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泉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总结暨2018年工作思路
2018-03-27 17:08 阅读人数:1

2017年,我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围绕创城、创卫、城市双修、海丝申遗等中心工作,推进执法体制改革,实施城市精细管理,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活动,得到住建部通报表扬。被评为全省“两违”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一、2017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扎实推进执法体制改革。呈报出台《泉州市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配合编制部门提出三定初步方案,推动机构综合设置。组织梳理拟集中的175项行政处罚权,呈报确定综合执法范围。代拟《关于加快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确定执法人员配备比例。完成全市在编在职执法人员换装及军事化训练。承办住建部华东片区执法体制改革工作交流会,在会上作重点发言得到与会领导和同志的高度肯定。服务群众推动发展获住建部城市管理监督局专函约稿。

(二)开展市容环境整治,改善城市环境品质。实行错时上下班制度,落实节点守点责任。加强城市乱象综合治理,加大农贸市场、学校、景区、车站、医院周边管理力度,查处占道经营204538处。出台占道经营长效管理制度,全市784136个摊位纳入统一管理,丰泽区东涂社区便民服务点试点取得经验。深化无癣城市创建, 牛皮癣清洗市场化运作延伸至背街小巷和小区,共清洗牛皮癣”784万多张,停机404个。全力服务推动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督促整改问题6125处,追责问责17丰泽区试点推行校园、景点、车站、医院等周边环境自治管理;永春县开展夜市摊点摸底登记造册,通过签订市容管理承诺书,规范夜市经营秩序;开发区采取路边举牌柔性执法方式治理占道经营。

(三)启动提升专项行动,深化两违治理。结合省、市工作部署,启动新一轮两违综合治理巩固提升三年专项行动充分应用数字城管、手机执法、无人机等手段,强化新增两违巡查监管,对新增两违实行露头就打,出土就拆,发现一起、拆除一起,深入开展进出城通道两侧违建专项治理,全市拆除两违面积582.65万㎡,超额完成省上下达目标任务的57%。完善无违建创建标准和验收办法,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共创无违建家园,创建石狮市、开发区2 无违建县(市、区),鲤城开元等28无违建乡镇(街道)。洛江区按照控新理旧原则,每周组织大型拆违行动,严控新增两违泉港区落实七个环节(即,信息收集发布通报快速查处督查核实整改执法评议核销责任倒查)实现镇(街道)无违建创建;石狮市联合国土规划和房产管理局采取限制房产抵押、交易、办证等措施遏制商品房违建;惠安县出台困难群众住房解决实施方案帮助困难家庭解决住房问题,2017年共扶持35户农村低保家庭及24户重点优抚对象建设安居房;台商区组建城市管理艺术团,让城管+艺术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面对面宣传两违政策,提高城管执法声誉。

(四)实施精细化管理,营造宜居和谐城市。完成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管理水平的课题调研,深化社区营造试点工作成立泉州街巷营造工作坊,组织华新、龙岭、松林、宝山和万福5个试点社区总体规划设计,完成社区营造项目62个,推动城市共建共管共享。推广中山中路、西街精细化管理试点经验,实行部门管理、商户自治。发挥城管办职能作用,依托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牵头推动城市管理提升行动各项任务落实。鲤城区成立店主委员会,实行业主自治,及时劝导不文明行为;永春县积极推进城市管理示范街创建,从市容环境、园林设施、广告设置等方面抓规范管理,逐步拓展示范街创建项目。

(五)实施综合考评,搭建智慧城管平台。在原有145个公安视频点的基础上,将公共自行车视频和16处海丝申遗点视频监控接入数字城管平台,逐步建立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实施信息采集市场化运作,扩大采集范围,将共享单车乱停放、中心市区健身设施、高空广告、创城、创卫和申遗等相关指标内容纳入信息采集范围,拓展数字城管平台功能。2017年中心城区共采集信息31.98万条,立案25.45万件,处置25.01万件,案件处置率98%。全面启动城市管理综合考评活动,协调各区上解考评经费1000万元,制定《泉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考评检查评分及资金奖补实施细则》,对城市卫生、占道经营、牛皮癣、建筑工地、户外广告、农贸市场等进行考评,每月发布通报、兑现奖补。晋江市推出晋江城管家”APP,拓宽群众参与渠道,增加监督、互动、信息服务、义务处置等功能,引导群众参与城市管理,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六)开展进出城景观整治,落实泉州“XIN”行动。出台《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和《中心市区进出城道路两侧户外广告和违章搭建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整治范围、目标和时间安排,确定《整治清单》10批,完成拆除进出城通道两侧违章户外广告和违章搭盖645处,面积1.8万余平方米。结合现有建筑废土管理程序,重新修订《泉州市核发建筑废土运输路线牌流程》和《运输路线牌申请表》,拟制《泉州市工程渣土与建筑垃圾清运处置责任书》,进一步加强工地和运输车辆审核把关。组织对全市在建工地基本信息和视频监控建设情况的核对,完善信息资料实行源头监管,全市80多个在建工地多数在工地出入口安装了视频监控。结合创城、创卫和申遗等中心任务,制定工地施工专项整治方案,组织渣土车滴洒漏及乱堆倒建筑垃圾整治,共查处土方车滴洒漏”2414件,暂扣车辆1938部,核准发放运输路线牌718块,查处施工噪音扰民1248件。安溪县严格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对滴洒漏实施严管重罚,规范渣土车运输管理。

