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体育局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
来源:泉州网 2018-01-31 10:19 阅读人数:1

泉州市体育局

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计划

 

2017年,我局在省体育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将体育工作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拓宽发展视野、突出夯实基础、科学谋划新篇,努力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巩固竞技体育影响力、扩容体育产业增量,圆满完成第十三届全运会各项任务,成绩优异获得省体育局的表彰,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20132016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市体育工作呈现出全面发展的新局面。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7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是服务民计民生,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和设施普及普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全民健身“六边”工程建设为着力点,致力打造更加均衡、更加全面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

1打造全民健身多元活动体系坚持把群众对健身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动力,以提高公众参与度为核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普及群众体育、扩大受众面。以“全民健身日”和传统节假日为节点,市、县、镇、村四级全年共举办各类全民健身活动3500多项,参与人数达到200多万人,环保骑行、篮球等级联赛、电子竞技大赛、半程马拉松越野赛、厦漳泉同城化网球邀请赛等各种类型的全民健身活动吸引广大群众参与,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持续深入开展。市直机关运动会、第十届全市老年人健身运动会及全市中小学生联赛等全民健身活动的成功举办,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群众的健身需求。以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健身工程为抓手,培育出百队千场广场篮球赛、南少林传统武术大赛、高山徒步大赛等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同时,以“一区(县、市)多品”、“一街(镇)一特色”、“一行一品牌”为切入点,依托具有特色性、区域性、规模性、连续性的赛事活动,打造系列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活动,涌现了晋江市全国健身健美冠军赛、全国沙滩排球锦标赛、晋江国际马拉松比赛,南安市“郑成功杯”篮球邀请赛、石狮市象棋锦标赛等品牌赛事,激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热情

2强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职能。实施运动促进健康行动计划,积极推广“运动是良医”、“科学健身是良方”的理念;健全市、县区、乡镇、社区四级体育组织网络,为市民健身提供科学指导和服务;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普及科学健身知识、传授科学健身技能、宣传科学健身效果。今年来,共举办2期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培训骨干人员245人。截至2017年底,泉州市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4526名,其中国家级70人、一级340人、二级2988人、三级11128人。

3加大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力度。坚持以项目为支撑,持续完善和提升群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全市群众体育健身条件,不断完善居民“15分钟健身圈”。2017年争取省、市两级财政投入资金5895万元,建设省级城市社区全民健身设施项目

31个(含15个省级社区多功能运动场6个室内健身房7个笼式足球场、3个门球场;建设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100个(含60条全民健身路径、10座多功能运动场、新建10座、改造提升20座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

4完善体育社会组织网络体系强化市全民健身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健全市(区)、县(市)、镇(街道)、行政村(社区)、自然村(小区)五级全民健身纵向组织网络。形成覆盖各单项体育协会、人群体育协会和俱乐部等全民健身的横向组织网络,推动体育组织的实体化进程。截至2017年,泉州市各县(市、区)全部成立体育总会,市级单项体育协会32个,全市含各县(市、区)共有社会体育组织与团体332个,健身站点663个。各级社会组织和团体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积极开展不同的体育项目,吸引不同人群、不同行业的群众参加全民健身活动。

二是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

1.持续开展市级中小学生体育联赛。坚持与市教育局联合举办泉州市中小学生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径、啦啦操、五祖拳操等市级联赛,其中还将排球、足球联赛放在学校举行,通过校际比赛,进一步扩大联赛影响力,引导和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运动,提高学生体质。2017年全年共有4200余名学生参加市级联赛。同时,通过市县两级联赛选拔运动员参加了福建省各项中学生体育联赛,在田径、篮球、排球等项目上长期处于全省前三名的水平。通过实战,也检验了我市中小学校体育业余训练的成果和水平。

2.注重加强学校体育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组织体育传统学校体育教师参加国家体育总局及福建省体育局组织的各项高水平教育集训、培训。2017年组织体育教师参加了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举办的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国家集中培训、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校长培训班;福建省体育局举办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班等多项培训,有力地促进了各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的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

