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江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5年计划的报告
来源:洛江区人民政府 2015-05-25 10:37 阅读人数:1

洛江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及2015年计划的报告

洛江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杨金灿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5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132.43亿元(预计,下同)、增长10.5%,低于年度预期1.5个百分点;

——农业总产值7.31亿元、增长2.5%,超年度预期2.5个百分点;

——工业总产值320亿元、增长15.2%,低于年度预期2.8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04亿元、增长15.5%,低于年度预期2.5个百分点;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3.76亿元、增长20%,超年度预期2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4亿元、增长13%,超年度预期1个百分点;

——出口商品总值5.33亿美元、增长8%,超年度预期2个百分点;

——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5500万美元、增长113.1%,超年度预期113.1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24元、增长10%,超年度预期0.5个百分点;

——公共财政总收入14亿元、增长2.7%,完成调整后预算100%;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亿元、增长4.5%,完成调整后预算100%。

(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情况

1、三大产业协调推进。第一产业稳步发展。完成粮食播种面积7.87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2.94万吨;引进农作物新品种9个,试验种植面积5.5亩;推广林下种植金线莲、铁皮石斛等农业产业项目,林下种植养殖企业达10家,总面积600亩;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4家。申报省、市农业发展项目14个;推广农机具107台套,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开展惠及广大农户的农业贷款风险补偿,累计发放贷款8536万元。兑现农资综合补助466.14万元及各类补贴190.36万元。第二产业趋稳向好。①工业逆势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88.05亿元、增长13.4%,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6.5%。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总量达到135家;亿元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7家,产值达270亿元,增长23.8%。兑现各级各类惠企政策资金共8800万元,发挥区级企业续贷周转金作用,累计为70家(次)企业提供3.5亿元续贷资金,帮助企业获得续贷4.14亿元。全年新投建企业17家、投产12家;新开工建筑面积22.91万平方米、竣工33.87万平方米、在建61.3万平方米,完成工业建安投资2.53亿元,增长121.9%。实施13个市级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其中9个项目被列入省级重点技改项目,全年累计获得各级技改扶持资金1048万元。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传统出口市场需求有所回升,出台的扶持政策效果开始显现,特别是下半年以来,全区外贸出口企业多数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出口以鞋服箱包为主的轻工产品1.97亿美元、增长24%,五金机电行业出口1.02亿美元,树脂陶瓷类工艺品出口0.67亿美元。②建筑业规模不断壮大。贯彻落实《关于扶持洛江区建筑业发展壮大的若干意见》,兑现扶持建筑业奖励资金共计1157.8万元;全年新增13家建筑业企业,总数达到58家,其中一级总承包资质企业7家,6家企业被评为2013年度全市建筑业先进、诚信企业,新增税收850万元。第三产业健康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30.17亿元、增长3%,得益于各级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①七大行业全面推进。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10.3%,洛江工业物流配送中心5栋物流大楼主体基本完工,泉州嘉太酒类饮料配送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金马运输、四海物流等15家物流企业加快发展;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4.6%,大润发等商超销售旺盛,美桥宏益奥特莱斯一期正进行内装修和地下电影院基础施工,二期工程正进行地下室施工;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增长4.2%,新增限额以上企业7家;金融业增加值增长4.7%,新增民生、中信、招商等3家银行,全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0.03亿元、增长4.5%,贷款余额122.12亿元、增长32.5%。②房地产业鼎力支撑。优质教育资源的发力,促进房地产发展,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24.97万平方米,销售总额20.79亿元;全年新开工房地产面积57.9万平方米、完成年度计划的103.4%;竣工39.77万平方米、完成年度计划的107.5%;完成房地产建安投资11.9亿元。津汇·红树湾、三盛四季公园、小米时代等11个楼宇正抓紧建设。③生态旅游业加快发展。仙公山风景区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有力推进,成功举办“东亚文化之都”洛江文化周,联合泉州广播电视报主办“最美虹山行”乡村游启动仪式,举办“多彩河市”首届美丽乡村休闲旅游体验季活动。全区全年共接待游客88.57万人次,增长16.2%,实现旅游收入8.54亿元,增长15.6%。

