰显特色。实施特色小镇建设投资工程包,抓好总投资22.4亿元的77个重点城镇项目建设,引导相关镇(街)加快发展城镇综合体、特色小镇和石结构房屋改造,培育形成若干工业大镇、商贸强镇、渔业重镇、文旅名镇。 

  2、整体性提升城市功能。围绕补短板、优配套、强服务,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针对配套短板问题,要加快玉笏朝天、岩山等公园建设,建设6-8个乡村休闲公园,打造更多群众锻炼休闲的好去处。实施街道夜景提升工程,新增主干道亮化里程20公里以上,促进全域亮化。加快坝头溪安全生态水系建设,推进双溪水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等12个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增强防洪排涝能力。针对管网滞后问题,要开展全区管网普查,实施七镇连通工程,新建污水管网10公里,推进城市内涝点整治,完成峰尾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针对服务缺失问题,要启动新公交场站和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全面推行环保公交车,实现公交线路村村通;建设小黄人公共自行车系统。探索村(居)小型机械化保洁,提高保洁效率。创新园林绿化、道路路灯、市政桥梁等市政设施管养模式,推动市场化运作,让群众享受更多公共福利。 

  3、全方位加强城市管理。把城市工作基本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政府主体管理向社会公众参与的多元治理转变。融入系统性理念。全面推行多规合一开展城市总规修编,推进湄洲湾石化基地发展规划修编,进一步完善城市专项规划、片区控规和村庄规划,实现各类规划协调统一。严格执行城市五线控制,控制城市开发强度。探索推进城市治理向跨部门模式转变,完成大城管机构综合设置,解决职能交叉、工作脱节问题。实施精细化管理。对市容市貌、园林绿化、交通秩序、市政管理、安全环保等实施网格化、常态化管理,实现多部门联动监管。完善城乡环卫考评机制,组建美丽泉港观察团,实现管理考评全覆盖。持续开展主题拆违,对两违行为实施全天候监控、零容忍处置。推进智慧化建设。启动智慧泉港顶层设计,持续抓好数字城管平台运行和功能整合,促进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相融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三)做深改革,争当创新创业领头雁 

  坚持以对接需求、破解瓶颈为导向,全面深化经济社会各项改革,让创新创业成为发展主旋律。 

  1、突破关键领域改革。要聚焦问题、精确发力,努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深化金融创新。争取设立更多金融分支机构,规范发展典当行、小贷公司等准金融机构,构建多元金融生态圈。出台新兴产业、新生业态专项金融扶持政策,推出更多体现本土特色的金融产品。持续抓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规范发展民间金融,维护良好金融生态。拓展民综改革。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深化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提升注册便利化水平。扩大政府购买服务,培育壮大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促进公共产品多元供给。提速国企整合。加快区属国企整合重组,推进国企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产权明晰、管理规范、自主经营的现代企业制度。探索设立国有资产投资运营公司,实现政府从管经营向管资本转变,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2、保障重点要素供给。倾力保障企业资金、土地、人才要素供给,让企业担当创业主角。完善资金供应链。主动向上汇报沟通,争取国家专项基金、财税政策倾斜。加强政银企对接,缓解企业资金难题。抓好产业基金及子基金设立运作,加大PPP模式推广运用力度,鼓励乡贤回归,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泉港开发建设。支持企业上市,推动资本市场融资份额得到提升。提高项目供地率。合理调整基准地价,探索新增用地弹性出让制度,完善亩产效益评价机制,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完善安征迁补偿方案。强化供地保障,实现征迁前期突破22个、后期扫尾15个、遗留问题解决20个,确保供地率70%以上。鼓励和规范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增强人才集聚度。制定实施人才引进培养五年规划,健全完善“1+N”政策体系,以产业招揽人才、以项目对接人才,实现人才总量突破4.8万人。加强人才公寓规范建设,推动第二批人才尽快入驻。加强各类人才协会和专家服务团建设,建立创业导师团队和人才工作特派员制度,为双创提供人才支撑。 

  3、打响公共服务品牌。按照减程序、减时限、减费用的思路,打造低成本、高效率发展软环境。完善服务标准化平台。认真落实简政放权事项,全面梳理公共服务事项,实行代办制、联审制、模拟制绿袋办理;规范中介服务行为,创新项目前期审批方式,推进项目提速增效。推广网上办事大厅、移动客户端应用,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抓好镇(村)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将优质服务延伸到基层。建立12345”便民服务热线平台。打好企业帮扶组合拳。强化政策扶持,落实上级稳增长各项举措。完善企业接待日、区领导挂钩企业等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精准服务。对接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加强跨区域劳务协作。借鉴自贸区经验,完善通关便利服务举措,促进贸易便利化。健全马上办工作机制。完善分类考核、绩效评估机制,强化结果运用,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整合效能督查力量,完善行政和效能两大电子监察系统建设,严肃问事问责问效,高压治庸治懒治散。 