3.积极推动创建各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学校。通过创建活动开展,进一步夯实学校体育的各项软、硬件设施水平。目前全市共有3所中小学校被评定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58所中小学校被评定为省级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同时联合市教育局每年对省级以上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进行体育工作考评,通过考评督促和推动各中小学校的体育工作开展。20178月,我市的晋江金井镇毓英中心小学、泉州市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培园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3-2016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三是夯实人才基础创新业余训练机制提升竞技水平

紧紧围绕第十三届全运会和第十六届省运会,加大项目布局,加强体育队伍建设,竞技体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第十三届全运会比赛成绩优异。第十三届全运会于今年827日至98日在天津举行。我市共有98名运动员入选福建省体育代表团参加田径、击剑、帆船帆板等23个项目的决赛,参赛人数和参赛项目创历届新高,实现了重大突破。赛前做好备战工作,全力配合省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做好泉州籍运动员的思想政治、后勤保障工作。比赛场上,我市体育健儿斗志昂扬、不畏强手、顽强拼搏,在群众体育项目比赛中,共有18人次在男子三人篮球、象棋、龙舟、羽毛球、健身气功等5个项目上夺得162铜;在竞技项目比赛中,共有8人在7个项目上获得7枚金牌,8人在7个项目上获得11枚铜牌,我市运动员所获金牌和奖牌数均位居全省各地市之首,创造了我市全运会参赛历史最佳记录,得到了省体育局的高度赞扬,并向市政府发出感谢信,对我市的体育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泉州市体育局、南安市文体局被省体育局授予“参加第十三届全运会突出贡献奖”。

2省运会备战工作稳步推进。狠抓省运会的协调与组织保障。根据《关于进行新周期运动员网络注册的通知》及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等文件精神,及时与各县(市、区)少体校、市少体校、市体工队等训练单位取得联系,按时完成了我市800余名运动员的网络注册及省运会运动员资格确认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与各项目教练员及基层各体校的沟通,协助教练员做好运动员的招生及训练,全面了解我市各项目的现状及兄弟地市的情况,对各项目的成绩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组队参赛对策,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认真办好年度17个项目的泉州市少年儿童锦标赛,通过比赛检验了训练效果,进一步强化体育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和我市组队参赛的选拔工作。组队参加了31个项目的省锦标赛,获得11枚团体金牌并带入第十六届省运会。

3.以评促建,夯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础。进一步贯彻落实《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实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精品工程,以“基地”创建活动为平台,指导各级体校在场地设施、业务管理和办学保障等方面加强建设并在资金上给予扶持,促进各级少体校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今年,泉州体育运动学校、南安市少体校、晋江市少体校顺利通过本周期“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认定。安溪、德化、惠安等地体校通过本年度“福建省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复评。泉州市剑影实验学校、泉州南少林国际学校被命名为“福建省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4.加强训练员、裁判员队伍的建设。按照竞技体育项目发展需求,结合我市体育项目发展的实际,市体校招录了足球、篮球、举重等项目的年轻教练员5名,为我市教练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结合全年泉州市少儿比赛,组织360余名教练员、裁判员参加全市排球、田径、击剑等项目的专项业务培训,并积极推荐优秀的教练员参加省击剑、网球、羽毛球等项目教练员培训班,促使教练员、裁判员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了教练员、裁判员的专业素质和训练水平。

5.抓好赛事的协调与组织保障。协助晋江市做好2017晋江特步马拉松比赛的竞赛组织工作以及国家攀岩训练基地落户安溪县的相关事宜。按照省体育局的要求,对在我市举办的省青少年跆拳道、少年篮球锦标赛的比赛场地和比赛器材进行细致的准备落实,同时做好相关裁判员组织、培训工作。

四是助力城市发展,强化培育引导增强体育产业实力

充分发挥泉州已有的产业优势,引导体育企业自主创新,大力发展体育赛事经济,加大对体育产业特别是本体产业的扶持,推动我市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

1.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加快泉州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建设步伐,以市政府名义出台《泉州市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十一条措施》对体育产业进行优惠扶持。建立泉州市体育服务企业名录,备案体育服务企业106家;聘请11位对体育产业政策有较深入研究以及熟知我市体育产业发展情况的知名人士为我市第一批体育产业专家,并组织下乡与企业沟通交流,主动服务我市体育企业。发挥先进引领,开展2016年度体育服务十佳企业评选工作,评选体育赛事运营企业、体育健身休闲企业、体育培训服务企业、体育场馆运营企业、体育旅游服务企业等5类优秀企业,通过对优秀企业的培育与孵化,使其在区域体育产业发展中发挥引领和导向效力,引导我市体育服务企业进一步优化经营模式。利用省级体育产业专项资金对我市23家体育服务企业进行补助,补助金额达435万元,扶持我市体育服务企业健康发展。