2、转型升级扎实推进。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组织申报区级及以上科技项目70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4个,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6个;21个项目获市级以上立项,为企业争取上级项目扶持资金1685万元;同时下达11个企业自主创新奖励项目和14个区级科技计划项目;全年申请专利214件,授权专利178件。铁拓机械和信和新材料获批福建省(首批)2014年度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试点企业。新增福建省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13家企业被确认为泉州市首批科技小巨人。新增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及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8家。新增驰名商标(旗牌王)1件并推荐上报知名商标认定申请10件,著名商标认定申请7件。嘉泰、伍氏等5家企业被列入省级两化融合重点企业;嘉泰数控、培新机械等企业被列入泉州“数控一代”示范企业;2家企业列入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降至8.79m3/万元;COD、SO2、NH3N、NOX四项污染物完成上级下达减排目标。

3、项目建设有序推进。8个项目被纳入省级重点项目;13个市级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3亿元;56个区级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3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8.3%。市实验小学洛江校区、万安鞋服等项目竣工或部分竣工;三盛四季花园、大美轻工、泉岩茶厂等项目进行内外装修或配套设施施工;河市旧镇区改造、仙公山风景区建设等项目加快建设;南泰·南山翠云谷等项目前期工作有序开展。深入开展“环湾规划建设年”活动,27个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4.93亿元;配合做好国道324线丰洛段拓改工程,完成沈海复线高速公路(罗溪段)。扎实推进马甲小城镇建设,实施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项目10个,完成投资7.18亿元。全年新增政府项目贷款13.47亿元、续贷1.82亿元;争取上级各项财政补助资金1.5亿元,获批项目用地826.25亩,有力促进我区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

4、宜居城乡协调发展。实施“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70个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5.67亿元。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用于建设校舍和改善学校配套设施,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与助学政策资金1053.6万元,投入1070万元实施中小学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市实验小学洛江校区建成招生,马甲第二中心小学、河市霞溪小学综合楼竣工投入使用,动工建设福建经贸学校新校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000万元的洛江区医院病房大楼投入使用;优化卫技队伍,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科学有序有效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基层文化体育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建设村级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村级文化活动示范中心各7个;新建、提升15家农家(社区)书屋和10个村级灯光篮球场;新建省级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个、市级全民健身点10个,全民健身活动持续推进;“陈三五娘传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组织开展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第六个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生态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国家生态区创建工作,通过环保部国家生态区现场考核验收。编制并实施《洛江生态区建设规划(修编)(2009-2020年)》;大力实施2014年洛江区重点流域(含近海水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完成第一批小流域“赛水质”考核自查工作,启动第二批小流域“赛水质”工作。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并通过检查组验收,完成造林绿化3980亩,封山育林1.8万亩。打造市级美丽乡村精品线“俞大猷公园-田格里拉生态园”、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新告村,投资1590万元推进5个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

5、经济领域改革不断深化。金融改革成效显现。积极推进“金改”工作,成功引进招商、中信、民生等3家银行进驻,增设银行自助服务终端10台;民间资本管理公司、金融服务公司获批。建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共担资金,建立1500万元的企业应急保障金,帮扶企业获得应急贷款4笔。建立19家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库,18家企业到海交所演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开展第九轮审批制度改革,重新梳理优化基建审批流程,涉及10个部门45个项目,其中有29个项目共压缩审批时限111个工作日,5个项目梳理成即办件,23个项目取消65项申报材料。工商登记制度改革顺利推进,启用“国标版”营业执照,全区新登记内资企业543家,增长1.56倍。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3家单位进行票据电子化网络管理改革试点,对24个项目试行绩效评价;组建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并开展运营。推动公务卡制度改革。城镇化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创新转移人口管理服务机制,推行居住证制度,为辖区内5300名暂住人员办理居住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降低户口准迁条件,引导农村居民向城区转移;落实“(5+N)网上办事”23件,群众在网上申报11个项目。土地保障机制不断加强。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将我区耕地统一年产值由1200元/亩提高到1400元/亩,按用地每亩三万元的标准预留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