(七)推进落实环保督察,打好环境整治硬仗。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提出加强环保整治、实行值班值守、严格信访办理、规范档案资料、明确工作责任”5项要求,做好清单调阅、资料报送等工作,全力配合环保督察工作。认真落实督察组转办问题和信访件104件,全部办结反馈。开展职能范围内的环保整治,全市查纠夜市大排档烧烤摊18957起、焚烧垃圾1728起。南安市按照主街严管、背街管控原则,狠抓一改三进一改更新环保无烟炉具,三进即进院、进店、进场)严控油烟污染,确保环保整治取得实效。

(八)强化“四个意识”,推进队伍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 机关党旗红五个泉州在行动活动,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对表找差、比学赶超,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2017年,市局被推荐提名为省级文明单位,荣获全市机关特色党建竞赛活动二等奖和特别成就奖。强化业务培训,提高执法水平,举办2期全系统理论业务培训,选派7名处级干部、25名科级干部参加住建部和省厅组织的业务培训。惠安县出台《执法队员绩效考评办法》,规范队员执法行为,提升城市管理效率。

二、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 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根据全国、全省住建工作会议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从群众关心的小事、身边事做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干有为,扎实完成好城市管理执法各项任务,不断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助推五个泉州建设。重点抓好以下7个方面工作:

(一)深化城市执法改革,着力构建精细化机制。呈报出台机构整合方案,明确城市管理主管部门,推进机构综合设置。梳理分析175项处罚事项,抓好住建领域行政处罚权的移交衔接,全面履行综合执法职能。完善日常监管和行政处罚的衔接机制,明确职权边界,落实执法联席会议、许可抄送、违法认定、争议解决制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根据执法人员比例标准,积极争取、逐步推动人员配备到位,配合督促各地完成向街道、小城镇派驻执法中队,提高城市执法的覆盖面。开展《泉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泉州市违法建设处置条例》立法调研,积极建议推动城市管理立法项目出台,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规范体系。密切司法衔接,加强与公安部门协同执法,推广城管法庭试点,探索建立非现场执法和非诉执行机制,强化执法保障。建立改革重点工作台账,紧盯进展缓慢地方和任务,及时通报进展情况,纳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绩效评估范围,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

(二)围绕各类城市创建,加强环境精细化监管。研究城市常态化管理举措,建立市、县(区)、镇(街)、社区4级管理网格,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落实走访巡查、任务办理机制,提升执法人员见路率和覆盖面,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置城市管理问题。疏堵结合治理占道经营,依照国务院《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出台临时摊位管理规定,划设便民摊点、时令摊点,积极推广东涂社区便民服务试点做法,打造摊位管理新样板,2018年中心城区拟设置14处便民服务点;实行节点守点、动态巡查制度,强化摆摊设点监管,会同公安部门推动解决车载以及关注群体占道经营问题,严格实施督查考评,形成长效管理规范。深化无癣城市创建,强力治理牛皮癣,实行主干道市场化清洗全覆盖,并逐步延伸至重要次干道和背街小巷,明确市场化以外区域的清洗责任,持续加强对违规号码停机措施,促进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加强户外广告、流动无证食品摊点(夜市大排档)、焚烧垃圾和物业小区、校园周边等治理,突出抓好主要干道、进出城通道和其他重要节点管理,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坚决取缔违法违规行为。开展擅自占用人行道、自行车道整治,协助解决停车难、出行难问题;加强市政设施、绿地、广场管理,巩固提升创卫、创城和海丝申遗等成效,着力改善人居环境,让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

(三)服务保障城市双修,推进两违精细化治理。加大综合整治力度,抓好“发现、处置、监督”三个环节,严控新增两违。强化巡查发现,建设两违管控平台,运用卫星遥感监测、无人机等高科技手段,实行每月航拍,重点加强山线、水线和景区、项目周边等敏感区域、敏感地带巡查,及时发现、全面摸清两违底数;落实镇街、村居属地发现报告制度,推进网格化治理,层层压实责任。强化依法处置,深入贯彻《福建省违法建设处置若干规定》,严格“两违”处置流程和拆除标准;密切部门联动协作,综合运用查封现场、立即拆除、冻结产权、停水停电等措施,有效遏制两违增量;健全个人建房审批政策,合理疏导群众建房需求。注重典型引领,以全域无违建为目标,持续开展无违建创建活动,实行警告和退出机制,打造亮点品牌,全年计划创建无违建县(市、区)2~3个和乡镇(街道)15个。强化督查问责,完善治违考评办法,充分发挥市、区两级治违办职能作用,督促辖区和责任单位及时发现、查处“两违”;探索建立两违个人征信制度,将两违情节严重和拒不执行处置决定的当事人行为记入个人征信系统,以强有力责任追究保障工作落实。