2加快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积极申办和承办国际及国内的品牌体育赛事,以“一区(县、市)一品”、“一街(镇)一品”为切入点,逐步形成环泉州湾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匹克杯”百队千场篮球赛、“南益杯”2017国际网球公开赛·泉州站 “谁是舞王”中国广场舞民间争霸赛、晋江国际马拉松比赛等一批具有区域特色、国际影响的品牌赛事。完善“政府引导,企业承办,社会参与”的体育赛事运作模式,提高赛事策划运作水平,有效放大赛事综合效益2017环泉州湾国际公路自行车赛122-4日在泉州成功举行,共吸引到18支国内外高水平职业车队参赛,赛事的举办成功将泉州的城市品牌、产业品牌、文化品牌、旅游品牌融入其中,不仅展示了自行车竞技的巅峰,同时讲述了 “海上丝绸之路”泉州现代化建设成果的美丽新故事。

3.扶持体育健身休闲业发展。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着手起草我市健身休闲产业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晋江成昌体育综合体等14个项目被列为省体育健身休闲重点项目,德化桃仙溪漂流等5个休闲项目参展2017年中国体育旅游体育文化博览会,安溪棒垒基地、安溪龙门运动休闲小镇、晋江深沪体育小镇3个项目在20181月份全国体育产业大会上展示。

4.推进体育产业多元互融共通。积极推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互融共通,开创体育产业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加大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充分利用丰富的海洋、岛屿、港湾、沙滩资源、山水生态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着力打造集旅游休闲运动、民俗传统体育、休闲农庄等元素的户外运动基地、自驾游营地、拓展训练营地等,洛江石龙谷体育旅游公园、南安水世界、晋江围头湾体育休闲基地相继投入使用,吸引众多游客前往体验,安溪龙门镇运动休闲小镇、晋江深沪体育小镇开工建设,将进一步丰富我市体育产业业态。先后举办了全国高山徒步大赛、 泉州首届山地露营节、第二届泉州海丝古城徒步穿越活动等赛事活动,在激发群众全民健身热情的同时,也充分展示了泉州的独特魅力。与泉州乐赛体育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协议,共同建设泉州体育服务平台(www.qzsports.cn)并上线,目前已开通体育场馆预订等服务,我市公共体育场馆和私营体育场馆将陆续列入其中;下一步,将开放运营培训、参赛等其他服务。

5.抓好体育彩票工作。加强渠道规划建设,针对电彩月销量累计3次低于2万元的网点,按《代销合同》规定进行淘汰,全年共淘汰102家;加大私彩打击力度,防范私彩对网点的渗透,保障运营网点的质量。加强各片区专管员网点星级评定工作监督,明确要求各片区专管员做好网点星级评定工作,对所有四、五星级网点的进行验收,对三星级网点进行抽查验收,以网点星级评定工作为抓手,不断提升网点形象建设及网点质量,并进一步巩固网点的形象建设。2017年,全市共销售体育彩票16.9亿元。

五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创新,增强体育发展活力

2017年,我局认真落实深化体育改革的工作部署,注重发挥市场在体育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政府对体育发展的主动和引导作用,以创新促发展,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1.加快部门职能转变,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梳理行政职权、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编制并公布了体育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进一步规范和改进体育行政部门的行政审批行为,认真做好入驻行政审批事项的标准化规程和服务指南编制工作,目前已有2项行政许可、2项行政确认、2项其他行政权力、1项公共服务事项等7项行政权力入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和省网上办事大厅运行。推进简政放权工作,对进驻中心的所有审批事项全面取消下放至业务科室,涉及到领导签批的,直接授权业务科长签批;对应该下放至县级部门的事项,严格按照要求做好下放和衔接工作,今年我局下放至县级的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有2项行政许可(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游泳,含5个子项)、设立健身气功活动点审批)、1项公共服务(开办部分危险性大、技术要求高的体育经营项目备案)、1项其他行政权力(健身气功活动站点年检)。