6、民生保障力度加大。公共财政年度投入保障资金6.5亿元,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46个。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并实施《洛江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规定》,提高基础养老金和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金;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续缴率达95.1%,共发放养老金1648.78万元;提高农村和城市低保标准,共发放低保金758.2万元;职工的“五险”参保率皆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保障群众安居乐业。投入5067万元用于新农合,在已开展的8类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的基础上,再将13类纳入保障范围,提高人均筹资标准达390元,参合率达99.9%;新增城镇就业7515人,实现再就业194人。投资2.55亿元用于1418套保障性住房建设,下拨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危房)改造专项补助资金1488.5万元,累计完成配租廉租房102套、公租房1140套。建设低保家庭安居房30户,提升4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进行6个城乡社区服务站、4个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衔接落实“单独两孩”政策,加强计生优质服务和“三高”问题综合整治,全区人口出生政策符合率90.77%,人口自然增长率7.56‰。加大社会治理力度。组织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出动检查组515个共计2681人次。落实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全年用于农产品生产基地、低收入群体、平价商店建设价格补贴达78万元;新建平价商店2家,总数达到5家;实施阳光价费,整治教育、卫生等收费秩序,物价涨幅控制在3.5%以内。继续推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稳步提升综治“三率”,开展矛盾纠纷专项排查调处,实施“四五”依法治区规划,持续做好“六五”普法和“法律六进”工作。其它各项工作协调推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受国际、国内客观环境的影响,面临的复杂局面是近年来少有的。新旧问题交织呈现,一是保持稳增长的压力加大,部分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大,转型创新步伐不快,龙头企业少,产业竞争力不强。二是供地环境偏紧,安征迁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项目落地慢、推进难度大的问题亟待解决。三是财政对房地产业的依赖依旧过大,税基不稳。四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步调不一,公共服务资源依然短缺。五是重点领域的改革推进不快,一些特色改革尚未取得突破。面对这些问题和困难,区政府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问题的解决。

二、20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做好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按照区委四届八次全会的总要求,紧紧围绕我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行动方案的总目标,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优质增长、推动绿色增长,切实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力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形势、我区“十二五”规划目标和区委四届八次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2015年GDP增长11%的一揽子预期目标如下:

1、关于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预计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1%。继续实施美丽乡村五年行动计划;继续推动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实施一批林下经济项目或花卉项目;促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推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预计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增加值增长12.5%,拉动GDP增长8.5个百分点。一是28个新建工业项目预计新增产值2.93亿元;二是20个新投产项目预计新增产值5.91亿元;三是10个重点技改项目预计新增产值2.34亿元;四是67家亿元企业预计新增产值22.2亿元。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1%,拉动GDP增长0.9个百分点。近年来我区建筑业增加值一般年均增长10-20%。预计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从第三产业七大行业增长情况看,交通运输、仓储业增长9.5%,批发零售业增长8%,住宿和餐饮业增长6%,金融业增长11.5%,房地产业增长7.5%,营利性服务业业增长3%,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1.5%。

2、关于三大需求的目标。按照GDP增长11%的三大需求目标分别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同比持平;出口商品总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

3、关于节能减排的目标。GDP能耗达到0.482吨标煤/万元;COD、SO2、NH3N、NOX等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市级下达任务。

4、关于人口和就业的目标。①加强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健全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人口计生主要责任指标任务。②实施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就地就近就业,力争全年新增城镇就业7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00人。

5、关于收入的目标。①公共财政总收入增长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主要支撑点包括:存量企业可增收5500万元;新投产的工业项目可增收1500万元;服务业项目可增收2100万元;建筑业企业税收增收2000万元;重点项目可实现建安税增长2400万元。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0.22万人,促进农民增收;全区有外来员工4万多人,农民的租金收入逐年提高;完善征地农民的社保机制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

三、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主要任务,2015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特色产业的培育,提升产业竞争力