  (四)做优环境,提升海丝福地吸引力 

  持续推进生态文明、人文空间和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更加优美、更具魅力的人居福地,不断丰富美丽泉港内涵。 

  1、凸显绿色颜值。巧用加减乘除激发绿色新动力,让泉港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生态更美。全域增绿做加法加快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推进324国道、201省道等30公里主干道绿化景观提升,完成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1000亩以上,构筑清新的绿色空间。大力实施生态环境整治修复,严厉打击非法占林毁林行为,治理水土流失900亩。节能控排做减法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考核,推进锅炉燃机烟气脱硝改造、国电二期供热改造等节能改造项目。实施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探索推行排污权抵押、租赁制度,确保主要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循环集约做乘法强化绿色GDP”理念,持续开展循环化改造实践,加快建设热电联供、二氧化碳回收等循环经济项目,提升产业一体化效益。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分批推进企业清洁能源替代工程,走低碳绿色发展之路。治理污染做除法打好水、大气、土壤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完成黄标车淘汰任务,实施蓝色海湾综合整治,抓好郭厝溪等总长15公里的河道治理。 

  2、彰显文化底气。对接省市海丝先行区建设和海丝申遗工作,扩大四个文化之乡品牌影响力。完善文体设施。整合提升文化中心场馆资源,抓紧八个一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举办泉港之夏、锦绣泉港文化周等百场以上公益展演展示,满足大众公共文化需求。培育特色业态。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扶持壮大峰尾福船、涂岭红茶、山腰盐文化等8类产业,创建2-3个文化产业园区或文创基地。注重文脉传承。切实保护闽南文化生态 

  保护区、国家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等重点文化遗产,进一步加强非遗的活态传承。完成涂坑村申遗整治修缮各项任务,确保顺利通过申遗验收。深化闽台三同文化交流展示,出版《区志》、《盐业志》等。打造健身品牌。办好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构建城市社区和农村“1530”健身服务圈,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激发旅游活力。做大做强文旅公司,推动惠屿岛、峰尾古城等项目建设,支持涂岭全域旅游试点,打通小坝-樟脚等旅游线路,培育1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构建一心、两带、三镇旅游格局。 

  3、打造乡村样板。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打造村美、业兴、民富的美丽乡村。扮靓美丽乡村。实施两村一带工程,抓好4个市级以上环境整治村、2个示范村和1条景观带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公路三年行动,抓好危病桥改造、水毁修复等工程,新建改造农村公路80公里,提高农村公路通达水平。做强现代农业。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5家、专业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5家,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广农业五新技术。加快峰尾渔港经济区建设,鼓励渔船木改钢、小改大,带动海洋经济扩量提质。拓宽收入来源。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推广股份合作等经营模式,鼓励农耕休闲、水乡渔村、森林人家等业态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五)做实民生,增强广大群众获得感 

  不断健全社会保障机制,补齐社会事业短板,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加快实现由基本民生向质量民生的转变。 

  1、增进各类民生福祉。行莫厚于乐民,我们要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心坎上。关爱困难群众。坚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继续实施六联八帮两兜底计划,帮助180户困难家庭脱贫解困。深化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功能,推进残疾人康复、精神病人救助等工程,大力拓展慈善网络,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关心基本民生。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新增城镇就业6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6000人。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训。继续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稳步推进低保、五保供养和社保提标扩面。大力发展老龄人事业和产业,新建7个农村老年服务中心、4个市级居家养老服务站,拓展互联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范围,实现镇级老年学校全覆盖。关注热点问题。投入1.37亿元,实施生态提升、应急建设等836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征集民生微实事,从群众身边事做起,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三年行动,解决好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区殡仪馆改扩建。 

  2、增加优质资源供给。拿出短板变样板的决心,提供更多的优质公共服务。积极创建省级教育强区。实行普通高中免费教育,每年免除学杂费1000万元以上,惠及5000多名学生,实现从小学到普通高中阶段共12普惠制免费教育。继续推进泉港二中、美发中学、益海实小扩建工程,新建诚平小学、三川中学等10所中小学校舍,启动锦川实小建设,抓好田里、大路等3所幼儿园续建,推动学校硬件提质升级。推进教师素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小片区管理、集团化办学和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创建,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实行教育管办评分离,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提升医疗卫计服务水平。抓好泉港区医院-闽南医院医联体建设,制定实施院长目标责任考核、员工绩效分配办法,药占比控制在34%以下,政策范围内补偿比达75%。继续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工程,加快泉港区医院病房2#楼、中医院、涂岭医技楼等项目建设,促进软件硬件双提升。推行分级诊疗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完善两孩政策配套措施,推动计生服务转型。 