2.推进足球事业改革,夯实发展基础。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足球发展中长期规划》、《福建省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配合市发改委积极推进足球事业改革。积极推动我市一批公共足球场地设施建设,我市共有86个项目入选福建省2017-2020年公共足球场地设施建设储备库, 项目数量居全省第一。协同教育部门开展校园足球,通过体育课、足球俱乐部、兴趣小组、文化节、邀请赛、校园联赛等形式开展足球特色活动,培养更多专业足球人才夯实青少年足球基础,建立健全校园足球发展的长效机制。

六是加强体育文化宣传与对外交流,提升城市软实力

1.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泉州的侨乡优势,加强泉州对外体育交流与合作,举办首届海峡两岸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承办央视体育频道“谁是舞王”中国广场舞民间争霸赛大区赛第二站永春站、全国青少年足球精英赛决赛、昆仑决城市英雄2017年赛季启动仪式,组织参加世界华人篮球赛等赛事,扩大泉州体育品牌影响。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汇集体育健身与竞技娱乐的民俗活动,挖掘和传承闽南传统体育文化,加强民族民间民俗传统体育保护和推广,打造特色体育节庆活动。例如端午节期间,石狮市举行的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到今年已举办十一届;晋江市安海镇的水上捉鸭子活动今年列入第九届海峡论坛、晋江市(安海)第六届两岸端午民俗旅游文化节的活动之一。永春县借助永春白鹤拳传统体育优势,引导民间资本拍摄白鹤拳电影《擎天画卷》、《极品师徒》和白鹤拳动漫《五色羽传奇》,并组织海外华人永春青少年武术寻根之旅和永春武术爱好者赴东南亚、美国、欧洲武术交流等体育参访活动,展示泉州传统体育文化良好形象,推动闽南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

2深化对外交流合作。 31届泰王杯国际帆船赛泉州号获当日总成绩第三、2020年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的成功申办及2017国际沙滩足球大奖赛、“南益杯”2017国际网球公开赛·泉州站比赛、2017年海峡两岸(泉州)高山徒步大赛等国际性赛事的举办,进一步拓展泉州体育的国际交流平台,密切交流交往,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体育对外交流新格局。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是转型发展的思路有待进一步强化,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以及县、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还不够平衡。

二是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问题凸显,部分村、社区等单位缺少资金和专人管理造成健身器材老化损坏

三是向上级输送优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数量偏少,缺少高水平教练员、运动员。

四是体育产业体量虽然庞大,但仍旧是以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制造为主要支柱的传统产业,体育服务业基础依然十分薄弱,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中介业、体育场馆业发展相对滞后,体育产业结构呈现“一强多弱”的特点。

三、扎实做好2018年各项体育工作,扎实推进体育强市建设

2018年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奋力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关键一年。全市体育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凝心聚力,知行合一,狠抓落实,真正构建起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工作格局,推动泉州体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重点,不断提高全民健身整体水平

1.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全民健身运动会、“全民健身日”和传统节假日为契机,创新体育活动形式,组织开展适合青、老、妇、残等不同对象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比赛,全年举办活动项目超过500项,全年参与活动的人数40万以上,其中:市级全民健身运动会比赛项目50项,县(市、区)比赛项目450项以上,不断扩大体育人口。进一步做大做强百队千场广场篮球赛、泉州市全民健身千人自行车骑行、泉州市篮球等级联赛等具有本土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品牌赛事,培育富有泉州地域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品牌。组织泉州市直机关工间操培训并进行比赛或开展展示活动,全面展示市直机关单位干部职工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引领和推动全市群众性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做好省运会10个群众项目的组队、集训和参赛工作,同时做好承办的桥牌项目的赛事场地与竞赛后勤保障。

2.不断完善全民健身设施。继续推进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完善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向省里多争取城市社区全民健身设施项目,扩大市级项目多功能运动场数量。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初步安排建设60条全民健身路径和15座多功能运动场。做好省、市项目的摸底、场地基础设施的督查,在场地上报和场地基础设施过程中开展1-2次督查检查,协调处理项目建设中遇见的问题,确保按时序进度完成任务。

