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金融工作2018年情况和2019年计划
来源:市金融监管局 2019-10-28 10:44 阅读人数:1

  一、2018年工作情况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金融工作紧紧围绕“五个泉州”战略部署,按照赶超跨越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认真落实金融工作三项任务,保持金融稳中向好、稳中有进势头。11月底,全市各项贷款余额6373.36亿元,同比增长5.29%,比年初新增293.58亿元,企业上市发债融资规模144亿元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三大板块”领域新增贷款占全市新增贷款的67%,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10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74%11月底,全市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6.3097%,比去年同期减少17.12个基点;实现了实体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健康发展。 

  )加快金融资源集聚。打造形成金融产业集群。泉州银行、晋江农商行、石狮农商行筹备启动IPO,泉州农商银行完成增资扩股。加快泉州金融研究院运作,建成泉州金融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初步建成泉州(东海)金融供应链集中区,晋江金融广场已建成正在招商。泉州金改区获批开展台资企业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试点。拓展提升直接融资服务。启动新一轮支持企业改制上市工作。建立产业基金子基金投资进度阶梯督导机制,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及子基金累计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56.83亿元。推进建设基金小镇,设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金,新增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企业30家。推进区域资本市场建设,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4家,海峡股权泉州交易中心挂牌企业新增103家,达到708家。实施引资入泉工程实施“引资回泉”“留资驻泉”工程,建立银行、异地泉商有效对接渠道,组织常态化的泉商资金回存对接活动,吸引国企、大型民企将各类资金存放本地银行,至11月底各项存款余额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深化金融服务创新。改进创新模式鼓励银行业机构顺应数字化趋势,运用互联网思维,做活线上产品,创新申贷模式,加快发展“金融+互联网”服务,加快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和互联网技术应用等金融科技在产品研发、信贷模式等领域的创新发展与应用。比如,建设银行泉州分行“小微快贷”累计为全市4456户小微企业授信金额24.34亿元;泉州银行与微众银行合作推出“微粒贷”,截至11月末,为52.82万户发放“微粒贷”贷款余额41.17亿元。开展全市首次金融创新产品(项目)评选,共评出原创奖”5个、创新应用奖”10加快重点创新。在全省首创经济组织股权质押贷款融资,在全省率先开展险资直投支农融资试点。品尚电商与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签署信用共享协议,实现泉州市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对接。启动建设企业公益性综合信用评价体系。启动设立全国首个社会信用建设公益基金。创新金融监管。建立金融工作议事协调机制,明确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等7类机构履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推动建立金融监管体系,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丰泽区、晋江市、石狮市设立金融工作局,南安市在财政局加挂“金融局”牌子。 

  )提升服务实体成效。扩大信贷投放把握央行出台定向降准等系列政策有利时机,争取省行、总行加大对泉州信贷规模倾斜。1-11月,全市银行业机构对泉州市295个重点项目授信额度1824.91亿元,贷款余额544.05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274.43亿元和130.82亿元。加快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推进新型供应链金融模式稳步推进一品嘉供应链金融平台建设,持有市场、有订单、轻资产企业融资。深化N+1+N”供应链融资模式,覆盖34家核心企业、563家上下游企业。推广应收账款融资服务,287家企业在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融资186.06亿元。提升普惠金融水平设立“三农”特色支行、事业部40个,推进涉农金融产品增户拓面,深化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强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小微企业贷款专营机构235家,推行“442”政银担合作风险分担机制,小微企业信贷覆盖率为39.44%。为全市62658“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购买政府扶贫救助责任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金额37.59亿元。至今累计赔付扶贫保险1239人次,已决赔款金额316万元。 

  二、2019年工作计划 

  2019年金融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稳金融”决策部署和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经济工作会精神,按照“金融稳控再加力”的要求,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坚决打赢金融风险防控攻坚战,大力提升服务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能力,为“五个泉州”建设和高质量赶超跨越提供坚强的金融支撑。 

  (一)突出集聚提质,加快现代金融发展。重点抓好:一是推进金融资源集聚。加快推进泉州(东海)金融供应链集中区、晋江金融广场、高新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等载体建设,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加大人才投入力度,发挥泉州金融研究院作用,开展高层次金融人才评选和涉外金融人才培训,推进兴业银行泉州分行实施人才自主认定试点。二是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加快海丝基金小镇建设。构建天使投资、创业投资服务平台,建立投资人俱乐部、初创项目培优资源库,打通异地资本、优质项目入泉通道。发挥财政资金、国有资本的杠杆作用,提高产业投资基金及子基金投资效益。三是加快特色金融发展。加快发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保持全市地方法人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开展台资企业资本项目管理便利化试点,扩大跨境电商外汇支付、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规模。深化金融支持自创区建设,全面推进“助保贷”“科创贷”“领军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三大业务。 

  (二)突出实体融资,提升支撑服务能力。重点抓好:一是发展供应链金融。指导帮助供应链核心企业完善供应链金融模式,帮助成长性好,有市场、有订单,但缺乏抵押能力的企业融资。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对接银行,形成带动和示范作用。推动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和供应链平台开放共享信息,加强供应链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提升供应链金融服务水平。健全供应链金融担保、抵押、质押机制,推动供应链金融市场规范运行,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二是突破企业上市融资。全面推进企业上市“育苗成林”工作,全面推进实施领导挂钩联系、上市公司“导师制”等工作机制。抢抓“科创板”机遇,指导后备企业根据“科创板”要求完成股份制改制。加速国有资产资本化,“借壳”培育独角兽企业。与此同时,探索创建民营企业市场化债转股,选定若干项目进行重点推进。三是完善产业投资基金体系。完善产业投资基金及设立子基金、直接、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和投资保障等引导方式 

  (三)突出社会关注,发挥保障薄弱功能。重点抓好:一是加强支农支小扶贫。深化晋江、石狮、永春等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鼓励创新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抵押、林权抵押、供应链融资等金融产品,加大乡村振兴信贷投入。运用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银行加大单户授500万元(含)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以及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发放,健全“无还本续贷”管理,充分发挥政策性担保公司作用。推动银行加大贫困农户小额贷款投放力度,深化光伏、农村电商等扶贫金融扶贫创新,提升金融精准扶贫服务水平。二是强化支持民生补短板。鼓励银行建立适合民生领域特点的授信审批、信用评级、客户准入和利率定价制度,为民生补短板提供差异化信贷支持。推动银行主动服务“四心工程”,重点抓好教育、医疗、养老、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的融资服务,促进项目早建设、早提款。争取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基础设施等补短板项目中长期贷款支持三是提升保险兜底功能。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安全生产责任险等试点,扩大“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精准扶贫保险覆盖面。优化“政府政策支持+保险资金融资+保险风险保障”形式,利用人保“支农贷”业务,推进险资直投支农融资试点。打造特色农险“一县一品,一品一策”。 

  )突出监管职能,维护区域金融稳定。重点抓好:一是管机构。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依法依规实施监管。强化对辖区内投资公司、开展信用互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众筹机构、地方各类交易场所等的监管二是管日常。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特别是抓住市场准入的监管,大力提升监管实效和能力。加强部门协同监管,统筹推进各县(市、区)金融监管与发展,加强底线监管、靠前监管、科技监管。积极引入第三机构专业力量,加大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加大类金融机构分类评级评价结果的运用。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提升行业整体规范化水平。三是管人员。落实地方金融机构高管任职管理的具体措施,确保其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就任时和在任期间始终符合相应的任职资格条件,拥有相应的任职资格,防止地方金融机构内部管理风险。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