1、推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形成差异化、错位发展的特色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布局。改造提升轻纺鞋服、工艺制品等传统优势产业,引导亚伦、众志等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实现改造提升。服务好信和新材料、天智合金等新材料、节能环保类新兴产业,加快淘汰行业落后产能。重点发展机械机电产业,以“泉州制造2025”为契机,推动嘉泰数控、培新机械、铁拓机械等机电龙头或成长型企业向高端、绿色方向发展,推动数控技术推广应用,带动更多企业向生产经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开展产业链招商,努力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支持企业创新。深入开展“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行动,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强化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实施10个以上的技改项目。争取认定市级以上行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小巨人企业5家。支持德信织造建立电商培训基地。引导企业加大工业设计投入,培育1家以上工业设计中心品牌企业。加大服务力度。落实《洛江区进一步推动工业稳增长促转型十三条措施》,实施产业龙头培育工程,突出“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推进工业企业规模扩大,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产业快速聚集。落实《洛江区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大帮扶小微企业的力度,深入实施“万家企业成长工程”和“万家小微企业成长计划”,组织开展“万家企业手拉手三年行动”,鼓励龙头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开展“手拉手”协作配套,引导中小企业主动融入龙头企业供应链,深化协作配套和专业化分工。力促投建投产。加大力度促进企业投建投产,争取全年新投建扩建企业34家,新投产企业20家。抓好新方圆照明等19个新建工业项目,跟踪服务华大超硬材料、福建烟草机械、伊思特新材料等8个续建项目建设,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2、巩固提升第三产业。发挥生态优势、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力促第三产业七大行业加快发展。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要加快双阳物流园区之洛江工业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推动江南电器物流中心、宏泰兴物流中心等项目加快前期工作并尽快动工建设,引导金马运输、四海物流等现有15家物流企业资源整合,向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发展。批发和零售业要持续培育大润发、居然之家、新华都、红星美凯龙等零售商超做大做强。金融业要注重引进准金融机构、基金公司等来洛发展,推动成立洛江村镇银行和信和新材料参与组建泉州民营银行,争取引进保险机构、证券机构,推动民间资本管理公司、金融服务公司尽快营业,推动基金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登记中心等准金融及配套服务机构的组建。房地产业要大力发展健康住宅、绿色环保住宅和节能节地型住宅,支持开发商建设绿色、高端商住地产、商业地产和旅游地产,带动居家养老等健康产业发展。力促津汇·红树湾、小米时代、阳光银河广场等一批重点房地产项目加快建设,争取全年新开工房地产35万平方米、竣工38万平方米。营利性服务业①要加快美桥宏益奥特莱斯、德逸轩商贸等项目建设和运营;鼓励汽车服务业加快发展,沿万虹路连线布局一批汽车4S店、汽车配套服务企业,重点推进一汽奥迪华氏4S店等企业加快建设。②要加快阳江文化产业园的项目策划、招商和建设,积极引进文化创意设计、数字影视、网络传媒等高新技术,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做好清源山北麓片区、仙公山-泉州植物园片区的项目策划,配合做好洛阳古桥文化旅游项目的策划建设;做好罗马河文化生态保护示范区的保护和开发;加快推进仙公山4A级景区提升,积极推进绿野生态山庄、清源山北大门和泉州植物园加快建设。③动工建设洛江小总部经济区等项目,继续做好尚东国际、方圆大厦、洛江籍企业家联谊大厦等的招商、入驻。

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扶持建设一批温室大棚和智能温控大棚等,重点支持园丰农业科技等企业建设设施蔬菜智能温控大棚、现代花卉基地、林下种植基地,秉尚石斛建设石斛仿野生种植示范基地,大湖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温室大棚;鼓励各乡镇继续发展特色蔬菜基地、中草药或林下经济植物和现代花卉产业,推进马甲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建设。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推进以“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设一批蔬菜、花卉、龙眼等规模化、标准化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基地。推进泉美生物、绿宝等一批带动能力强的特色农业企业发展壮大;以泉美孵化基地为示范,引导农业企业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做足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把住农产品生产安全关,做好控肥、控药、控添加剂等工作,大力推广使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可降解农膜,规范农业生产过程;加大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

4、完善产业的支撑平台。持续推进园区建设。推进洛江经济开发区园区的生活性和生产性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河市西片区用地报批和首期用地的“三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华大科技创业园、霞溪工业小区、马甲大厅埔工业园区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加强人才培育引进。加强阳光国际集团(即泉美生物)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规范博士后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力争为企业培养和引进300名中、高技能人才。加快产学研平台建设。以实施“泉州制造2025”为契机,推动嘉泰数控与华中科大、福建工程学院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建立产业研一体的服务平台,以此带动我区工业生产自动化。