3.加强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按照《泉州市体育类社团组织评估考核办法》,推进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逐步引导体育组织走向社会化、实体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组织对体育类社会组织进行等级评估,根据得分高低分为3A2A两个等级,按照参评协会数30%15%左右评定。对获得3A2A及参评的社团组织给予一定奖励,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进一步激发体育组织活力,完善体育管理架构。

4.加强全民健身科学指导。举办2期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培训100名以上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督促县(市、区)开展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和省体育局的要求,做好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网上系统录入工作。开设全民健身大讲堂,定期举办科学健身讲座,组织相关专家、运动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提高市民健身科学素养。与泉州师院体育学院合作,探索建设新型国民体质监测站(点),为群众提供体质监测、运动能力评定、健身指导等服务,计划组织开展25003000份样本量测试。

5大力扶持品牌体育赛事。积极承接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型体育赛事,积累办赛经验,不断提高大赛竞赛组织水平和城市的美誉度。以晋江、丰泽、石狮为中心,着力打造国际网联巡回赛、晋江沙滩排球赛、半程马拉松赛、CBA联赛晋江主场、高山徒步大赛等专业品牌赛事和专业职业赛事。以鲤城、永春、石狮为主体,以东亚文化之都为依托,大力挖掘和弘扬南少林武术、永春白鹤拳、五祖拳、太极拳、狮阵武术等传统武术品牌,着力打造永春国际白鹤拳文化节、海峡两岸狮阵武术大汇演、国际舞狮舞龙大联动等武术品牌赛事。充分利用海上泼水节、拍胸舞、龙舟竞渡等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在国际和东南亚的知名度,打造成为东南亚民间民俗传统体育赛事交流中心。

6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不断深化对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的认识,充分发挥优秀退役运动员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带头示范作用,鼓励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入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行列,影响和带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中去。学习和借鉴民政、文明办、共青团等部门和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的经验和优势,利用“全民健身日”、“世界志愿者日”、全运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突出全民健身主题,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探索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组织保障、经费筹集、注册管理、项目策划、活动开展、表彰奖励等方面的经验,逐步建立完善长效化机制。

(二)努力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

1.继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主动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锻炼,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并落到实处。配合教育部门,办好一年一度校运会。充分发挥各青少年俱乐部的作用,广泛组织社区青少年体育竞赛交流活动,努力构建学校、社区和家庭相联系的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网络。主动与教育部门沟通,稳步推进我市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

2.办好体育传统校。加强与市教育局的沟通协调,办好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棋类和游泳等中小学传统校比赛,并努力提高办赛规模和档次。争取与教育局联合举办传统校、网点校带队教师业务培训和裁判员培训各1期,进一步提高我市学校体育整体水平。主动配合教育部门有名有实地办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积极向当地政府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激励措施,切实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办成广大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乐园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摇篮。

(三)以备战省运会为契机,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

1.全力备战第十六届省运会。拟定省十六届运动会各项目负责人及教练员职责,并做好各项目责任分解工作,把具体的项目责任落实到单位。严格管理,抓好各项目的训练工作,根据项目的特点、规律和每个队员的个体情况,制定赛前训练计划,明确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在实力对比和分析主要对手的基础上,针对问题制定措施,针对不足寻找对策,着力解决薄弱环节,提高制胜的能力。加强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体育道德建设,从思想上,作风上,纪律上严格要求,坚持"教育、自律、制度、监督、惩处"的方针,教育引导各参赛单位,参赛队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胜负观,强化体育道德和反兴奋剂观念。

2.进一步完善竞技体育项目布局。根据下一个周期各项目的年龄设置,加快各项目的梯队建设,做好新生的集训和选拔,防止年龄断层现象。多金牌项目和基础项目如田径、游泳等争取有新发展;加大力度扶持一些滑坡项目、弱势项目如拳击、体操、举重、皮划赛艇、蹦床、射击等,力争取得明显的突破,确保我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