  3、增强社会治理实效。实施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化管理、精细化实施、绩效化考评,让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织密平安网络。实施农村天网平安防控体系升级工程,推行社会治安综合保险服务,着力提高群众治安满意率。出台促进科技兴安措施,发挥智慧安监平台作用,突出道路交通、危化品、特种设备、校安、食药品等重点领域监管,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抓好应急救援、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建成区救灾物资储备库和17个避灾示范点。深化法治建设。继续实施七五普法,建设法治泉港。落实信访路线图,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完善“1+3+N”大调解格局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加快信用 

  体系建设和信息社会化应用,推进政务诚信、司法公信、商务诚信和个人诚信建设,坚决打击恶意逃废债和医闹等违法行为。创新社区管理。加强社区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完善四位一体机制,落实费随事转,减轻社区负担。整合村级重叠交叉的各类网格和资源,使网格成为社区治理基本单元。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支持驻泉港部队建设和改革。抓好海防、人防、支前、物价、地震、档案等工作。 

  五、政府建设:务实担当  廉洁高效 

  各位代表!发展新起点,人民新期待,要求我们必须勇于担当使命,敢于直面挑战,进一步转职能、改作风、优服务,为加快推进泉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尽职尽责、尽心尽力。 

  1、建设有为政府。重任千钧惟担当。面对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要坚持政府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加快十三五规划实施,保持高于省市平均水平的发展速度。要以全局视野、战略思维推进理念、制度和工作创新,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进一步开拓泉港发展新境界。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建立为创新者容、为担当者容、为实干者容的容错纠错机制,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政府公职人员要主动担当、敢于负责,不满足于一般化,勇于突破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各个岗位上创造新业绩、展示新形象、体现新作为。 

  2、建设为民政府。牢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积极倡导一线工作法,做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行动者。坚持问题导向,协同推进放管结合、服务优化,完善权责清单制度,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机制,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带着责任、感情回应群众关切和诉求,多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努力把群众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改革和理顺内部管理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加强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制度化建设,把优质服务体现在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形成加快发展的持续动力。 

  3、建设廉洁政府。落实党风廉洁建设责任制,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各项纪律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触底线、不闯红线。强化法治思维,依宪依法行政,政府所有行政行为都要做到于法有据、于法周全。主动接受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支持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开展工作。深化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让在监督下开展工作成为习惯。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保持严厉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坚强领导下,提振精气神、汇聚正能量,为建设活力泉港、宜居泉港、和谐泉港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附:名词解释

  120161038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天竺中学2#学生宿舍楼建设,寄宿制学生宿舍楼太阳能热水供水项目,疾控中心应急处置和检测服务能力提升,全区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公厕改造,完善图书馆建设,全民健身示范点建设(10个),龙山民族文化园建设,交通安全示范村建设,秀溪公路拓宽硬化,乡村道路交叉口安全隐患点整治,乡村公园体育设施建设(10个点),乡村休闲公园建设,美丽乡村基础提升工程,百里河道清淤(四期)工程,乡村道路亮化工程,沙格河整治工程,后龙东山溪溪流综合整治,虎石溪综合整治,界山东凉海堤除险加固,峰尾诚平海堤除险加固,地质灾害点整治,宽带提速工程,低保家庭安居房建设,农村计生女儿户安居工程,互联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项目,儿童康复补助,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修缮补助,以创业带动就业行动工程,自来水改造(锦联、新民街、锦祥安置区、郭厝),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涂岭松园迁葬区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建设工程,城乡社区服务站建设,泉港区中心敬老院配套工程,老年服务中心建设,农村公共视频天网工程,区镇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 

  22017836件为民办实事项目:诚平小学教学综合楼,樟脚小学教学综合楼,镇级综合文化服务站建设与改造提升,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提升工程设施完善,继续完善图书馆建设,泉港区公共自行车建设系统工程,红色文化传承保护发展工程,乡村公厕建设工程,提升全区医疗急救及电力安防应急能力,进一步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界山镇(狮东村)东方溪生态提升综合整治工程,南埔镇白井溪清淤整治工程,后龙镇郊野公园生态提升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后龙镇虎石溪生态提升综合整治工程,界山镇鸠林村南庄二号桥疏浚工程,乡村休闲公园建设,百里河道清淤(五期),峰尾镇郭厝村(二期)、后龙镇柳亭村自来水改造,界山镇农村安全饮水建设工程,涂岭镇324国道沿线14个村庄供水后续工程,山腰街道饮水改造工程,交通 