(二)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和开拓市场,激发消费潜能

1、强化项目带动效应。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2015年拟安排区级重点项目65项,总投资258.1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7.9亿元,项目涵盖水利、城建、社会事业、商贸服务、工业等五大方面。其中在建项目58个,年度投资37.11亿元;计划开工项目18个,年度投资5.37亿元;续建项目40个,年度投资31.74亿元。落实项目要素保障。落实第九轮审批制度改革方案,对项目开展前期服务和指导,促项目尽快落地;千方百计破解制约项目推进的征迁、资金难题,促进项目顺利建设。激发民间投资获利,加快推进近两年“三维”对接项目落地,引导如新南片区改造等政府项目采用PPP方式融资建设。强化大招商招大商。做好已出台的《洛江区招商引资项目奖励的暂行规定》的宣传,创新思路、有针对性开展产业招商、目标招商,组织重大项目与民间资本双向对接。同时,注重平时的项目策划、生成和储备。积极探索军民融合新路子,引导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生产领域。

2、努力保障出口稳增长。深化洛台合作。抓住泉州建设“一带一路”和福建省建立自贸区的契机,加大与台湾的交流合作,利用泉州台商商会会长在我区的优势,推进洛台在食品、机械、健康服务业、规模农业的经贸合作。做好有效服务工作。积极研究、对接、兑现上级出台的出口、退税等稳定出口的扶持政策,加大区财政的扶持力度;继续做好对出口企业进出口各项环节的跟踪服务,千方百计协调相关部门在融资、退税、外汇、通关、商检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解决企业在进出口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鼓励企业继续拓展出口新市场,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广交会、“9·8”、国际专业展会及电子商务等平台,鼓励企业培育境外自主品牌展会,搭建商品境外展示平台;促进企业积极申请国际认证,提高出口产品的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支持企业“走出去”,鼓励企业抱团拓展境外市场;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等外贸新业态,提升外贸企业的竞争力。

3、积极促进消费加快增长。持续培育消费热点。支持居然之家等大商超做大做强,促进美桥宏益奥特莱斯尽快营业,形成新的热点,加快一汽奥迪华氏4S店等一批汽车4S店开业。鼓励限额以上企业加快发展,培育3家限额以下企业转为限额以上企业,提升商贸流通业的档次和质量。努力提高居民收入。降低预防性储蓄,合理刺激消费;加快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加快建设河市农贸市场。加快农村新网工程建设,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繁荣农村经济,改善消费环境,增加群众收入。做好物价的监管、预警、调节工作,实现全年价格调控目标。

(三)着力推进宜居城镇建设,打造幸福家园

1、全力推动167核心区建设。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继续配合324国道丰洛段拓改和联十一线、联三线等道路前期工作,加快洛江区西环路等“三纵八横”主干路网建设,完善万安、双阳片区市政道路,启动经九路的前期工作。动工建设河市西片区污水处理厂,完成罗溪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加大城区环境建设力度。实施美丽洛江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持续推进“点线面”攻坚、“三边三节点”环境综合整治,做好洛阳江流域河市、马甲段的整治工程,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品质。抓紧七个片区城市化改造,推进阳江、后埭、新南、塘西片区安置房建设,以高品质的城区面貌集聚项目、资金和人气。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机制。加大智慧城管的建设力度,推进信息化管理。落实“两违”治理行动计划,依法治理“两违”,着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维护城乡规划建设秩序。以创建文明城市为目标,重点整治交通秩序,继续加强户外广告牌、报刊亭和占道经营专项整治,严格建筑施工和渣土运输管理,营造良好的城区生活环境。

2、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要以实施《泉州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契机,做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产业培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创新发展体制等文章,走出一条有洛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的路子。继续推进马甲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强化用地、资金、体制等要素保障,持续抓好旧镇改造之住宅及生活服务配套设施项目和新镇区流域、道路等项目建设工作,不断拓展镇区规模,继续打好仙公山旅游之牌,加大景区、景点建设;要加快河市旧镇区改造,实施新镇区之商住用地的开发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罗溪镇区建设,推进镇区中心东拓北移,完成沈海复线高速公路安置小区的建设;虹山乡要加快完善集镇生产生活配套。

3、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方案提出的要求,筛选培育一批具有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巩固已纳入市、区两级美丽乡村游沿线景点的成果,提升精品乡村游线路的内涵,整体提升美丽乡村建设质量;注重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保护修复原生态村落民居的同时,对村落的自然景观加以维护开发,并增加现代的景观设施。因村制宜,抓好重点污染物、水环境、大气污染的综合治理,建设清新村,保持村庄卫生整洁有序。