(四)全面实施专项行动,促进管理精细化提升。认真贯彻市政府《泉州市城市管理提升行动方案》要求,加强城区户外广告监管,落实一店一招,打造户外广告管理精品街;协调商务部门推进市区农贸市场标准化升级改造,加快新市场建设,探索委托第三方公司管理,引导路面摊点入场经营,规范市场经营秩序;配合交警部门推动实施交通综合整治项目,完善各类交通设施,改善城市交通微循环,形成快速路网和慢行交通网络。建立维护与执法衔接制度,出台科学规范有效的城市家具维护制度,明确管理目标、标准、流程、分工、职责、奖惩等,推进规范建设和管理、养护。落实泉州“XIN”行动,与住建部门联合加强工程文明施工和工程车文明行车管理,依托相关管控平台,督促设置工地出入口视频抓拍系统,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督促整改;完善建筑废土运输路牌核准流程,签订《工程渣土与建筑垃圾清运处置责任书》,建立违规通报约谈和信用管理制度,实施源头监管。推广中山中路、西街精细化管理试点经验,启动新一轮示范街评选,拓展创建范围,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将考评项目从单一的市容转向包括市容、市政、交通、经营等方面,每个县(市、区)新创建不少于1条示范街。协调完善门前三包管理责任制,配合做好文明经营示范街区创建,探索建立街长制店长制,开展星级商铺评选,推动部门协调、商户自治,形成管理工作合力。

(五)推进智慧城管建设,实施城市精细化考评。扩展信息采集区域,逐步整合内沟河、排水排污管网相关数字资源,扩大平台覆盖面;落实重点部门入驻平台办公制度,督促组建专业队伍,及时协调处置案件。增设智能信息、移动处置等8个系统模块,依托城市瞭望微信公众号和12319服务热线,开通市民参与窗口,构建城市管理问题受理中心,做大做强数字城管平台,推动向智慧城管提档升级。发挥考评抓手和导向作用,进一步健全城市管理综合考评体系,完善考核奖补办法,落实年度各项考评经费,争取增加便民服务点、社区营造牛皮癣资金投入。持续强化数字城管、城市卫生、占道经营、市容景观、户外广告、农贸市场、建筑工地7个方面考评,适时拓展考评项目,由各部门分工负责,市城管办每月汇总通报并通过媒体公示,严格落实考核奖惩,实施以奖代补,与文明单位日常管理挂钩,构建长效目标责任体系。

(六)实施执法规范年,全面推行精细化服务。深化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活动,加强队伍规范化建设,打造和提升2个县级局和10个乡镇(街道)中队示范点。根据新职能梳理权责清单和自由裁量标准,向社会公示并实行动态调整;修订统一全市执法文书样式和案件管理标准,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完善法制审核、评议考核、执法公示等制度,实行办案责任制。以换装为契机,强化教育培训,组织学习《福建省违法建设处置若干规定》,开展军事化训练,完成新一轮全员轮训;出台纪律规定,组建专门督查队伍,加大执法人员和协管员监督管理力度;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增强为人管城、服务为先理念,推广设置城市驿站,拓展实施便民利民措施,将管理和服务窗口前移,实现服务零距离。倡导“721”工作法,创新执法方式,综合运用协调引导、说服教育等多元化手段,持续推行行政指导,强化事前、事中管理,引导当事人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搭建服务管理平台,促进和谐城管建设。

(七)广泛深入宣传发动,推动落实精细化营造。按照三年提升总体方案,持续推进社区营造试点工作,会同泉州街巷营造工作坊研究营运规划,组织编制年度推进计划,制定改造提升项目清单,按时序推动项目实施;实行新型社区治理,建立社区治理平台,明确社区各类主体的职责,设立居民联络微信群,实行互帮互助,增强居民参与城市管理主动性。密切新闻媒体联系,建立全系统宣传联系机制,运用单位网站、宣传专栏和微信公众号,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及时报道城市管理工作动态和为人管城的具体举措;设立城市管理红黑榜,开展公众评议,加大正面宣传和反面曝光力度,引导城市管理社会正能量。动员公众参与,办好城市会客厅,针对热、难点问题,邀请社会各界专题研讨可行的对策措施,发挥文明创建督导队、志愿者服务队作用,鼓励市民为城市管理献计出力。实施美丽泉州、家园共造,开展城管体验日城校共建城市管理进社区(小区)试点,推进大手拉小手和业主自治,构建共谋共建、共管共享平台,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更富人情味,推动五个泉州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