  安全隐患点整治和交叉口五有设施建设,涂岭镇乡村危旧桥改造工程,交通安全示范村建设,计生女儿户安居工程,无线城市(800M网络建设),互联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项目,困难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居家养老服务站(中心),低保家庭安居房建设工程,社会救助对象人身意外伤害险,村(居)微型消防站建设,自然灾害避灾示范点,社会治安综合保险,防汛会商应急系统提升工程,泉港区农村天网平安防控体系升级工程。 

  3、十大公用工程:即大件码头、临港变电站、污水处理厂、消防特勤站、地下管网、市政管道、公用管廊、自来水厂、固废处理、供热管道等十大公用配套工程。 

  4、产城融合发展135”行动计划:即按照一年出亮点、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泉港产城融合发展。 

  5、三张清单:即行政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责任清单。 

  6、五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7、三比一看:即比落地、比促销、比服务、看实效。 

  8、一基地五中心:一基地即海丝石化产品贸易基地,五中心包括综合信息指挥中心、石化产品交易中心、石化码头仓储服务中心、陆地港服务中心、海上航运服务中心。 

  9、市政五网工程即路网、管网、水网、灯网、绿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10、美丽乡村六个提升工程即实施品牌提升工程、基础提升工程、产业提升工程、环境提升工程、服务提升工程、素质提升工程。 

  11、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将由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质监、税务、人力社保、统计五个部门分别核发不同证照,改为由工商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不再发放。 

  12、闽台三同文化交流:即同名村结对、同宗亲寻根、同乐种交流。 

  13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 

  14、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15四风问题: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16三公经费:指政府部门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 

  17、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8四个全面战略: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9、五个泉州:即创新泉州、智造泉州、海丝泉州、美丽泉州、幸福泉州。 

  20、三个率先:即区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率先建成海丝战略重要支点,率先建成产城融合示范新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幸福社会奋斗目标。 

  21、一个中心、四个组团:即由山腰、峰尾、后龙组成的中心城区和南埔、前黄、涂岭、界山四个组团。 

  22、城市五大提升工程:即综合交通、公共配套、生态环保、特色村镇、城市管理等五大提升工程。 

  23135”现代多元产业体系:推动石化主导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推动港口物流、粮油食品、新材料等支柱产业向集聚化发展,推动特色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房地产业等配套产业向规模化发展。 

  24四星拱月城市格局:即打造以山腰、峰尾、后龙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南埔、前黄、涂岭、界山重点镇区为支撑的城市发展格局。 

  25七镇连通工程:通过建设市政污水干管,将我区七个镇(街道)生活污水收集至峰尾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并在市政污水管网无法覆盖的镇、村建设氧化塘、人工湿地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分散处理,实现七个镇(街道)生活污水全处理。 

  26、城市五线控制:即红线、黄线、蓝线、绿线、紫线控制,是规划管理强制性核心内容之一。 

  27PPP建设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项目融资模式。 

  28“1+N”政策体系:1”指一份人才引进培养五年规划。“N”指围绕这份五年规划,配套出台“N”份优惠扶持政策。 

  29、四个文化之乡:即海港文化之乡、北管音乐文化之乡、水密隔舱福船文化之乡、海盐文化之乡。 

  30八个一即一个宣传栏、一个图书室(农家书屋)、一个多功能室、一个科普活动室、一个广播室、一个文体活动室、一套文体设备、一个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 

  311530”健身服务圈:即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服务圈,农村30分钟健身服务圈。 

  32一心、两带、三镇旅游格局:即建设城区旅游集散中心,东部蓝色滨海观光、西部绿色生态休闲两条旅游带,打造涂岭、峰尾、前黄3个旅游特色镇。 

  33、两村一带:即泉州市级环境整治村、美丽乡村示范(宜居)村和美丽乡村景观带。 

  34、农业五新技术:即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新机具。 

  35、六联八帮两兜底计划:六联指跨村联带、干部联村、企业联片、乡贤联户、施策联合、信息联通的工作模式;八帮指帮转观念、帮拓思路、帮研政策、帮选项目、帮筹资金、帮提技能、帮抓生产、帮圆心愿;两兜底指实行无劳动力的贫困户低保兜底、患重大疾病的贫困户医疗救助兜底的两兜底政策。 

  36“1+3+N”大调解格局:即发挥区人民调解中心的枢纽作用,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大调解相互衔接,建设多元化行业性调委会和个人调解工作室。 

  37四位一体机制:即政府、开发企业、物业公司、居民业主四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 

  38、三个区分开来:即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