(四)着力深化经济领域改革,激发发展活力

1、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改革。积极引进金融机构来洛设立分支机构、总部,全年力争1家以上;争取洛江区村镇银行的设立,推动信和、铁拓等企业积极参与泉州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的组建;引导金融业机构创新产品、创新服务,更好地服务中小微企业;支持获批的民间资本公司、金融服务公司尽快营业;推动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引进风险投资、挂牌、上市等方式筹集资金,引导19家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加快上市挂牌步伐,力争新上市挂牌和上市企业各1家;进一步发挥财政周转金和企业应急资金的作用,为企业解决融资困难;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的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金融生态建设,积极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建设金融安全区。

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围绕推进法治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出台并完成机构改革,不断创新事业单位体制机制;开展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要加强部门联动,推行项目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探索建立专业化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税源管理模式;创新发展政府投融资载体,组建较大规模公司。开展商务综合行政执法省级试点工作。做好承接上级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工作,拓展和完善网上办事,审批事项网上办理。

3、推进城镇化体制机制改革。稳妥推进马甲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赋予试点镇相应的管理权限。创新转移人口管理服务机制,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有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推进农业、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土地等要素的流动机制,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4、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健全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机制,进一步凸显生态效益。完善生态补偿和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建立健全森林、流域、区域、矿产资源等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开展生态红线划定工作,科学划定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域等生态红线,明确开发建设和保护、禁止范围。探索生态公益林占补平衡新机制。

(五)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清新洛江

根据已出台的《洛江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全力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一要加快制度建设。区和各乡镇(街道)要建立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领导的工作机构和协调工作机制,围绕自身工作职能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同时,建立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全面落实建设责任。二要加强生态建设。启动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工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森林抚育、封育,实施“四绿”工程,推进洛江区名木古树保护,推进2个区级自然保护小区建设。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责任机制。实施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三要抓好节能减排。严格落实节能目标任务,强化目标责任制考核,加强监测预警;积极探索“低碳化”发展之路,落实重点减排项目,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加快节能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四要保障节约用地。实施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化用途管制。有序引导农村用地的流转,推广套种、轮作、间作等多层次的立体农业,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快清理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加大对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推广建设多层的标准厂房;探索地下空间不同用途土地的使用标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六)着力推进依法治理和民生保障,营造和谐环境

1、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工作,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推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稳步提升综治“三率”。实施“四五”依法治区规划,启动“七五”普法,健全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抓好法律援助,创新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管理模式,完善基层信访工作网络,畅通行政复议渠道,推行“阳光信访”,妥善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健全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实现调解网络在全区各工作领域的全覆盖。充分发扬民主,依法依规做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扎实开展安全发展城区创建活动,持续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治理,推进社区“网络化”管理。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设“食品放心”工程。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推进“五险”扩面,不断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实行城乡养老、医疗保险一体化,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强化城乡低保、“五保”动态管理,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实施百姓安居造福工程,加快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统筹推进石结构房屋改造,不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实施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力争新增城镇就业7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00人。保障进城务工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从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为我区的人口聚集创造便利条件。

3、扎实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创建教育强区,确保通过省级教育强区评估验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投入9000多万元建设区实验小学等8所学校教学楼、宿舍楼,完善教学设备设施;抓好闽南师范大学洛江附属小学和福建经贸学校新校区建设。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新农合制度,人均筹资标准提升至450元,参合率稳定在99.9%;力促区医院二级达标,深化与省、市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对接合作,培育优质医疗资源;创建国家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区,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办医,完善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加强卫技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医疗卫生保障能力。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着力培育文化龙头企业,组织文化项目及企业参加文博会;扎实推进全民健身和“武术之乡”工作,完善公共文体设施,做好区文化馆建设前期工作;继续做好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扎实开展计生工作,不断规范基层计生工作,巩固提高全区“双查”到位率、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和奖励政策兑现率,启动实施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帮扶救助制度。

各位代表,做好2015年经济社会各项工作任务繁重,我们要全面落实区委的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指导、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完成或超额完成今年确定的目标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