3.全面启动“三大球”建设。以足球项目改革为龙头,全面启动振兴“三大球”的系统工程,会同市发改委制定出台《泉州市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泉州市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泉州市足球场地设施建设规划》。加强“三大球”后备力量培养和队伍建设,借助社会资源振兴“三大球”发展。在全市中小学普及开展足球运动,鼓励各基层体校选拔有基础的运动员组队集训、参赛。市体校继续与泉州一中共建女子足球队,同时探索与安溪暴风足球学院合作共建男子足球队。继续推动篮球、排球项目的普及,各县(市、区)新增篮球、排球训练点,经市级组织审核,符合要求的,将在政策上给予扶持。

4.推动“体教结合”向纵深领域发展。坚持和完善“体教结合”模式,鼓励各县区开展1-2个适合本地区特色的项目建立网点,加大对基层业训网点在师资、奖励和器材的扶持力度,切实强化业训网点的硬件设施,更充分的调动各基层训练点真抓实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继续指导符合条件的各所少年儿童体育学校加快软、硬件建设,调整补充教练员队伍,做好新周期“福建省重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夯实我市体育后备人才基础。

5.加强教练员、裁判员队伍建设。大力加强教练员队伍的教育、培训和整合,立足培养本土年轻教练员队伍,根据我市项目发展的需求,继续引进高水平教练员,全面提升教练员队伍的整体水平,为我市全面建设竞技体育优势平台构筑人才高地。加快对年轻裁判员的培养,创造条件为其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努力提高裁判员的水平,以适应我市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需求,同时,多为基层培训一批骨干裁判,更好的为基层服务。

(四)以建设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为依托,推动体育产业进一步发展

1.进一步完善产业服务体系。完善体育休闲企业目录库更新方法。制定出台我市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促进我市体育服务业发展。设立市级体育产业专项资金,扶持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产业。推动“体医结合”,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加强体育产业人才基地和人才工作室建设,举办公益性体育健身和体育产业经营培训(讲座),提升我市体育产业工作整体水平。

2.多措提升体育消费水平。继续举办环泉州湾国际公路自行赛,进一步提升赛事的层次和影响力。推进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创办各类体育培训机构,重点支持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跆拳道、游泳等项目培训;发挥省市两级体育产业专项资金的作用,引导社会资金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进一步做大国际女子网球巡回赛、CBA联赛晋江主场、汽车越野场地精英赛、半程马拉松赛等现有大型体育赛事。盘活公共体育设施,支持大型体育场馆以及以开展体育健身服务为目的的全民健身中心的开发利用,积极利用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开展各类符合群众体育需求的体育项目培训班,逐步加大体育培训在整个场馆经营业务中的份额,引导居民适度体育消费,促进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健康发展。

3.努力提高体育彩票销量。继续做好各项促销,特别针对大乐透玩法加强投注引导,针对胆拖票、追加票、复式票上做自主营销活动。继续做好新增竞彩网点销售工作,加强新增网点竞彩基础知识及网点营销培训和“旗舰店”试点管理,促进竞彩销量健康发展。以星级评定工作作为网点管理制度为抓手,加强渠道基础建设与维护工作。持续完善专管员的绩效管理制度,以绩效考核为抓手,加强专管员队伍素质建设,加强专管员业务管理能力,提高专管员网点管理与服务水平。严格贯彻落实销售代表考核制度,提高销售代表队伍的积极性,促进即开一类行业渠道规划建设健康发展。

(五)继续深化体育改革,破除制约体育发展障碍

1.积极探索单项协会的实体化。进一步完善单项体协的组织机构、工作机制和规章制度,明确协会的职责和权利,充分发挥单项协会的管理职能,同时加强对单项体育协会的指导与服务,提高协会会员的整体素质,推动单项协会的发展,使其形成自有特色的体育社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进一步发展壮大体育社团队伍。2018年计划成立1-2个体育单项协会。

2. 推动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质量提升。继续按照省、市审改办和市行政服务中心的要求,做好入驻行政服务中心审批事项规范和服务工作,批量形成电子证照,确保“最多跑一趟”事项的办件率,提高“一趟不用跑”事项。2018年,将对其中3项(3项事项为:举办跨县(区)健身气功活动批准、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审批、因特殊情况需要临时占用公共体育设施批准)提升为“一趟不用跑”,争取将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潜水、攀岩、人工滑雪)(含2个子项: 申办经营性潜水、攀岩、人工滑雪场地审批和许可证载明事项发生变更申请)提升为“一趟不用跑”,提高服务群众效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